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飲愧袁絲──讀《釣磯詩集》小札

發布日期:
作者: 洪騂。
點閱率:1,143
字型大小:

邱葵<次長卿韻>:「秋盡始相見,宵殘即語離。將歸悲宋玉,不飲愧袁絲。送遠意未愜,思家興頗隨。可憐鏡山夜,未與小盤期。」
按袁絲即西漢之袁盎(一作「爰盎」),有注者云「所謂『不飲愧袁絲』,應是指袁絲與季心、灌夫間的兄弟情誼。」另有注者譯為「袁盎和好友間的濃情厚誼。」此句之注譯,果如是乎?
其實,袁絲日飲的典故,應來自於袁絲的姪子袁種勸告其叔父的一段話,與季心、灌夫並無關係。
按《史記》卷一百一《袁盎錯列傳》:「然袁盎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為隴西都尉。仁愛士卒,士卒皆爭為死。遷為齊相。徙為吳相,辭行,種謂盎曰:『吳王驕日久,國多姦·今苟欲劾治,彼不上書告君,即利劍刺君矣·南方卑溼,君能日飲,毋何,時說王曰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盎用種之計,吳王厚遇盎。」
袁絲日飲之典故,亦見《漢書》卷四十九 《爰盎錯傳》,惟文字互有異同耳:「種謂盎曰:『吳王驕日久,國多姦,今絲欲刻治,彼不上書告君,則利劍刺君矣。南方卑溼,絲能日飲,亡何,說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顏師古注曰:「無何,言更無餘事」。
朱子<和劉叔通懷游子蒙之韻>:「扣角聽君悲復悲,壯心未已欲何之?交游半落丘山外,離別偏傷老大時。尚喜淵潛容賈誼,不須日飲教袁絲。病餘我更無憀賴,勉為同懷一賦詩。(自注:「余素不能作唐律,和韻尤非所長。年來追逐,殊覺牽彊。子服乃令更為手寫此三詩者,不知欲以何用。晨起書罷,欲記歲月,方覺是庚申開基節日,此亦難逢之會,感歎久之。」)
此外,顧炎武<酬程工部先貞>中亦有:「旅計真無奈,朋歡可更追。秋吟酬鮑照,日飲對袁絲。」(自注:「《史記·袁盎傳》:盎兄子種謂盎曰:『南方卑溼,君能日飲,毋苛。』」)按亭林自注中之「毋苛」,因《史記》版本各有不同,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引《正義》:「苛,音何,言苛細勾當也。」並謂「《正義》自通,不必解為何也。」而據新校本《史記》,則訓為「毋何」、「亡何」,王冀民《顧亭林詩箋釋》(北京:中華書局,二○○三年初版二刷。又本書「日飲對袁絲」句,誤植為「日飲封袁絲」)即依新校本所定,故云:「先生用『日飲亡何』故事,蓋自嘲自晦也。」
綜合上面引述之材料,袁絲日飲之典故,簡言之,乃用於離別時勸人多飲酒、置世事不問俾求明哲保身也。邱葵詩句所謂「不飲愧袁絲」,句法雖稍有變化,而意義並無不同,亦是借袁絲日飲以「自嘲自晦」者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