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神主牌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昌彬。
點閱率:1,334
字型大小:

寒舍最莊嚴神聖場域,非神壇莫屬,全係樟木打造,高約四尺,寬兩尺半,長六尺有餘,壇身塗佈亮光黑漆,益顯肅穆。
兩盞光明燈分列壇面兩端,最外緣,綴以彩繪白鶴花瓶,數枝翠綠萬年青崢嶸開展,典雅清幽。一方鏤刻祥龍追珠桌案收納於下,桌底正中處,擺設了火紅金紙爐。
面向神壇。「公媽」在左,佛祖、觀音等神祇供奉於右,背倚福祿壽三仙及關聖帝君、媽祖、土地公等肖像,畫工精緻,栩栩如生。一片仙佛淨土,令人嚮往。兩座小香爐分置主祀神靈之前,三只小酒杯金黃懾人,黃氏列祖列宗群聚木龕內,堂號江夏,姓名依世代先後排列,以入木三分楷體對稱書寫,體現子嗣心意。
阿公不忘本,一身客家人好骨氣,硬頸勤耕讀精神,胼手胝足養活一家十幾口。第九世渡臺祖之後的歷史,最為阿公津津樂道。事實上,每年除夕一大清早,我與兩位胞弟都要諦聽一遍,如重複播放的錄音帶,一字不漏,如數家珍。
但這是近些年的事兒了。或許,我是說或許,老人家天年有限,自覺來日無多,可堪回憶及傳承給子孫的要事,濃縮在清理神主牌及口述歷史的份上,雖然阿媽老嫌阿公碎碎念,但我覺得至少在「認祖歸宗」這檔事上,阿公的堅持有理,嚴肅看待!
不諱言,生為何人,死往何去,是阿公對家族及地域意識的必然,昔日貧苦及戰亂歲月留下永恆的烙印。「過去」對於高齡九旬的阿公而言,像是永遠無法抹滅的記憶。他的子孫成群,但家族之中似乎沒人能夠牢記這段遷移史年代等諸多細節---自五胡亂華之後,落腳廣東大埔,輾轉播遷來臺,暫居桃園龍潭石門水庫附近,爾後搬來花蓮市落腳。
今年過年,格外不同。
除舊佈新當下,趁我等三人無暇注意,阿公冷不防取出了壓箱寶,一溜煙展開了一紙「派下子孫系統圖」,乍看之下,宛如迷宮藏寶圖分歧路線,白紙下半部有一區文字方塊,內困圍著「黃氏家訓」,上半截是標準樹狀圖,名字小得如蟻身,想在這一幅歷史脈絡中輕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談何容易呀!
我與胞弟們,只得湊近圖紙,張大眼努力端詳,企圖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源頭與未來旁系血親的連結發展,包括屬於阿公的標記處---無人能取代其位置---彷彿一捆肉粽般,都被線頭牽繫,千頭萬緒被能一把抓起。
亮出平日閱讀報章雜誌的放大鏡工具,阿公一邊喜孜孜述說,一邊驕傲地展示族人開枝散葉的現況,興致一來,佐以旁證,即茶几上大部頭族譜,恣意翻閱,印刷製版黑白相片被蟲兒啃蛀一角,書香濃郁,惟古裝打扮、一襲長袍馬褂的清朝人輪廓沒走樣,著實吸引我的目光。
自幼,我便對住在木板裡的那群先人感到興趣,因為只有過年時能夠觸碰到,真實不虛,望著叔父們名正言順地取下擦拭,再恭敬放回,總幻想哪一天輪到我?
我也曾暗自揶揄,鄙視大人拿香祭拜之鴕鳥心態。隔著木龕玻璃,他們真能聽懂我輩祈求?但「懷疑」一事,從不敢說,身為大孫,所謂的「香火」傳人,叔父戲稱第幾代掌門人,膽敢放肆無禮。
找了一塊乾淨小方巾,阿公示意我將神主牌取下、擦拭,要我將牌位後頭收納木板抽起,他說:你們嬸婆年初往生,今後與祖先們同在,骨骸已放入大墓裡,功德圓滿,芳名已經謄上了!
在一片字海中,阿公撕剝了泛黃、邊緣蜷曲失膠的半透明宣紙,檜木香氣濃郁,那個矩形空位木色簇新,而嬸婆大名赫然出現在眼前。原來,阿公已預留位置給嬸婆,給他自己,也給後代子孫。
「把系統圖放入牌位後吧!」阿公貼心道。
神主牌,會是人們往生後的唯一歸宿?有一天,我也會登上檜木牌寶座拜見先祖,時間問題罷了!
望得入神。我凝視飄落一地宣紙遺骸,無言以對。這一小撮紙屑年齡超過我們三兄弟年紀總和,我很想將神主牌上浮貼掩蓋的剩餘幾處宣紙通通撕下,就像猜謎遊戲一般揭開答案,看看誰躲在後頭,是否賓果?
但阿公眼前,我豈敢造次。
幫忙整理廳堂所供奉列祖列宗牌位,是男孩子獨享的「福利」,女流之輩無法親炙,一如每年清明掃墓,只許男兒身爬上大墓頂,用石頭鎮壓鵝黃冥(銀)紙的戲碼。閩南人「柴補」(男人)、「柴無」(女人)意涵,儼然是一道緊箍咒,對客家子裔亦有效。
在二十一世紀今天,阿公信守傳統禮俗觀念沒變,重男輕女。
雞毛蒜皮之事,阿公會「藉故」與阿媽爭執上半天,加起來都快兩百歲的人何以如此舉措?我輩皆曉,這是情感的宣洩與關懷,深怕「老媽子」操勞過度,先一步而去。看來「家和萬事興」名言有新解。
拜佛敬神一輩子,燒得好香庇子孫。從「清爐」一環節可看出端倪。阿公示範,將香爐香條餘續悉數抽出,把香灰倒在報紙上,接著用篩子過濾香灰,僅留下一小部分作香條支撐基礎,再撿回幾根香條末端插入圓爐正中央,大功告成。
包裹、切割大紅紙作為神靈及香爐支撐「地基」,亦有學問。選一紙盒包覆寫春聯專用的紅紙,幾層之後,重量稍具,或每年新增一層新衣,或拆解最外一層重新包裝皆可。採禮物盒包裝步驟,捏角捏線,方方正正才過關,若有多餘的紙,便用美工刀裁掉。
阿公躬身彎腰,叮嚀每一環節,舉手投足俐落,老花鏡片映射日光燈扭曲模樣,眉髮細白,語調鏗鏘。
這樣記得了嗎?以後……,就交給你們了。
我們點頭說懂,內心卻一陣傷痛。生離死別,是天地不變定律。人生自古誰無死?過去年少輕狂,如今三十有六,望見阿公信誓旦旦,堅信他未來要走的道路。我握緊了神主牌,險些流淌淚珠。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