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連載桂子飄香
從這些文藝小青年獲得了文藝的病源:西化思潮的氾濫,文藝商品化的嚴重,以及學院派的學閥把持文壇,造成文藝走進死胡同、象牙之塔。我告訴他們:如果文藝作品對社會人群沒有益處,那等於浪費自己的青春光陰,最好不搞文藝,學習其他的有益身心以及對群眾作出貢獻的東西。孔子「述而不作」,他不是作家,卻是思想家、教育家,影響二千年的中國儒家思想。
感激何敏芝給我這個機會,使我瞭解台灣文藝現況,所謂教學相長,確有師生相互推動,共同提高的作用。《禮記‧學記》上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過去陶行知創造教學理論,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主張「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這種教、學、做三合一理論,用在文藝創作教學上,非常適用。
我告訴學生,過去半世紀來,中國青年灑了熱血,打倒了軍閥,但是學閥卻屹立不搖,他們霸佔校園、壟斷文壇,操縱媒體,實在是文藝青年打倒的對象。可惜有些人還不覺悟,這是非常讓人痛心疾首的事。
學生的春雷般地掌聲,傳出教室,許多同學跑近窗外看熱鬧。這是怎麼回事?開茶館、賣水煎包的老闆跑來學校教文藝,怎麼還受到熱烈歡迎?這件新鮮事一傳兩、兩傳十,最後傳到我岳母的耳朵裡。她勸我:「張仔,你別在學校賣命啦。嗓子毛病剛治好,何必又去找罪受?台灣是沒有希望的。記住,你把阿秋能夠撫養長大成人,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