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賞鷹紀事

發布日期:
作者: 鄧榮坤。
點閱率:588


在台灣,南路鷹為過境鳥。
每年十月在南台灣滿州鄉過境,之後,前往東南亞一帶過冬。
聽許多人提過,如果有機會路過南路鷹聚集的滿州,在太陽下山後,一定要走出戶外,往里德橋的方向走去。抵達這座橋後,在橋的附近選擇空曠的蒼穹眺望,你會驚訝於這群鳥對生活的執著!
聽說,當牠們拍著翅膀在空中盤旋時,似乎也告訴著當地的平埔族人,關於呂宋一帶同族族人的信息。據說,每年南路鷹之遷徙期,當地的平埔族人會講述有關祖先們提過的往事:
他們是來自於南方島嶼的國家,在一次遠行的航海中,遇上了颱風,船隻被狂風巨浪拍打上岸,由於損壞十分嚴重,無法修復,也使得回航之路遙遙無期,只好選擇一塊適宜的地方定居下來,沒想到一住就幾百年了。回鄉路遠,只能每年看著天上盤旋的南路鷹北飛,為了讓遠方的親友知道自己的平安,許多人把所有的思念與在地的生活狀況,於夢中托付給南路鷹,希望帶給親人知道。
於是,每年南路鷹就如此來來回回奔波,帶著族人的消息往返於台灣與呂宋島之間,從不間斷?次年,清明前後再陸續北飛,經過彰化八卦山、大肚山台地及附近中部山區,找尋歇腳的驛站。
歇息後,牠們繼續沿著海岸北上出海,往東北的繁殖地飛去!
關於南路鷹,連橫的《臺灣通史》有一記載:
每年清明有鷹成群自南而北,
至大甲溪畔鐵占山聚哭極哀,
彰人稱為南路鷹。
南路鷹以前的名字是灰面鵟鷹,是彰化縣的縣鳥。
每年的春分、清明時節,有一群鷹十分有秩序的由台灣的南方向北方飛,夜晚則棲息於中部的八卦山、大肚山、鐵砧山一帶,啼叫的聲音極為哀淒,於是,彰化人稱這種鳥為「南路鷹 (台語發音LAM LO IN) 」隱喻著牠們由南部飛來的意思。
也因為這群鳥出現時,剛好是在清明節前後,所以,又被稱為掃墓鳥或清明鳥,讓牠們的身世又悄悄增添了幾許神秘!
南路鷹生活於西伯利亞東南部烏蘇里的地方,中國東北部、朝鮮和日本(本州、四國、九州)等地,冬季時,遷移棲息地至華南、台灣以及緬甸、馬來半島與群島、中華半島、菲律賓群島、西里伯斯、婆羅州、摩鹿加群島和新幾內亞等地區的候鳥,翌年三、四月時,再成群飛回北方生活與繁殖。
於是,在遷徙的高峰期,鷹群飛過八卦山,常佈滿山區的上空,遮天蔽日的盛況,蔚為奇觀,讓很多人即使見過一次,也永生難忘!
吃過午飯,在八卦山附近逗留,與當地人閒聊。
許多居住於八卦山麓,上了年紀的老人,對於昔日那種鷹群過境的景像,雖已逐漸淡忘,但仍存有那麼一點丁的記憶──
「很久很久以前,清明掃墓時,會與許多體型不大,個性溫馴,見到人也不會怕生的南路鷹相遇,牠們經常聚集在墓園附近的草地、竹林或墓碑上………。」
在他們久遠了的童年記憶裡,這群遠方來的朋友在特定的時節,總是一群一群飛過,像離鄉背井外出工作的浪子,過年時,路途再遙遠也會趕著回家團圓。於是,北飛時的南路鷹數量增多時候,經常會多到無法看到太陽,天空黑鴉鴉一片,好像日落後的黃昏,或即將要有一場暴風雨即將過境………還不時傳來羽翼拍打著風的聲音,那種聲音很難形容,但只要聽過一回,就很難忘記!
遺憾的是,年輕人對這些曾經滯留於這片土地的往事,似乎不太關心,也不想關心?
即使住在這裡已經很久了的人,問他們是否曾經與路過八卦山的南路鷹打招呼?是否願意一起去看看藍路鷹?許多人搖了搖頭!
「哪有時間,工作很忙!」
「我們在外縣市讀書,禮拜天也很少回家!」
忙,讓許多故事可能成為過眼雲煙,對南路鷹是不公平的對待?
當南路鷹成群結隊以特有的盤旋和起降方式飛翔時,有誰能從牠們拍翅的羽翼聲中,聽到人類稀弱的關懷?

路邊的油桐花還沒盛開,無法在「五月雪」的紛飛中,體會那份雪白花海的浪漫意境;只有夾道的台灣欒樹親切地向過往的人群招手,一如熱情的彰化人,招呼著遠方來的南路鷹?
車,繼續往前行,沿著公園路過了老人安養中心,終於看到了明顯的賞鷹平臺標誌。一隻老鷹的圖騰就站在「賞鷹平臺」的「賞」字上,張開翅膀,十分瀟灑地導引賞鳥人前進的方向。「由彰化大佛沿著卦山路往下走,抵達公園路三叉路口左轉往上走,一直通到南投名間的這條路,就是縣139號景觀道路,這條路是八卦山風景區魚骨狀道路的主要幹道,可以到達許多景點!」
坐在駕駛座旁的孩子,攤開手中的地圖,一手指著擋風玻璃前方的路,十分認真地說。
我們抵達了八卦台地。
這是在遠古時代,因為彰化西部平原受到地殼的造山運動而隆起形成葫蘆狀的高地,位於台灣中西部,南起濁水溪北岸,北至大肚溪南岸,全長三十二公里,東西寬四至七公里,這裡除了茂密的林園景象外,沿線人文景觀豐富。
台地屬於狹長的山谷地形,曾經有過幾條清澈的野溪末端支流和天然湧泉潺潺流過山谷,曾經是個鳥語花香的地方,然而,約在一九七○年左右,因為地層的變動,潺潺的泉水卻因此而斷絕了,野溪的水道也被淹沒,於是,逐漸形成了空曠之地。
沒想到多年之後,空曠之地竟然會躍升為賞鷹平台。我們看到了彰化縣的縣鳥──南路鷹。
賞鷹平台視野寬闊,正好位於兩處山谷的丘陵頂點,往北方望,可以觀看灰面鵟鷹自海平面飛來或在空中盤旋;往南方瞧,可以觀察南路鷹自山谷起飛或降落!
這裡是視野極佳的賞櫻景點,人潮特別多;另外,三清宮前方平台、歡喜生態園、安溪寮、七壙和芬園的八卦山谷,也可以看到南路鷹的美麗身影。我們是否能抽出時間繞過去看看?
孩子十分專心鎖定了望遠鏡裡的南路鷹,沒有回話。

南路鷹體型界於鵟和鷹之間,飛行時速約三十五公里。
想看到南路鷹,就應該為自己選擇一個最佳的賞鷹地點,與一位懂得賞鷹的人。我們算是幸運的,在這裡遇上了有多年賞鷹經驗的老手──程雲林。
戴著遮陽帽、墨鏡的程雲林,六十歲了,留著兩撇灰白的鬍鬚,脖子上吊著掛上了長鏡頭的厚重的單眼相機,手上則握著望遠鏡,露出一副輕鬆悠閒的模樣。
「如果你們想看到更多的南路鷹,必須面向谷地或朝北邊看,鎖定兩個山頭之間的丘陵高台;從南方飛來的鷹群,傍晚時會棲息在隱密的谷地,利用早晨及傍晚時刻往谷地觀察,就很容易看到牠們的行蹤。」
在賞鳥平台上相遇的程雲林,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師,已經連續到這裡賞了三年的鳥,他一手拿著望遠鏡,一手舞動的手上的紀錄表,對著站在一旁還不太習慣的孩子說話時,臉上露出了專業的神采!
我們只能依照他的指示去做,心裡充滿感激!
「觀察時,可以留意尋找山與天空交接處的稜線,注意白雲上的黑點,注意地面上突出的枯枝、樹木、竹林頂端,會有意想不到的奇蹟出現…………。」
聽了程雲林的建議,把望遠鏡的焦距調整好之後,我們望向遠方。我們看到了南路鷹在高空盤旋。透過望遠鏡的聚焦,我們也看到了一幅會飛的畫,在眼眸飛翔;我們看到了南路鷹白色橫紋與褐色橫條相互交錯的胸部,當牠們飛行時,羽翼下白色的部分摻雜著灰褐色的斑紋就會顯現於陽光下,搭配了灰褐色的尾巴,在天空畫下了一道迷人的彩舞…………。

遷移的時刻總是忙碌的。
時序進入十月,就是南路鷹開始忙碌的季節。
飛過八卦山的千百隻南路鷹在「鷹揚八卦」活動中,成為眼眸與相機觀景窗鎖定的焦點,讓許多喜歡賞鳥的民眾,可以在這裡欣賞滿天鷹群的壯觀景象,也透過志工們詳實的解說,讓每一回的邂逅都是「與鷹共舞」的美麗回憶!
每年約兩萬隻南路鷹過境八卦山,以「起鷹、落鷹、過境」的生活書寫日記。每年也有近萬人從台灣各地湧入八卦山,希望能與南路鷹一起見證這段充滿神秘與情感的遷徙歲月。
如果你也想賞鷹,別錯過了清明時節的鷹潮,帶著你的裝備到彰化走一趟,你會發現南路鷹的生活竟是如此的多元?
一群又一群的南路鷹每天下午二時到達,黃昏時開始聚集降落,大部分停在相思樹或檳榔樹的頂端。隔天清晨,約五點半左右就開始起飛聚集,再依次序離開台灣!
牠們會在棲地的上空集結成「龍捲風式」的飛行,也就是當地人稱呼的「鷹柱」,這種飛行的行為是利用上升的熱氣流,盤旋其中,不需要鼓翅,順風滑翔,非常省力!
如果你願意花幾天的時間留意牠們的生活,你會發現牠們的飛行是有秩序的,不會錯亂,也不允許錯亂!
牠們集體的動作與部隊的移防的陣容緊密相連,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牠們的合群與服從,始終沒有耽擱北飛的行程。因為從那麼遠的路程飛過來,錯亂了,就很可能會回不去!
在太陽下攤開南路鷹的資料,我們慶幸自己戴上了墨鏡。
我們依照書籍的指示,在賞鷹平台慢慢磨出自己的心得,雖然有點挫折,但這些挫折是可以忍受的,因為我們總是那麼近距離地接觸了南路鷹的鷹姿!
觀察南路鷹,除了起鷹、落鷹之外,牠們幾乎都是飛在高高的空中,此時的陽光十分刺眼,所以,除非你戴上墨鏡,否則,牠們的身影很難看清楚。所以,要把握幾個要點才能更有效率找到鷹蹤。
一、起鷹:
早晨太陽升起,鷹群隨氣流盤旋而上,振翅北飛往海的方向飛去,此時稱之為起鷹。
起鷹時,眼尖的人會發現有一、二隻南路鷹先飛上山頭竹枝上整理羽毛,待太陽出來,熱氣流上升時即起鷹,隨後陸續會有南路鷹跟隨,沿著山谷稜線漸次盤升,鷹群形成龍捲風的形狀,盤旋至一定高度,再一隻隻排成縱隊往北方飛。
南路鷹起鷹時,應把握機會觀察四週山頭上的相思樹林、竹林上梢及電桿頂端。南路鷹在起鷹前,會先飛上樹梢頂端觀察氣候及整理羽毛,此時,先使用雙筒望遠鏡尋找觀察目標,鎖定目標後,可以改用單筒望遠鏡觀察南路鷹的鷹姿。
待南路鷹起飛後,改用雙筒望遠鏡沿著牠們的盤飛方向搜尋,通常可看到大族群南路鷹成龍捲風狀集結後,再匯聚成一股鷹流往北飛的畫面。
二、過境:
早上九時至下午二時,有大量的南路鷹過境。
此時,使用雙筒望遠鏡觀察高空雲層上下方,南路鷹成鷹流滑翔遷移經過時,隨著雲層移動,時而從雲層中冒出來,觀察到一隻時,使用雙筒望遠鏡往前後搜尋,通常可見到牠們前後都有鷹群滑翔經過。
在賞鷹平台,你還可以發現從西南方、東南方高空弧角內飛過賞鷹平台附近高空三千呎鷹群,常見的是縱隊飛行,抵達平台上空附近成龍捲風式盤旋,再依早上的模式出境。
過境時,多只見黑點,一點一點地從雲層裡冒出來。
三、落鷹:
下午二時至五點,從南邊飛來的鷹群找好目標後,降落在山谷,稱為落鷹。此時的鷹群飛得較低,不用望遠鏡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如果使用雙筒望遠鏡觀察高空雲層上下方,你會發現南路鷹成鷹流滑翔遷移至落鷹地點上方時,會成龍捲風狀集結,或直接從雲層下方,一隻隻從高空收斂翅膀,以一種近完美的拋物曲線路徑,快速的往各個不同方向的相思樹林及竹林上梢降落;落鷹的場景有如墜落的箭,速度極快,「咻」的一下就飛落到樹枝上,運氣好一點的話,有時候可以看見百隻以上落鷹的壯觀畫面。
此時降落後的南路鷹口渴了,肚子餓了,會下到樹林下找水喝,或獵捕果腹的食物,幸運的話,你很可能與牠們相遇。
八卦山區小路多,南路鷹落鷹時會選擇干擾比較少的地點。如果有興趣可躲在隱密處,說不定就有那麼幾隻南路鷹落鷹在您的視線內讓您看個過癮!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