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連載桂子飄香
四年,她賠掉了祖傳的一塊茶田,換來的是虛浮的好名聲。起初,鄉親父老和客人仍然喊她「鎮長」,不到半年光景,便自然改口稱呼她「老闆娘」,往事如煙,被山風吹散,人們又回到現實社會中。她還是騎著自行車上班、進店,換上制服,開始緊張忙碌的生活。
于瑞解除了校長職務,退休。他們夫婦在鎮上買了一棟房屋。何敏芝仍在眉埔高中任教。閒來無事,于瑞便來茶館喝茶、進餐,和我聊天。一日,他談起恢復出版《濁水溪》季刊的話,只要稿源充足豐富,行銷不成問題,眉中校友遍台灣。他如今退休在家,可以專心編務。他的觀點,將文學的範疇擴展,加上一些史料之類的作品,為台灣史留下記錄。
自從那年李寧隨哈林球隊訪問眉中,開罪了李寧,于瑞便開始受到無形的壓力,教育主管人員查核經費、教學進度以及訓導內容。有關週末文藝活動,便受到懷疑和指責。
一個專員說:「張楠是個左傾文藝分子,曾被管訓過,你們聘他做指導老師,豈不是引狼入室、引火自焚麼!」
通過詳細的調查,對學生的訪談,因為沒有教材,只是文藝講話,沒有錄音記錄,結果不了了之。為了李寧在省方的壓力,台中調查站丁弘達也出面作證,他說過:「于校長是我的老戰友,他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時候,李寧那小子正在啃英文吧。」
這種正義之聲,已經沒有人願聽了。政治是現實的,不怕官,只怕管;李寧是省主席的英文秘書、心腹,連縣長都向他諂媚、巴結,你一個中學校長算了啥?看了于瑞的傳記作品,我的血壓昇高了……
說起來于瑞還算幸運,按照李寧的計劃,原想以莫須有罪名將他拘捕入獄,甚至處決。天可憐見,李寧卻在這時發表外派希臘大使。丁弘達後來勸他:「你還是提前退休吧。如果他回來,還會設法收拾你。人家的後台硬,是家臣啊!」
遙遠的二千年前,春秋時各國卿大夫的臣屬,即為家臣。卿大夫的宗族與政權組織稱「家」,總管家務的叫「宰」,宰下又設有司徒、司馬、工正、馬正等官職。擔任這些官職的,總稱為家臣。家臣不世襲,由卿大夫隨意任免,但他們對卿大夫的效忠,卻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千年來,家臣地位屹立不搖,甚至到了民國,凡是秘書、副官、隨扈、馬弁,都是隨著主子的聲望,狐假虎威,一步登天,一般人對待這些人物,敢怒而不敢言。李寧做過省主席英文秘書,于瑞怎敢與之抗衡?那不是以卵投石、不自量力!
文藝商品化的大潮,壓制了純文學的出路。通過研究、調查,《濁水溪》終於胎死腹中,無法復刊。于瑞的鬱悶不滿,寫在雜文內,但是雜文又無出路,沒有刊物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