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枝繁葉茂六桂飄香

發布日期:
作者: 一梅。
點閱率:999
字型大小:

難得的機會,難得的機緣,我們踏上了泉州尋根之旅。 
當三哥告知我們:泉州晉江市英林鎮英林村將於元宵節邀請我們參與迎請六桂始祖的祭祖活動時,心中無限激動,感慨萬千!最難得的是我們翁家四位兄弟姊妹皆熱烈的參與此99年才難得一次的盛大活動,共襄盛舉,特別的感到興奮與雀躍。
我們在團長洪國正先生及金門六桂宗親會總幹事翁文先生的領隊之下,一行三十餘人浩浩蕩蕩的搭乘泉州輪出發了。一路上大家莫不誇讚祖先靈驗,因為一連幾天的濃霧,機場關閉、兩岸停航,海空交通大亂,卻在我們出發時有個好天氣,得以順利成行,且一路風平浪靜,順利抵達,這豈不是祖先默默庇佑之功?
當我們抵達泉州南安石井港時,他們早拉著紅布條列隊歡迎,讓我們受寵若驚,倍感榮幸!
寬敞的八線道路面,深具前瞻性的規劃,它是帶動地方繁榮的先決要件;馳騁在寬闊的馬路上,視野寬廣、無比舒暢。很快的,不到一小時的車程,旋即抵達。當我們抵達英林鎮時,那繁榮的景象隨之映入眼簾,別小看這小小的鎮上竟擁有多家四星級的飯店,規模還不算小,且是獨資經營,真是小看了這小鎮的能耐。一路上旗幟飛揚,經解說方知凡是屋頂上插著旗幟的人家都屬六桂之家,專為此次慶典而張燈結綵,增添喜氣的,如此一說,不得不讚嘆一番,哇塞!看那滿街滿巷幾乎都插滿了旗幟,這一帶豈不都是六桂的天下啊!我們隨之熱烈的感受到熱鬧的氣氛襲湧而上,好像置身於嘉年華會,洋溢在慶典的喜悅之中。
閩南六桂晉江市英林村迎祖信杯大會籌委會安排我們住進四星級的英華大酒店,由於已超過中午12點用餐時間,所以,他們溫馨的先招待我們用餐,紅酒加上高檔的酒席,讓我們大快朵頤、讚不絕口,每道菜一上桌,都得等待擁有數位相機的朋友們先留下紀錄再開動,這似乎已經蔚為風氣,而我竟還不甚會使用數位相機呢,為此跟不上時代而深感汗顏。由於菜色鮮美可口,所以,幾乎都是盤盤盤底朝天,胃口之好,十分驚人!此行真把胃口給撐大了,奈何美食當前無法擋,想要減肥談何容易啊!
安排好住宿之後,籌委會帶領我們走訪附近景點,首先來到西龍禪寺。今天是元宵節,大夥兒正忙著佈置場地,比較特殊的便是寺前廣場地上,用紅色燭台擺出「卍」字圖形,以及增福增慧、點亮心燈、傳遞光明等三組字體,我冥想著當蠟燭點燃之後將呈現出的震撼…,人生所求不過是福慧雙修,而鑽研佛法之後,慈悲喜捨、心平如鏡,必能法喜充滿,帶來更高層次的心境。又在這擁有「小過年」美稱的特別日子裡,似乎也有著濃濃的團聚的意味在呢,難得兄姊們有此良機齊聚一堂,更覺珍惜而倍感溫馨。
另一觸動我心深處的乃是中國的文字之美,從倉頡造字,演變到今天的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等六書,為文字之來源,讓我們瞭解到每一個字都有其深遠的含意與背景;且每一個字都可構成一幅畫,如「忍」、「壽」、「囍」…等不勝枚舉,其藝術境界之高遠,幾達「真、善、美」的意境。因此,我還是欣賞繁體字的美,而不得不讚嘆中國文字之博達精深、奧妙無窮。西龍禪寺廊柱上的幾副對聯也都用繁體字來書寫,其意境頗能發人深省,所以在欣賞之餘,自然地又陷入到另一天地裡悠遊。如「佛法無邊靜裡常觀自在、慈雲廣濟空中密見如來」,「天上顯靈威挽轉危機扶宇宙、後宮施妙法排除厲禍護人間」,「西域談經空色相、龍光線剎現慈悲」,以及門上的「法花香散清涼地、皓月光臨自在天」。在在都值得去深思玩味,而心靈好似在佛法的國度裡再一次的蕩滌、紓解,明心見真性。
接著往英林鎮的大街走去,所到之處,不但旗海飛揚,且標語林立,布條掛滿牆,蔚為奇觀。諸如:「敬祖尊宗 弘揚祖德」、「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六桂聯芳敦親睦族繼往開來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遠流長」、「傳承六桂美德 敦睦宗親族誼」…等標語,多得無法一一書寫。標語的功效除了增添喜氣,也有不容小覷的功用,它讓後輩子孫耳濡目染,深入瞭解傳承,並增進族情宗誼,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將六桂美德發揚光大。
英林鎮目前約有20個行政村,英林村為其行政中心。因明末鄭成功部屬洪天福據此地山林對抗清兵,因而受到閩南地區人民的尊崇並感念其英雄事蹟,故此地名為「英林」;又一則傳言乃因其地勢猶如搖籃,而搖籃閩南語稱之為「烏籃」,故英林亦稱作「烏籃」。英林村目前人口4萬多人,一半以上為六桂洪姓子民,堪稱當地大族。
一路上我們瞧見族人加緊的作清掃工作,為迎接六桂始祖的到來作準備呢。英林小鎮雖距現代化都市尚有一段距離,但卻比想像中來得進步。我們先行來到英林國小,校門及圍牆為華僑捐贈興建,並名刻牆上以作紀念及感恩;除此,還有諸多設備亦是僑資所建;再繼續前行,來到英林中學,屬完全中學性質,人數約2~3千人,由於次日即將開學,所以大部分學子已紛紛來到學校,整個校園展現一片活力,充滿蓬勃朝氣與希望;學校還提供宿舍供遠到學生住宿。年輕有為的副校長陪我們巡禮校園,知悉校園內大部分硬體設備也都是僑胞所捐贈,包括有運動場、花圃庭園、教學大樓…等都是,顯現出僑胞們永懷祖國的至高情操,這是僑鄉文化的極品之作,讓人滿心讚嘆!
由於家鄉山多田少、謀生不易,所以海外發展是族人唯一的希望,而人在海外、心繫家園,大筆的僑匯除了飲水思源,亦是光宗耀祖的一大表徵,這是強韌的民族性使然,亦是大家引以為傲之處。
離開英林中學,繼續前行,沿途大都是石材所建造的房子,是當地的一大特色,也成了大家注目的焦點,在金門這種石材也有,但頂多是點綴一下,而此處由於是產地之故,整棟都是這類石材,感覺好堅固也極盡奢侈之能事哦。有些房子只蓋一層,卻意猶未盡的停工,詢問之下,方知原因在於金錢不足,待賺足了錢,再繼續往上蓋,也因此養成了族人刻苦耐勞的本性。還記得小時候,先父也是挑一擔糞去田裡施肥灌溉,再擔一擔石頭回家,準備蓋房子用,充分把握時間作充分利用,毫不閒怠這一趟空擔回家的功夫,就只為蓋一棟遮風避雨的房子,在父親的心願裡,我想蓋房子是最最迫切的願望,所以大哥總算在下堡蓋了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了切父親心中大願。
再回憶起四、五十年代前,我們這一大家族可是數十人擠在四合院的屋簷下,好在當年下南洋的下南洋,赴台的赴台,否則不知如何擠下這一大家子呢;還記得一床古式「眠床」兩頭睡,可擠下4~6人呢,好似疊羅漢般的堆疊在一起;也還依稀記得小時因房間不夠,還和爸媽有過睡在廚房的紀錄呢,那時候是冬天,還算ok,到了夏天,天氣熱,就睡在屋頂、「深井」或巷仔口打地鋪呢,如今憶古惜今,不勝唏噓!
下午所走的這段路程就是明天恭迎六桂始祖的路線,這一趟走下來可也花費了2~3小時,想不到大家都能順利完成,且不叫累,頗不簡單,因為我們這一行人平均年齡高達60~70歲,雖然歲月不饒人,但老而彌堅,叫我不得不佩服,也許大家皆懷抱著一顆喜悅的心,參與盛會,心情好,自然體力足,人逢喜事精神爽,神清氣爽、萬事ok,情緒這東西最是微妙不過了!但終歸一句,人還是要不停的動,才能擁有健康的身心。
走完下午行程,回到飯店,又是晚餐時間,依然是豐盛得不得了,連著兩餐,叫胃何以堪啊!現代的人真是太享受了,總覺得一餐一道菜就相當足夠了,而今可是10天的菜在一天內吃下,營養過剩不打緊,胃可就不堪負荷了,但,美食當前,先吃再說吧,減肥只有徒留口號了。
晚上安排我們上泉州市看民俗才藝──踩街活動,一進入市區,交通顯得十分壅塞,也許尚未進行交通管制所以致焉。我們在時間點上拿捏得真好,到達時正是他們進行演練過程中,讓我們可以坐在車上觀賞而大呼過癮,不必人擠人,因為人潮如沙丁魚般的擁擠,即便是翹首遠眺也是挺累的一件事。這些民俗表演團體大部分都是退休成員,他們人老心不老,放得開所以表演得有模有樣,精彩十足,有一對逗趣的老搭擋最是有趣,那俏皮的舉止,引來大家開懷大笑;最富盛名的拍胸舞,那是力與美的結合,聲勢赫赫,響徹全場,成了聚焦的重點;兩條噴火神龍,默契十足,並不受限於場地而糾結在一處,特別是在夜晚,更能發揮其聲光效果,達到極致;鑼鼓陣、燈籠陣、蝦兵蟹將、老背少…等,有些也說不上名稱來,這些雖然都是兒時記憶,但如今少了他們,總覺過年的氣氛就欠缺了什麼似的;突然間讓人好懷念兒時情景,雖然當年物質生活不及現在,但精神上的滿足卻是不虞匱乏,聽那不絕於耳的鑼鼓聲、鞭炮聲,好像又在耳邊響起…。
此行重頭戲乃遠行至翔安窗東恭迎六桂始祖,這來回三、四小時的車程,不算近,所以一大早七點就準時出發,車隊浩蕩,陣容壯觀,那三、四百輛之多的車隊,見首不見尾,指揮車隊的「導引車」只好前後奔跑、調度;虔誠族人則一路燃香,沿途的六桂宗親家家戶戶也擺置好供桌、祭品、長串鞭炮…等,等待恭迎六桂始祖的到來,這是我生平所親見目睹最浩大的陣容。
終於來到窗東,他們架設一處城門,特別有意義,橫匹為恭迎六桂宗親,上聯為沐袓恩顯揚六桂祖德,下聯為傳美德不忘同宗族誼。當我們回程時所看到的另一面則是,橫匹為恭送六桂始祖,上聯為始祖德澤千秋在,下聯為嶝山鄉親福無邊。皆為繁體字書寫,雖然他們暢行簡體字,但書寫對聯還是要繁體字方能竟工而成其美,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
到了鄉間小路,只好徒步前行以表現萬分誠意,來到廣場,熱鬧非凡,「鹽官」、「六桂衍派」、「燉煌衍派」…等眾多旗幟林立飛揚,神輿舞動起來,驚艷整個會場,煞是壯觀,可與「迎城隍」相比美,有過之而無不及。迎請過程中還幾度出現挽留與不捨的場面,讓人為之動容,聽說以往有過拉扯間造成雙方人馬大動干戈的鮮事,相信此乃六桂始祖所不願見到的。
順利的完成恭迎儀式,旋即打道回英林,路過南安時,南安的六桂宗親無不暫放手邊的工作,出來膜拜頂禮,以示尊崇;而一路上所經過的六桂宗親之家,依然是鞭炮聲不斷,劈哩啪啦的響個不停,還有那整排、整盒數十發持續鳴響的沖天炮,若在夜間,聲光齊奏,將蔚為奇觀,而今在大白天裡雖然少了這份奇景,但響徹雲霄的氣勢依然絲毫不減。我們坐在車上隨行、遊行,好似也成了路人觀賞的景點之一呢,工作人員還從車窗遞上礦泉水給我們飲用,與他們相較之下我們可輕鬆多了。
回到英林已近下午兩點,大家也餓了,宗親會安排我們在四星級的燉煌酒店用餐,一樣是美味可口的大餐,此刻大家已是飢腸轆轆,一個個食指大動,酒足飯飽之餘,又饋贈每人一份禮品──小電磁爐與燒水用茶壺及六桂始祖神像,可平放供桌上,亦可高掛牆上,供我們追思禮拜之用,意義深遠。
談到我們入閩始祖,應追溯至福建莆田的翁公 軒(翁氏第六十世),而六桂始祖則應源自於翁公 乾度(翁氏第六十五世),當時在兵荒馬亂之下因故把六個兒子分為洪、江、翁、方、龔、汪六姓,這六個兒子都很有出息,先后金榜題名榮登進士,也就是處厚公(分姓洪氏)、處恭公(分姓江氏)、處易公(分姓翁氏)、處朴公(分姓方氏)、處廉公(分姓龔氏)、處休公(分姓汪氏),這六位進士的后裔,也自此分成為六個姓氏,開創了「六桂聯芳」的千古佳話。而來到金門的翁氏始祖則是翁公 康叟(六桂第十世)。這一段歷史淵源完全是在兄長的解說下方得以知曉,所以此行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除此,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六桂衍派之源遠流長,諸如世界六桂宗親會的成立,各地六桂堂…等宗族聯誼組織,無不是發光發熱,宣揚六桂祖德,遍地芳香。六桂堂文史研究會在大陸亦是合法的宗族團體之一,各縣市均設有分會。2009年11月28日於六桂堂發祥地-莆田市舉行新建六桂堂動工典禮,來自台灣的六桂宗親洪俊德先生,亦即是世界六桂宗親會創會會長,亦前往參加動工典禮,臨行前還在高雄發動樂捐,宗親們都非常熱心,慷慨解囊,總計達八十二萬五千元之多,台灣六桂總會捐六萬元,金門六桂宗親會捐十二萬元,再加上金門翁文獅兄妹所捐的五萬元,共計一百零五萬五千元。宗親們皆以此為榮,而此番善行義舉,亦傳為佳話,流傳人間,為後代子孫作一楷模。
如今每年農曆正月十八祖祭之日經過擲信杯來爭取六桂始祖的進駐,並於次年農曆正月十六舉行恭迎始祖儀式,所有海內外的六桂子民,大家皆以能親臨盛會為榮。而此次乃是99年才難得一次進駐英林村的重大聖典,難怪歡聲雷動,慶賀連連。古有佳謠傳說,只要是六桂始祖進駐之處必帶來風調雨順、物阜民豐,一番新氣象。怪不得大家皆以博得六桂始祖的進駐為榮。民間常流傳一句話「多子餓死爸」,但在六桂衍派裡卻爭相恭奉,傳為美談;而兄弟情誼,六桂聯芳也為社會留下嘉德懿行,值得後人歌頌、宣揚。
今天六桂之慶,海內外皆齊心同賀,意義深遠,若能將六桂精神發揚光大,廣被於世界各地,則更具意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