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
很多人不喜歡「4」,因它與「死」的諧音相近。凡生活上與「4」有關的,能避多遠就多遠。我則一點也不。我就偏愛這個數字。
4月4日是我出生的日子。手機後三碼恰巧也是664。朋友多次勸我去換一組較吉利的號碼,我從不理會。自有行動電話以來,它已跟隨我十幾年了。即便遭多大的磨難與挫折,我從不往這上頭想也不曾有過更換的念頭。像我這樣一個不愛拜拜不愛算命也不信風水的女子,更遑論會去在意這些中國人自己杜撰出來嚇唬自己的一些無聊禁忌。從前唸書時,每回遇到兒童節,我總是因生日比其它小朋友多領一包糖果餅乾。他們羨煞的眼神激發我彭拜的優越感,有時還會故意拿出來在同學眼前晃呀晃的。這種舉動想必任誰看了都討厭,現在想起來卻覺得無比甜蜜。
我向來很少記住別人的生日,除非對方剛好降臨在某個特殊又好記的節日裡。數字對我來說如同Delete鍵,大腦自動會將它清除。因此,將心比心,過去情人忘了我的生日,事後補上一句歉意或祝福時,我非但不在意,反而尷尬了起來。
每年四月初,我習慣會返鄉一趟,今年則例外。有幾次朋友陸續從各處打電話來:「生日快樂……妳在哪裡?」我說:「我在公墓。」對方急急切切地問:「妳生日,妳跑去公墓幹麻?」「我回去掃墓。」在那個瞬間,生死對我而言似乎沒有多大的分野與忌諱,我同時站在生的起點,也站在死的起點。
過往,母親常叮嚀我在墓園不能喊自己或他人的名字,遇見路上有人出殯抬棺時也要把頭轉過去,否則會有厄運。我一概也沒放在心上。父親入殮時,納棺師要全家人避開這一幕。我心想,他是我父親耶,為何我不能再看看他這最後一眼?我還是執意站在一旁,紅著眼目睹整個過程,誰也拿我沒辦法。
青春年少,「生日」是一個美麗的藉口也是令人亢奮期待的日子。我們因它凝聚了一個又一個狂歡亂舞的機會,是那麼充滿新鮮與活力的時時刻刻啊。動不動就在打探,誰誰誰或某某某的生日是不是又快到了,盤算著這次該如何如何為她慶生。每次想夜不歸宿時,我也經常拿朋友生日來蒙騙,央求母親讓我出去住一晚。她記性比我好,謊言經常被識破:「騙鬼,我從沒聽過有人一年要過三個生日的。」
二十出頭歲的某一天,好友瞞著我神秘兮兮溜班跑去買回一只牧羊造型的金戒指,送到我眼前說,這是給妳的生日禮物。我驚喜萬分收下它,感動的幾乎快流出淚水來。雖然不喜歡戴首飾,到台北工作,也還是不忘把它帶在身旁。可惜,不久後,被小偷闖入家中偷走了,讓我難過了好些天。她結婚時,剛好是我到台北的第一年,當時手頭上沒什麼錢,想到那一幕,就豪氣干雲刷卡買了一條鑽石項鍊送給她。一直到現在我還不曾為自己買過這麼貴的飾品。
現在,到這種歲數了,再怎麼特殊的節日早已被時間淘洗得平淡無奇,在友人面前歷經切蛋糕吹蠟燭許願的儀式也使我彆扭,哪還會在意生日這檔事呢?
但無論如何,4月4日的這一天,我還是要向自己說一句生日快樂。但願那些苦痛的、不堪的、挫敗的、磨人的……種種經歷,此後,都因今日的「生」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