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長篇小說連載桂子飄香

發布日期:
作者: 葛文。
點閱率:521

佟桂請她進來喝茶,休息。何敏芝說拜票緊張,她得到鄉間農村,順便向鄉親拜年。
  正在這時,于瑞騎機車趕來,下車。他說:「我到處找妳,等妳回家吃水餃。」
  「我出來拜票。」她說:「我還得去鄉下。」
  「我已經替妳拜託過了,鄉間農村父老都投二號。」
  何敏芝笑了。她朝大家環視一圈兒,作揖道別。跨上機車後座,走了。
  佟桂提起當年何敏芝嘹亮悠揚的歌聲,讚不絕口。她埋怨何敏芝不應該向政府自首,既然信仰什麼主義,就朝著理想目標走下去。自首,政府卻又把她列為政治犯,施以思想教育,而且還被特務羅織莫須有的罪狀,關進綠島。佟桂問我:何敏芝的精神分裂症能痊癒嗎?我茫然不曉。只知道她只要按時服藥,病情便會穩定下來。為何她聽到鞭炮聲,又跑出來沿街拜託投她的票?這豈不仍是不正常的行為?我悲哀起來。
  封建制度不好,民主共和也不好,半斤八兩。
  愛新覺羅‧弘曆偽君子、偽詩人;孫中山也是一位糊塗學者。
  佟桂的牢騷,越說越讓我聽不下去。我質問她:「中山先生哪個政策做得失敗?」
  向蘇聯學習。
  妳不懂政治,不要胡謅八扯。如果不向蘇聯學習,聯俄聯共,怎麼能完成北伐,統一中國?
  統一,又怎麼樣?老百姓幸福麼?知識分子自由嗎?蔣介石總統、毛澤東主席,他們二位領導人殺害了多少人?侮辱了多少知識分子,你作過統計麼?史達林元帥、赫魯雪夫總書記,他們整肅了多少黨員、幹部,殺害了多少作家、藝術家,你計算過麼?像何敏芝這樣的神經病,豈不就是「向蘇聯學習的成果」麼?難道這是胡謅八扯?
  我沉默下來。
  為了讓何敏芝恢復心理健康,我曾和于瑞談過,若再舉辦參選活動,她若高票當選,贏得勝利,是否會痊癒起來?于瑞沒有把握。凡是精神病患者,最好別遇到過分歡樂或悲哀的事情,那會造成他的病情加重。如果依照這種規律評斷:何敏芝不能參加競選活動,而且千萬不要當選,那將面臨精神崩潰的邊緣。
  然而,台灣是民主制度社會,每隔一、二年,便會舉辦競選活動:鄉鎮長、縣市議員、立法委員、國大代表,何敏芝特別關心競選事務,她聽見鞭炮、歡呼、敲鑼打鼓,就朝外跑,接著沿街拜票,自稱「二號」,那是她失敗的記錄。至於她競選什麼,她不知道。
  我向于瑞作了建議,他也同意。每值選舉時期,于瑞便帶她到沖繩、關島、泰國、菲律賓等地旅行,免得影響她的病情。
  何敏芝每次去沖繩,格外高興,她逛街、購物,去離島參觀,都為于瑞作翻譯。她曾在日本留學、生活四年,熟悉當地人民生活習慣,所以常央求丈夫帶她去逛東京、京都和北海道。于瑞虛於應付,因為他沒有過多的積蓄,無法成行。
  我支援你,帶她去吧!
  于瑞是個要面子的人,他付之一笑。
  精神病患者像小孩,連唬加哄,便應付過去。不過,于瑞確實暗自下了決心,等環境稍微好轉,帶她去維也納、義大利去聽歌劇,因為何敏芝的音樂素養比較高,她有欣賞音樂藝術的水平。這件心事埋在心中,他不敢告訴妻子,卻告訴了我。
我願意支援他旅行費,早日成行。他堅決不幹。精神科告訴于瑞,你帶她去聽歌劇,並不會對她的病情轉好,相反的,過度興奮反而使病情惡化。這像普通人喝了過多的酒,血液循環急促,駕駛車子或從事運動容易失誤、闖禍。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最好找一個風景優美、人口稀少的地方過隱居生活。「去瑞士住兩年,你辦得到嗎?」于瑞搖頭、苦笑。醫生還說:你不能離開醫院太遠,她是需要醫藥控制病情的。于瑞陷入悲哀的漩渦裡。
那天,于瑞因牙齦發炎,服藥之後入睡。何敏芝在客廳看電視新聞,無意之間獲得一則使她雀躍的事:「第二屆增額立法委員即將改選了!」她得知眉埔鎮的人口增加,但仍有一個名額,評論員分析:巫時茂連任的機會很大,因為目前並無適當的人跟他抗衡。何敏芝看了這則電視新聞,內心倒很平靜,她覺得自己年已五十,恐怕選民嫌她老了;轉念一想,巫時茂也超過四十一歲了,他只是有碩士學位而已。那夜,何敏芝輾轉反側,反覆思索這個問題:「若是我報名參選立法委員,于瑞會答應不?如果我再落選,我怎麼對得起于瑞,他是我最親近的丈夫啊!」
  東方泛出魚肚白,于瑞醒了。睜開眼,聽見何敏芝的啜泣聲。他翻身下床,走近妻子床側,輕聲問她:「妳哭什麼?是不是作了惡夢?」
  她用紙巾拭淚,不作聲。
  「妳昨天吃藥了嗎?」
  「睡覺前吃了。」
  「趕快睡吧。天快亮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