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爬奇萊山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瞻。
點閱率:842
字型大小:

我爬奇萊山;真的!用「爬」的。
很多英雄好漢無不以挑戰奇萊山為期許,他們都是用「登」的;登奇萊山,「登」‧多豪邁。也只有英雄好漢才能登在奇萊山上,我可不是什麼英雄好漢;至少很多好友莫不勸我算了吧!別去。最後連「臨老入花叢,穩死也」的重話都搬出來恐嚇。心想:九三砲戰沒被打到、八二三炮戰也沒命中我,爬一座山有那麼嚴重嗎?我只是抱著一份誠敬的心,仰慕的想去看個究竟,結果;我是爬上去的,順著它的腰,手腳並用的爬上去。
奇萊山是台灣百岳中「奇萊連峰」的通稱,從合歡山的武嶺以西到能高山的中央山脈主稜諸峰為止,主要包括南華山、奇萊南峰、奇萊主山、奇萊北峰四座百岳。一般講奇萊山是指奇萊北峰和奇萊主山兩座巨峰;奇萊北峰標高3607公尺,在百岳中排名第15座。奇萊主山標高3560公尺,為百岳中排名第20座。奇萊〈CHILAI〉在阿美族的自稱為居住地的意思,在泰雅族語的原意是「白雪覆蓋的山頭」,不是想像中奇險多難的意思;更不是奇怪為什麼不來的奇萊。很多人一聽到奇萊山就有一種被震懾住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這兩座巨峰山容猙獰、詭譎莫測、山難頻仍;尤其在民國六十年代造成近20位年輕人失去寶貴的生命,其中有七位清華大學的學生、六位陸軍官校學生等好幾次震驚全台的大山難,而有了「黑色奇萊」之稱。[另有一解],早期有人稱奇萊北峰為「一怪」,後來在百岳中被稱「一奇」。在台灣百岳中有所謂的「一奇」、「三尖」、「五岳」、「十峻」等特別名山,雖然它不是百岳中第一高峰,也算撈了個「一奇」的封號,名氣更是響叮噹。
我們一行十六人,約在合歡山松雪樓會合,一大半的成員從未謀面,途中才知道有九位來自水利署的官員;平時為國辛勞、勤奮工作。一下班就跑步練身體,絕不是什麼上班打混,櫻櫻美代子之徒;要爬奇萊山,5000公尺一定要練到30分鐘以內〈55歲的標準〉,每天至少要跑3000公尺,連練三個月,或者騎單車20公里不論上下坡不能下車;急踩。至少我是合乎上述的基本訓練才敢一腳跨進去,絕不是暴虎馮河不分輕重就往雷區闖。隊員中有位近六十歲的簡任官,著實讓我篤定不少,畢竟我還不算是最老的,原先擔心年紀大會拖累大家,這下倒是輕鬆。一年平均只要爬山四次,全年幾乎都要保持在運動中,爬山反而只是一個假設目標,平時的訓練過程倒成了主要的運動目的。如果能成全民風潮,勢必國富民強。單位內如果工作績效不彰,暮氣沉沉,主管不妨定個爬山目標,開始訓練〈運動〉,保證山還沒爬回來,績效士氣已經像山那樣高。
揹著18公斤重的登山包,裡面裝的是經過仔細計算這三天吃的、喝的、穿的、防雨、照明等安全相關備量,太多,重死你,太少,可能要你命。絕不容許你胡亂塞一些有的沒的。爬山,竟然也像上了一堂人生哲理;做人可以馬馬虎虎、做事可要斤斤計較。當今現實生活上,剛好相反;做人斤斤計較、大眼瞪小眼。做事馬馬虎虎得過且過,這也算是爬山學到的第一課。
從合歡山東峰下的奇萊登山口出發,走了一個多小時開始上氣接不了下氣,邊走邊嘀咕,後悔像上了賊船;問題是路還沒真正開始呢!菜還沒上。心想;這下可好?人家不就叫奇萊,奇怪!你為什麼要來?好不容易撐到第一個休息點─黑水塘山屋;[已廢棄不用],只是在這裡可以下重裝休息。一般走個一小時後只能在原地立著喘口氣,不能下背包,一兩分鐘後就再上路,休息太久會打盹;然後失溫,然後就叫不醒了。所以領隊一定要嚴格注意提醒不能讓隊員睡著了。約莫過了4個小時,途中又經過已廢棄的成功山屋,到達3360公尺的奇萊山屋「大酒店」;到這裡算是唸完了幼稚園,往後的路才要開始,菜才正要上呢!奇萊山屋可以說救人無數,它是攻兩巨峰的中繼站,避風躲雨的保命所,但它只是一間比較堅固且無人管理的山屋,保證是無星級,要什麼沒什麼,連上個大號都要帶把鏟子,找個隱蔽的地方挖個洞,然後再就地掩埋、塵歸塵、土歸土,滋養大自然,回饋大自然。
埋鍋造飯,自是必然。碰到零下溫度鑿冰做飯亦是當然;下午五點不到就吃晚飯,眾人無不狼吞虎嚥,食量奇大。有人找到山溝水,洗臉刷牙,凍得哇哇大叫,七點不到大夥已累得呼呼大睡;當然是一票人一字排開鑽進自己的睡袋;可得先換掉濕衣;穿暖,要不準凍得讓你睡不著。山上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就下降6度,如果平地是20度,在3360公尺的地方大約在零度,知道冷了吧,這也是爬山學到的第二課。
清晨,不!半夜1:30起床,吃個東西,2:00從山屋報數出發,展開了上小學的路程,先在碎石滿佈的峽谷走了一陣,上上下下靠著微弱的頭燈,一個挨著一個,來到一個非常陡的坡,要抓住垂下來的繩索爬上去,若是在大白天,肯定有一半的人打退堂鼓。此時是黑漆漆、烏麻麻看不到身旁可怕的斷崖峭壁,只知道用盡吃奶的力氣,死命往上爬。終於上到了稜線,踏在稜線上的羊腸小道,如同走在康莊大道上,輕鬆許多。抬頭看天,流星一顆接著一顆,會讓你有許不完的願望,原來在平地上不易看到流星全都被雲霧塵埃所擋。清晨五點時分來到奇萊北峰的峰腰下,仰頭一看,我的媽呀!幾乎是垂直的,心中的感慨如同後有追兵前無去路。這時也沒膽一個人原路撤回。好吧!爬吧!順著它的腰,手腳並用爬上去,花了近一個小時,抵達峰頂;只見遠方半輪晨曦,駕著雲彩,漸漸露出笑容,灑在遠山上的晨光像是鍍著一層金箔般的燦爛,大家一陣歡呼,驚喜如此壯麗的大地。回頭看著三角點附近立著一塊紀念碑,才知一位年僅20多歲的林小姐下山時失足喪命,終能體會─上山容易下山難。
爬奇萊山最關鍵的問題是老天,一定要事先了解期間天相的變化,做好最壞的準備,並且務必在中午前下撤,一近午時,濃霧四起,如墜五里霧中,完全看不到來時路,如果沒有方向,結果勢必迷路,耗盡體力,失溫。
我是手腳並用外加臀部著地,一分一分的下了北峰往主山前進,在3000多公尺的稜脊上行走,感覺自己像一粒沙子,強風一吹,就掉到萬丈深淵般,腦海裡浮現老師的教誨,人生旅途處處驚險,不能踏錯一步,向左向右只要一步就是深不見底的山谷。在平地走100公尺何其容易,在高山上走100公尺,步步驚險。耗費將近4小時到達主山下,主山雖然沒有北峰陡,但主山沒有繩索可依托,驚險程度也不比北峰差多少,反有一山還比一山難。主山的峰頂比北峰寬敞很多,詭譎、壯麗則不相上下,11點一到趕緊報數下山,這時已見濃霧襲來,有一股跑得快的慶幸。下了主山抄近路往奇萊山屋邁進,路越近就越驚險,怪不得老一輩總是勸年輕人要腳踏實地,不要走「短路」。下切到谷底要跳到對面,又是一陣心驚膽寒,落點面積不到50平方公分,又傾斜。沒站穩一滑,肯定就是三鞠躬。一陣疲憊,約莫在午後兩點多回到山屋,連灌了近千西西的水,好累好累喔!再往那山巔望去,還真的不太相信,自己竟然走了一遭,心中不免有一絲絲的竊喜;「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大丈夫不是當如此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