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的樂趣
從去(98)年,賞鳥的同學星就預約了今(99)年的清明節要返金門掃墓,並且約了同學聚會,他最近還熱衷賞蝶,所以當他回到金門,就為我們幾位同學帶了特別的禮物,每人一幅他拍的蝶照,還附贈一張數十種的蝴蝶影像光碟,最讓人佩服和羡慕的是他和我們分享最近在台南拍到稀有的蝶種,並且經師大蝴蝶界的大師徐堉峰教授鑑定,對於喜歡自然的我,真是既崇拜又羡慕!其實我的賞蝶就是由他的引領開始,記得多年前有一次在一個鳥類研討會上有人發言,報了姓名,我想高中我的同學也叫這個名字,不免探頭看看,結果居然就是他,也因為他的關係我多認識了不少賞鳥界的好朋友。
清明祭祖和掃墓是大事,我忙完了之後,居然還空出兩三個小時,於是約了先生開了車把星接了出來,因為是陰天要和蝴蝶相遇不容易,因此我們就以賞鳥為主,經過述美國小那兩排美麗的楓樹時,星說要下來找一找,現場有聽到一些與平常聽的鳥叫聲不太一樣,但我判斷不出,星卻即刻說是小桑鳲的鳴叫聲,星說小桑鳲是很敏感的鳥,因為我們的來到,會受到影響,幾次搜尋,星見到美麗的小桑鳲,他說因為牠吃堅果類,所以牠的嘴厚且鈍,星說楓樹有圓型的果實,牠會在這樣的環境覓食,我才想到之前在瓊林家的菜園第一次觀看牠時,牠正快樂的吃著茄苳樹上的果實。
接著我們來到官澳海堤,靠村莊的淺水區的岩石上,當我遠遠看去覺得似乎有鳥,再透過雙筒望遠鏡,果然看見岩石上有花嘴鴨,星說不止一隻,而且還有寶寶,因為在岩石上,還可以看見牠橘色的腳很醒目,再轉向海這一邊,靠近岸邊有幾小群礁石,先是看見數量不少的鷸行鳥科水鳥,因為沒有帶單筒望遠鏡,無法判斷鳥種,接著更意外見到數隻蠣鷸,站在礁石上,星說能看見蠣鷸,今天的行程就值回票價啦!在這裡我們遇到一些台灣回來的官澳鄉親以及他們台灣來的朋友,我們樂意的和他們分享我們看到的鳥,把我們帶的圖鑑打開一一的向他們介紹,並且讓他們透過雙筒望遠鏡第一次享受觀鳥的樂趣。
星說金沙溪是不容錯過的生態環境,初我們從東美亭轉進時,右側的小溪適逢退潮,有花嘴鴨、有赤足鷸、青足鷸、磯鷸、赤頸鴨,還意外的與魚鷹相遇,星教我們分辨青足鷸嘴略上翹,說中白鷺喜歡淺水區,所以海邊較不易觀察,並說金沙溪一帶以前有很多銀合歡及其他雜木林灌叢,有些鳥對這樣有藏身的環境喜歡,所以這裡是很好的賞鳥地點,他第一次見到三隻稀有的冬候鳥黑鸛,就是在這裡,但是整治後環境生態已受影響,現場我們看到一些解說牌模糊、破損,沒有修補,希望管理單位可以經常有人巡查了解並予修補。
星說洋山海堤也是一處觀鳥的好處所,在潮間帶與海水之間有許多鷸行鳥科水鳥,因沒有單筒不能辨別,星說如果有,可以花很多時間辨別,這樣可以守候一整個早上或者下午,說洋山海堤另一邊有灌叢的環境,可以看柳鶯一類的鳥,非常的精彩!這讓我想到初進入國家公園時,跟著一些鳥類界的大師劉小如教授、梁皆得老師、周民雄老師到了洋山海堤,聽他們說很多,可是那時我的鳥功很淺,一直弄不清楚,幸好後來終於讓我瞧見了有鳥在灌叢間輕盈的鑽來鑽去,原來就是柳鶯一類的鳥,未來有了星的指引,我可再找時間來守候這樣的環境,和柳鶯一類的鳥有更多和更好的接觸,分享鳥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