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美國國家檔案館文獻中的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宋怡明。
點閱率:745
字型大小:

4月的最後一週,美東風和日麗。我們自波士頓飛往華府,前往美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查看資料。此行目的在於收集美國政府已解密的公文檔案中有關於金門的記錄。
國家檔案館成立於1934年6月19日,由羅斯福總統所成立。正如檔案館的宗旨所言:「一個民主國家必須向社會大眾公開政府資訊」,他們致力於永久保存官方文獻,如紙本、地圖、照片、影片及數位檔案等。儘管只有1%至3%的政府文件才具保存的價值,但累積至今仍有超過90億件的檔案被珍藏,其中包括美國建國之初的重要文件──自由憲章的獨立宣言、美國憲法和人權法案等原件。檔案館也藉由演講、特展、新書發表等形式,不定期向社會大眾介紹其史料,例如此刻位於華府國家廣場的第一檔案館正在展示林肯總統與南北戰爭的主題,期能喚起美國人的歷史意識。
冷戰時期的檔案被集中在位於華府近郊、馬里蘭州學院公園的第二檔案館,環境獨立遺世、十分優美,但大眾交通不太方便,從最近的地鐵站轉乘計程車還需要15分鐘以上。同時,館藏俱為珍貴文獻,管理非常嚴格。除安全檢查外,鋼筆、原子筆等足以『破壞』檔案的工具,亦是違禁品。筆記型電腦、相機亦須報備,方可攜入。
我們先進入電腦系統,以金門幾個關鍵詞(Quemoy, Chin-men, Kinmen, Jinmen)搜尋,並從中確定檔案所藏的位置、箱號、編號等,填表繳交,一個小時左右由工作人員自庫房取出,點交給我們。但仍有部分文獻需要透過資深館員的協助。舉例來說,我們想瞭解當年金門「戰鬥村」與越南「新生邑」之間的關係,恰好館內有位熟悉越戰史料的館員提供了寶貴的資訊,減少我們摸索的時間。
在幾天的工作中,我們初步發現了四類關於金門的文獻。
第一類是美國中情局向美國參議院呈報的報告,或者中情局收集美國主流媒體對於金門戰爭的輿情反應,時間多在1949-58年之間。這些都是美國政府的內部情報,以前都是列為最高機密(top secret)。舉例來說,有一份名為〈中國離島〉(The Chinese Offshore Islands,1954年)的現況調查(2000年8月30日才解密)。在這份33頁的報告中,說明了金門島上美軍與國軍的互動、國軍兵力規模與佈署情況、國軍閩海突擊結果、共產黨活動及廈門情資等,附錄也評估了當時國民黨與共產黨各自的能耐(capabilities)。由於事涉機密,這份資料即使公開,敏感之處仍有好幾段內容以黑色塊遮蓋。這份資料幫助我們了解在1949年兩岸賽局中,美國情報單位真正的想法為何,以及美軍顧問團在金門的活動情況。
第二類以美國國務院外交公文、書函為主。例如195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不久,派駐美國的各國大使,如西德、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紛紛要求華府提供最新的情資及處理方式,以便掌握世界變局。其中,又以西德大使的來函最多,可能是冷戰結構下東西德的處境使他們特別關心台海局勢。此外,我們還讀到一部分「美中華沙會談」的檔案。華沙會談是在1954-68年間,當時尚無外交關係的中國與美國透過雙方大使於波蘭華沙舉行高達136次的秘密會議(這些會議的溝通及對話,促成了1972年的尼克森訪中、1979年的美中建交),其中包括1958年9至11月間高達10次有關八二三砲戰的停火協議。這些材料足以反映台海危機受到國際政治的高度重視,也看到國際外交對於金門戰役的作用及影響。
我們讀到第三類文獻是關於「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農發會及農委會前身)在金門的作為。二戰結束後,美國積極援助中國各省的農村經濟發展,國民政府遷台後仍然持續。1950年代以後,農復會每年定期向美國提出績效報告,這些英文報告完整保存於美國國家檔案館內。我們發現戰地政務初期的金門,農林漁牧等事業受到美援資金及農復會的技術協助,進而達成「管教養衛」四大目標中的「養」(經濟現代化)的發展過程。文件詳細記載了每年補助的使用項目、經費、執行率及成果檢討等。另外,農復會還針對受到戰火襲擊、無家可歸的金門、大陳義胞成立了顧問委員會(大陳義胞福利輔導小組),協助、安置及輔導其生活。顯然,我們應該更重視美援、農復會等外部力量對於戰地社會發展影響的探討。
第四類則是一些1950-60年代歷史影片,包括八二三砲戰搶灘、美軍顧問團指導國軍操作「8吋榴砲」、營區軍人生活等,還有一部分百姓受到砲擊後的生活情景、學校被破壞的情況等,彌足珍貴。有幾個畫面令人難忘,如一群阿兵哥蹲在地上吃飯,人手一碗混著雜糧的白米飯,地上只有一道菜,一個小鐵碗的醃海蚵;還有阿兵哥住在土洞裡面的畫面,美國的戰地記者對一位坐在土洞外、忙裡偷閒、正在撥弄一個破排笛的阿兵哥特別感興趣,給了他許多的鏡頭,似乎想多鋪陳一些戰火中片刻寧靜的感受。百姓的生活更苦,大人們努力重整破碎的家園,只有不知憂愁的孩子對著鏡頭好奇地張望。
受限於時間,目前還未完整找到一些原先期待看到的材料,如隸屬中情局的「西方公司」之檔案,從電腦目錄中搜尋不到;而且應該還有一些預料之外的內容,等著被發掘。不過,初步的收集已有不少有趣的發現。如果,這些文獻能夠被完整的收集、分類、研究與運用,並將重要部分翻譯成中文,一方面能讓我們瞭解當年金門在世界冷戰史的角色,一方面更有助於豐富金門建立世界級的戰爭博物館的內涵,對學術研究、教育文化、戰地行銷、文化觀光都有很大的幫助。
讓「金門走向世界」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道路,但若先從「世界看到金門」出發,瞭解別人如何看待金門、理解金門,對於自身的定位與發展必能產生較為宏觀的看法。美國國家檔案館中的金門文獻可以是一個敲門磚,讓金門與西方世界聯繫起來。謹以上述的初步發現,分享與就教於大家,並呼籲金門縣政府與金門國家公園能多加重視。(寄自哈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