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王爺文化──由「沙美萬安堂己丑年彩乩乩示文輯錄」談起
壹、前言
金門,一個飽含閩南文化的地方,深受中原文化的薰陶與影響,在人文與社會生活上處處顯現古典傳統文化的遺跡,即使在時空環境的劇烈變動下,民間社會依然保有其獨特的傳統宗教文化與生活方式。
然而在求新求異的資訊化快速變動與流通的巨輪之下的今日,知識的多元與不確定性,人們一味追逐物慾享受與名利虛名橫流中,善純的本心早已蒙塵,家庭與學校教育功能備受考驗,甚而人際關係失序,錯綜複雜的社會充滿詭譎、偷搶、欺詐、殺盜、淫毒等事件層出不窮,人心已然晃動不安,人們似乎頓失了依靠,也失去了信仰,喪失了一份心靈的核心價值。原本存在於常民生活中潛移默化、教化百姓的民間宗教信仰文化,更是受到極大的挑戰與衝擊。
爰於金門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動與儀式秉承我國唯一的固有宗教──道教,道教歷史淵源久遠,其間流布甚廣,宗枝脈葉亦多,傳衍至今金門的道教的脈絡淵源、教義、經典、科儀、倫理、組織、及神秘與據點(宮廟)等等條件,僅為極少數的鄉人所瞭解,一般居民對於道士、法師、神祇、乩身、王爺、宮廟等等往往僅抱持著「敬而遠之」的心態,如此對道教的認識與發揚確實是不好的現象,而反映在常民的生活上多少對於道教的疏離和現代人的冷漠事實。但處在中土的金門,平常「敬神拜祖」「點香燒金」的祭祀習俗、慶典活動以及養生送死中卻處處莫不是道教文化的顯現。
目前主要流行在金門民間的宗教不外佛教、道教與儒教,但因傳衍已久,儒釋道三教已然合一,共處一廟,且多半已喪失其本來面目,形成一個新的民間宗教信仰,此即為地區宗教信仰的重要特色之一。
而宮廟中供奉的神祇自然是善男信女崇信的主角,由於歷史淵源和信仰的因素的使然,在地區主要宮廟的神祇則各有自己的因緣,擁有屬於自己保護庇祐的境眾,而構築一個個完整信仰的體系,看似相同卻又不相衝突且相助的景象。
在眾多神祇信仰中,與善信弟子最為密切莫非是「王爺信仰」了。根據個人統計地區王爺信仰的數量是獨占鰲頭的,是所有神祇排行榜中的榜首,備受十方敬仰。部分的王爺由邪鬼轉為除瘟之神,再轉為全能之神,其職責或司學務、軍務、醫務、商務、航務、娛樂、驅邪、除疫、堪輿……等。當其彩乩後則接受善男信女個人請示,請示方面有家運、運途、事業、身體、求嗣、延壽、沖煞……事項不一而足,乩身可說是代表神聖空間的神與在地方場域生活的人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樑,諸多接受請示王爺們皆依其生前修為及官職等,所學所能而濟世救人,各發揮其所長,竭盡其所知。舉凡宮廟之壇務或境域之公務,上天庭、下地府、探花園、斬妖除邪,追索宿世因緣、果報業力,探索茫茫命運密碼,或勸善或戒惡、或植善或規過、或勉修心養性、或欲行功立德,以增善因佳緣與福報。換言之,王爺渡化眾生,創造了信眾的生活,也掌控人世間信仰的力量。
邇來,地區素有盛名的廟宇如沙美萬安堂、瓊林保護廟等,皆有「彩乩」相關活動訊息,在在顯示地區民間宗教信仰依然活絡,充滿生機,也透露地區常民生活中「王爺信仰」與文化是漪歟盛哉的。
尤其萬安堂在張主任委員雲盛老師統領之下,先後整理諸多文獻資料,特意保存暨發揚王爺文化,陸續出版有關萬安堂諸王爺乩示文輯錄,以享有緣諸信眾,藉以弘揚王爺正信文化,親沐諸王爺勸善勉世之智慧,期能如甘露潤心靈、養心性,安萬人心,永享福報。本文即以「金門沙美萬安堂歲次己丑年彩乩乩示文輯錄」一書管窺金門的王爺文化。
貳、王爺的世界
金門的王爺據統計有四十幾種姓氏,由「大尊王爺公,小尊王爺子」可知其數量之多,有所謂「三府王爺」「四王爺」「五府千歲」「六姓府」等等之別稱。其由來大多建立在歷史、神話或傳說、故事裏:有的自殺成仁,有的忠烈殉國,有的捨身救生靈,有的冤死含恨等,其在世功德足以為神。神之本義云:「才智技能超絕者」、「有功德於民者祀,唯聰明正直者神,」另「聖而不可知,陰陽不可測之謂神。」皆是成神的條件。
但王爺與瘟神顯然有所不同「瘟神不一定是王爺,王爺也不一定是瘟神,此與成神之初際緣有關,本廟就無一尊是瘟神,成神之初際原由不同,神格就自有不同,很難用三言二語可以說得清楚的。」(張王爺乩示)
諸如此類或許是怪誕無稽,被視為無知與迷信,但是就信仰角度而言,崇祀具有神奇的歷史傳說之忠臣烈士、聖賢豪傑人物,在其「申天地之德,引萬物之主,治陰陽之理,慎因果之報,以護佑群生。」之神威與靈驗的感召下,確實能達到安撫與療治十方善信心中疑惑,或在科學上無解之題的功能。
神祇世界自有其行政組織,天界中的神祇,看似複雜,其實祂們各有所司。「神界行政組織比人間政府機關組織體係要複雜千百倍。但要到神界行政組織擔任主官管,要有玉皇派令,或由五嶽各嶽嶽帝等之推薦,一物一神。」(張王爺乩示)其行政組織,以「人間」為藍本,猶如政府機關一樣;其神道之神眾多,亦猶如政府機關有各層級系統職掌的公務人員,而且都類似古代的君權政體。玉皇大帝是最高的神祇,祂統轄宇宙、治理三界,所有神祇皆在其統理之下。
而王爺為地方層級行政神之一,或謂直屬中央,有所謂「代天巡狩」,被天庭委派兼職巡狩,為地方級官職,領有天兵三十六天罡,地兵七十二地煞,以及五營兵馬;或任職為地方守護神城隍爺,兼理陰陽,接受玉帝委派至人間管轄守護保境之責。如己丑年乩示文輯錄記載三忠王張府王爺乩示:「吾後蒙玉帝加封為威嚴天尊,先派粵西都城隍邑主,現又調任為陝西長安府城隍。」可知城隍是由玉帝所選派的王爺,並有調派任期制度。
而神祇世界「沒有任用條例,有封旨令,根據該神成神前之功德而受封,但受封為王爺之格要功德帶罡氣俱足,受職後看佑民功績調職,就像吾神由粵西城隍調長安府都城隍一職之例子。」(張王爺乩示)
神祇具有五神通;菩薩、佛具有六種通,故神、佛皆能知眾生之三世因果。神祇的階位不同,層次有高低之分,其神通力亦各有差別,層次愈高神通愈廣,所知愈多但不是全知,只是皆位層次不同吧了!
觀之金門各姓諸王爺除為各鄉境領域守護信眾保護村境之外,平日亦接受各境眾之請示,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可以詳盡地解釋王爺的乩示而滿足信眾的要求。儼然是信眾心靈慰藉與依賴之所,也穩定並解決不少個人與家庭困惑的問題,當然也減少社會不少無謂的事件發生。
由乩示文輯錄獲知萬安堂的王爺們不似其它宮廟的王爺,只知道其姓氏而不知其全銜或生平,原來萬安堂王爺們依其生前功德層次不同,歿後被派任各種神職任事,其在人世之姓名,若無玉旨恩准,是不可私報姓名的,否則將被禁囚天庭;而萬安堂尊尊神祇均是奉旨可報名,實屬非常罕見。
今日雖謂數位科技時代,但並不能完全解決人們心中信仰和生活環境上所遭遇到惶惑與驚懼的根本緣由,而透過王爺信仰將給予廣大信眾在心靈上取得安慰與穩定的作用,這不啻是人類在面對生命的關口上,又多一道選擇的機會與希望,也是一劑良方與參酌的管道。
參、萬安堂的王爺與乩身 萬安堂位於金沙鎮,坐落於沙美七星墜地之文曲星旁,冥冥之中文氣自貫,自元朝以至民國已歷七百多年。境主為醫神保生大帝-大道公,萬安堂廟名是取自保生大帝生前行醫的堂號,沙美萬安堂是當今供奉大帝,唯一以其生前行醫堂號作為廟名者。
廟中神尊頗多,除醫術、醫方、醫符三尊保生大帝,另有大宋三忠王威嚴天尊張世傑、威順天尊陸秀夫、威德天尊文天祥、李府王爺李乾洛、薛府王爺聰仁、池府王爺連陞、蘇府王爺碧雲、林府王爺、太子元帥……近三十尊神尊。
「滿天星斗動,堂內皆正神。」立廟歷史悠久的萬安堂神尊,「天人之間的神會溝通,神妙而流暢。」深受各地信眾膜拜及求問,神藥靈籤,驅邪壓煞,制魔斬妖,指點迷津,神蹟示現,名譟浯島。
二零零九年歲次己丑在管理委員會主持之下,完成懸缺許久的三忠王、池王爺、薛王爺、許真人等乩身彩乩活動。
萬安堂王爺的乩身,每個乩身配有兩位(副乩)神譯人員,乩身與神譯均係王爺自行擇定,萬安堂的乩身中保生大帝、三忠王臨壇是不開口而用扶乩或劍指寫字;李府王爺用扶乩或開口寫字;林府王爺臨壇不開口用劍指寫字;池府王爺、孫真人及太子元帥是開口乩示。平常里社居民有事請求王爺臨壇乩示時,神譯人員負責摺紙頭、燒紙頭、唱誦所謂的神咒及筆錄王爺乩示文。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