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立浯洲聽雨情
昨夜看到了朋友,從浯島傳來心情分享的好文章,發現文章作者的思緒,總是充滿縝密的思維,而且文采棒極其豐富,著實是令人覺得賞心悅目的享受。
那些文章的內容,不禁讓我想起曾經有人說:人們的情欲最難管理,所以生命充滿疑惑、猜忌和痛苦!
不過卻也有人說:幸,不幸都是福;因此痛,不痛都是苦!
說這些話的文人雅士,若不是無病呻吟,便是真的能夠洞悉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愫,尤其是戀人的心情更是如此,所以才得以說出許多人的心聲。
有一位心思蠻細膩的朋友,便深深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她總是把生命當中,諸多承受不起的輕,解釋為《拿得起放得下》的生活態度。
因此她一直認為:不管在生命中的任何一個階段,人們都需要這樣的心情,去面對各種挫折與挑戰。不過話雖如此,可是究竟誰能夠真正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感情這檔事,更讓人難以捉摸和釋懷。
因此,即使許多有智慧的紅塵男女,在終其一生當中,總得要陷入情欲掙扎好幾次;況且每一次痛入心扉的經驗,不見得是可以當作下一次,用來解決情欲糾葛之有效借鏡!
此種情境所顯示的意義,究竟是凸顯出她們癡嗎?還是她們傻?想必兩者都是,也許都不是吧!
因此有人很感慨的說:如果生命可以規劃,那麼不一定是最完美;即使情欲可以掌控,卻未必是最甜蜜!
在這種難以捉摸的情況之下,沉浸於多采多姿情欲境遇中的戀人們,不僅擁有濃情蜜意之外,生命究竟還會覺得有什麼缺憾嗎?然而世間男女,卻每每為情所困,生活也在期待與落空、希望與失望中輪迴,心情更在酸甜苦辣中擺盪。
或許這就是許多戀人,總是樂於嘗試情欲魅力的迷惑,然後以前仆後繼的執著,無怨無悔、而甘之如飴原因之所在吧!不是嗎?
當人們經歷平淡的生活時,也許可以擁有單純的心情,不過總還是會覺得,就是缺乏那麼一點點淒美情境,所以偶爾會認為,生命只不過是一些會到處走動的影子罷了,當燈光熄滅之後,便悄悄然消失於無蹤。
正如許多文人雅士,都具有洞悉人們內心的超能力,所以總是把人們心情,刻劃得如此細膩與透徹;簡單的說,文章或觀點所呈現的哲理,把許多人心中所想,和所要說的話,透過作品而完全表達出來。
不過讓人一直感到困惑的是:雖然很多人,對於那些文章何其感動,也深知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感覺,可是卻仍然把自己的感情,丟入無法自拔的迷障當中,是不是自古多情總被無情苦?還是濃情轉淡而徒然空留餘恨?
好比說:知足常樂、活在當下、能捨才能得、珍惜所有和愛其所愛…等等話語。
這些具有智慧的話,都是大家琅琅上口的箴言;可是人們究竟做到了多少?尤其享受情欲之樂的戀人們,可否真正體會其中之精髓?進而敞開心靈,並落實於生活態度之中呢?
人們真的會知足常樂嗎?兩性美好之關係,是否珍惜曾經和目前所擁有呢?而那些徜徉、遨遊情欲中的人們,會不會追求不應該得到的感情?糾葛不清的情緒,真能藉由這些智慧語言與文章,進而得到紓解嗎?
有人說,要完全做到那樣的境界,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事,因為人們想要全然放下,其實真的不太容易啊!
所以在泛泛塵世之間,還存在偌多令人錐心泣血的悲情故事;雖然也有不少浪漫、唯美的愛情滋長,可是歷經滄桑之心境,卻是每一個戀人,所必須面對的過程。
對於這樣的情境,唯一可以解釋的,也許就是《知易行難》的道理吧?還是多情人,總是喜歡沉浸於傷感的情境裡?甚至不自覺地《享受》淒美、而讓人心痛的感覺?因此,只有在撫摸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傷口時,才感覺到自己的真實與存在?
所以詩人和文人,便成為多情男女的代言人;而網路裡的分享心情,也在虛擬和真實世界之間,緩緩而逐步的擺盪,並且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來自浯島的朋友,之前與我分享這樣的情境,她說:在虛擬世界裡,看不到有情人滴下的淚,也總是感受不到,從心坎裡痛到外的酸與苦。
她更進一步的說,很多人不會在《螞蟻式》的戀情中,可以毅然決然而回頭,所以在踽踽獨行之途中,很謙卑希望有個伴,那麼就是生命中莫大的福氣!
她的故事與感受,不禁讓人覺得,縱使在紛紛擾擾之中,仍然有偌多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於人們之間;因此,有人終究期盼一輩子當中,能夠擁有一份真摯的情緣,然後得以相知相惜、而且相依偎,那麼就覺得心滿意足了。
所以在朋友的心中,也有一個小小夢想:她將讓他牽著手,在每一個黃昏落日餘暉中,靜靜佇立於浯州沙灘頂端,然後聆聽著微風吹拂而過的聲音,偶爾更可以輕輕捧取細雨紛飛的足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