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兒女
金門,台海防線前哨,吾人服役之處所,北山洋樓、古寧頭…處處可尋昔日足跡,在這裡我與之共度歲餘的晨昏,因此,對她有著熟稔的親切感;所以,多了分心思在她身上。一次的偶然,接觸到「北珊」的文章,一個金門日報的投稿作家。我不認識她,但是,她的文章吸引我的注意,也可以說是感動了我。每每隨著她的筆鋒所及,我總能看到如此不同、常人所不識的金門,看到戰地兒女的心聲,聽到小島的吶喊…,如此地動人心扉,從此,我成為她的讀者。
某日,在一個遠離浯島之地,約七、八更船程的港灣,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也是我目前所服務的單位,因文結識,卻從未照面,也不曾想過有朝一日會相見的。然,竟是以這般方式相會的「北珊」,原來是本館解說組的組長。她捧著這些年在金門日報所刊載的文章,邀請我為這即將付梓的小札記作序;經過一番瞭解,再次發現,世界之小,緣分之奇妙,我所熟悉的「北山洋樓」原屋主,竟是她家,而且主修中文的北珊也和我畢業於同所大學,只因先來後到,不曾相遇。此等緣分,甚為巧合,也難得,因此允諾為其作推薦序。
北珊自98年始,任職本館解說組組長;本館解說組草創初期,她將本身對淡水的熱愛,與早先曾在本館服務的相關經歷,安排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教育訓練,對於本館解說組的營運發展,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北珊的文學背景,也充分發揮在平日的導覽解說中,深獲來館參訪遊客一致的好評,並多次獲訪客贈予感謝狀。在文史資料的校正、編纂上,亦能深切入裡,精闢扼要地發現問題所在,提出專業的論述觀點。她對工作的專業與投入,對於她所負責的工作,總是全力以赴、正確且快速的完成,而讓我能放心的把最重要的任務交付予她。因而在工作方面,我給予她相當高的評價。關於這本懷鄉的小札記,身為她的主管,身為她的讀者,身兼如此南轅北轍屬性的我,因為心有所感,有感於發自北珊文筆下生命之篇章,因此作序推薦此書的美好。
在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的五、六O年代,這本充滿愛的小札記,包含付出、成全、奉獻等在信仰行為中才會出現的字眼。因為愛,我看到一個大時代的背景,一個身處戰區,物資貧乏家庭的成長史,一個幸福家園,卻因拙於表達感情的酸甜苦辣;這是一本很難從中去擷取片段,做為引文或導讀的書。而是要一頁頁,一篇篇,直接去讀,去了解的一本書。然後,發現,你也許熟悉也許不熟悉的金門,在戰地兒女綿密親情的引領下,你將能一窺金門另一種的風情,另一個鮮為人知的金門,帶領我們回到五、六O年代,身處北山洋樓與小瓦房之中,共渡晨昏。
(本文作者為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