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膽島風雲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馬騰。
點閱率:1,798

 寶靈寺經此戰役,前殿鐘鼓樓倒塌、後殿坍陷,兩側膳房毀壞逾半,全寺彈痕累累,殘破不堪;戰後駐軍為防敵再度進攻,急需加強構築防禦工事,就將殿宇拆除,把木石建材移做為工事之用,並將寺址闢為操場,加強守軍作戰訓練,寺也就因此而全毀。
寶靈寺被拆時,媽祖金身由十幾個人用繩索拉倒摔得粉碎,大尊神像全被搗毀殆盡,小尊神像到處棄置,後來便將其集中放在石頭洞隙中,至民國六十年,虎軍部隊(第九師)將此處修建為北山絕壁,在施工時,利用壁間一個大洞,蓋了間「北山寺」,供奉原寶靈寺殘存下來的神像,收容這些流浪神祇。
據漁民所述:寶靈寺拆毀多年後,每當漁船航行經過大膽島海域時,都可聞到一股檀香味飄來,環繞四周久久不散。漁民都說那是媽祖因寺廟被毀、神明飄泊海上所顯靈的「媽祖香」,媽祖婆仍然依依不捨地護衛著大膽島。
寶靈寺被毀已整一甲子歲月,殘缺不全的神祇今尚供奉在北山寺裡,而雕花的柱珠、石鼓以及石磉、石柱,經發掘後還殘留不少,地基的痕跡也歷歷可尋,都可估測出當年寺之規模,只是不知何日能再重現。今日大膽島上廟是何其多,大據點建有較大規模的廟,小據點也建有袖珍型的小廟,做為官兵信仰與精神寄託,據點官兵平時虔誠膜拜,並自發捐獻香火錢,累積到部分金額後,再移做據點加菜之用途,拜拜兼打打牙祭,人神兩安樂。
寶靈寺後方遍植的鳳尾竹、寺前的古榕,雖歷經戰火摧殘,如今鳳尾竹依然翠綠、古榕更繁衍成蔭,但寶靈寺址已成為操場、絕壁、碉堡、據點。閉目遐思,在這蕞爾小島上,在榕蔭茂竹裡,紅瓦飛簷、殿宇宏偉,木魚聲悠揚,氣象至為莊嚴;寺後遊人低吟長嘯,寺前沙灘白鷺自由覓食,漁人長竿垂釣,遠處海鷗飛翔、帆影片片;入夜後萬籟俱靜,竹韻花香,海上漁火點點,南山的燈塔閃爍,對岸入港輪笛悠揚,一切宛若世外桃源。
如今由於戰禍,人去寺毀、燈塔消失,一切只能憑空回憶,怎不令人唏噓、低迴惆悵……。
貳、烽火大膽島
小兵立大功的「大膽島大捷」
大膽島戰史──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中的「大膽、二膽保衛戰」、「戡亂戰史──大二膽戰鬥」、「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五軍軍史」、「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口述戰史彙編──王文將軍口述」、「國軍外島地區戒嚴與戰地政務紀實──大二膽保衛戰」、「三十九年大膽作戰經驗與教訓──史恆豐手撰影印本」、「國民革命建軍史第四部──大二膽戰役」等,以及坊間不少書籍概有詳實記載,雖內容與數據上有所出入,然相差並不太大,可以做為相互參考之資料。
自從筆者駐守大膽島,即開始關注大膽島戰役之經過,歷經三十幾載,曾經訪問在島上生活過的漁民和船伕數十人、造訪大膽戰役時之營長史恆豐將軍等,將所蒐集之相關資料,在拙著「金門的烽火煙塵」中,以「大膽島大捷外一章」發表,今特摘錄部分如下:
正史記載斑斑可考,不容懷疑,但在我全盤瞭解大膽島之後,對於僅憑如此彈丸小島,如何能打贏這場仗,產生一股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蒐集一些有關此戰役的野史資料。
大膽島上駐軍除在換防時,或補給作業才申請使用小艇(LCM)外,日常生活必需品,全靠烈嶼水上工作隊運補,擔任運補的青岐船伕,不但是鄉親,更是熟稔的親友,若遇風浪大作時,我會請他們上岸避風後再回航,若受潮汐影響時,我會招待他們吃個便當;感念他們風雨無阻的為我們運補,常在碼頭與他們閒話家常,在談天說地中,發現他們自民國三十八年九月起,就被徵調當了船伕,擔任運補大膽島的任務,這些船伕原為青岐漁民,早年就在大膽島海域捕魚,經常在島上活動,自當船伕起就要輪流在島上駐守,與大膽島結了不解之緣。
民國三十九年的大膽島運補,就是使用打漁的帆船,在大膽島戰役時,洪水興、陳水付、洪耀木、李仙化等四人正在島上輪值,在戰爭爆發時,他們躲在南山石頭縫隙裡,親眼目睹作戰全程經過,戰後並奉命負責清掃戰場,以及擔任傷兵後送等工作,因這些經歷過於驚悚險恐,使他們終生無法忘懷。
由於他們難得的經歷,卻為正史之外,提供了一些非常珍貴的野史資料,為大膽島大捷做了另一註解,更引起我濃厚的興趣,想多知道點大膽島的典故,因而觸動我探索大膽島的真面目,只要有機會就請他們講述戰役之經過情形,有時還請他們到現地指點,冀望儘量求得歷史原貌重現。
民國三十九年七月初,國軍放棄舟山、海南諸島,國防部參謀作業認為「集中兵力、機動使用為佳」,七月中旬曾有放棄金門的計畫,正當決定撤守並準備要實施時,七月二十三日傳來命令:層峰決定「金門務必固守不失」,國軍仍然準備在金門作戰。
大膽島處在廈門港口,遠在金門邊緣外圍,孤伶伶的一個小島,逼進敵前,補給相當困難,在堅守與否的考慮中,兵員不足,島上沒有堅固的永久性工事,只有就地形地物,利用岩石縫隙構築的野戰防禦設施。在七月中旬時,北山連發生一名汕頭籍士兵,因思鄉心切叛逃,游泳到廈門被捕,將大膽島兵力部署,提供給共軍參考,共軍知道島上只有一個半連的兵力,而且隨時準備放棄撤守,所以增加奪取大膽島之決心。(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