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關
七月有廣南、越南之旅,廣南西路-廣西(壯族自治區)。廈門飛吳圩機場到達首邑南寧(邕江貫穿市區古稱邕州),乘車往憑祥市,過鎮南關,通關赴越南下龍灣、河內旅遊。鎮南關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南疆重要關口,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為歷代主要戰場,中越邊界始終紛擾不安,抗日戰時,日軍由越南進犯,將關門焚毀,1953年改稱「睦南關」。1965年越戰爆發後,中國出兵援助北越抵抗美國,中國軍隊和援助物資經常由此關進入越南,改名「友誼關」,時任中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親筆題寫關名。1979年中越之戰(中國稱:對越自衛還擊戰),越南挾著打敗現代化武器美國的遺威,大肆在我邊境挑釁,打死打傷中國邊境軍民,不顧中國嚴正聲明和交涉,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宣稱:要給這忘恩負義的越南人一個教訓。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國軍隊奉命對越自衛反擊。斷續烽火十年,中國傷亡慘重,在雲南、廣西營造多處烈士陵園。之後重開友誼關,便利兩國邊民通關,貿易往來。國際多詭譎,世情多險惡,沒有永遠的友誼,也沒有永遠的敵情。
1976全國統一,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畫分57個省,四個直轄市,首都河內,南越西貢改稱胡志明市。步入越南國土,西出陽關思想故人,想起越南歷險的蔡廷蘭和他所著《海南雜著》。蔡廷蘭(1701-1859),號香祖,稱秋園先生。其父蔡培華,澎湖人,籍金門,為廳署小吏,六十九歲始補弟子員。廷蘭(由金門瓊林遷澎第六世)」,幼穎異,五歲讀書倍常童,八歲能文,十三歲補弟子員,廷蘭以海島一諸生為興泉永道周凱所器重。十五年鄉試罷歸,由金門返澎,海峽遭風,船漂抵安南(越南),由陸路間關返閩廈。
道光十六年,周凱調任台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政(隔年逝於台灣任上),蔡廷蘭舉充拔萃科,旋領鄉薦,主崇文書院講習,兼引心、文石兩書院。二十三年返金門瓊林祭祖,並題刻碑記與一聯於蔡氏十一世宗祠。二十四年(1844)成進士(澎湖第一進士、唯一進士,也是瓊林蔡氏清代唯一進士),以知縣即用分發江西,再補峽江縣,充江西鄉試同考官,署南昌水利同知,委署豐城縣。咸豐九年(1859)在任病故,年五十有九。為諸生時佐蔣通判輯刊《澎湖續篇》,與台灣施瓊芳進士同為周凱門下。後主文石書院之金門林豪為其蒐輯《惕園古近體詩》兩卷、《駢體文雜著》若干卷。
道光十五年(1835)秋,蔡廷蘭35歲,福州鄉試罷歸廈門,其弟蔡廷揚一路隨行護衛,十月初二再由金門料羅灣搭船回澎湖,料羅的大船已出海,急顧小船趕去攀登上大船。半海因遭颶風,第四天船被巨浪吞噬沉海,復浮出海面,船艙積水,蔡廷蘭暈船又溺於底艙水中險死,幸其弟救他出來。船於海上漂流十晝夜,抵安南之廣義省的占畢羅嶼(越南中部,北臨廣南省峴港市不遠,再北上一省經過順天-越南首都古稱富春城),有熱情華僑帶到思義府菜芹汎登岸。時越南恭順,雅重天朝士人,派人護送關照,備受禮遇。乃由官道北行,經越南十一行省,出越南諒山省的文淵州國界,次年三月,入廣西鎮南關,再經廣東、福建,四月抵廈門。共花196天,歷萬餘里,因見聞所及,成《海南雜著》一卷。
遊越南回中國,我與蔡廷蘭走過同樣一個關卡的足跡,175年前還叫鎮南關,現稱友誼關。廣西、越南地形同屬喀斯特地質,桂林山水石林是在山上,下龍灣山水石林是在海上,各擅勝景。入關回廣西後繼續壯族的旅遊景點,遊了古城龍州左江,一葉輕舟畫中遊,壯族先民二千年前創作花山壁畫,紅色塗料畫在高峭壁上,堪稱奇蹟,象形圖文,無人能解讀,只得想像。夜宿龍州嘉龍酒店,聽說龍州有一烈士陵園,為「對越自衛還擊戰」1879名陣亡的將士埋忠骨,不是行程上的景點所以無緣一拜。其中有198名福建籍的青年戰士為國犧牲,盡是二十出頭。有一位鄭躍進(1958年生)烈士,他是廈門著名畫家鄭瑞勇(1956年生)的弟弟。1976年十八歲入伍,加入53249部隊第三連戰士。1979年二月,數十萬中國軍隊向越南境內發起攻擊,三月四日艱難地拿下北越重鎮諒山,威逼河內。就在這三月「對越自衛還擊戰」二星期中,中國26000 人戰死。鄭躍進陣亡,時年21歲,榮記三等功,葬在廣西龍州烈士陵園。當鄭躍進陣亡的消息傳來,鄭瑞勇正就讀浙江美術學院,當場痛哭失聲。
鄭瑞勇是大嶝人,這幾年榮稱金門籍,他的水墨畫畫得又大又精彩,他在中國海關上班,位階高,工資高,公家提供大畫室給他創作,每年巡迴全國各地海關宣傳畫展,旅遊作畫。畫也賣得不錯,在大嶝島上蓋了一間自己的美術館。他在廈門熱心參與「金門同胞聯誼會」的活動,對我們金門去的畫家非常關心,常常邀我們參加當地的展出。上次我到廈門海關大樓,在鄭瑞勇的大畫室,他說想為弟弟鄭躍進在自己的家園南安石井,營造一個紀念弟弟的「鄭躍進烈士陵園」。邀我們每人寫一幅書法,刻成石碑,豎立陵園碑林。恰值我從龍州回來,在廈門開畫展與瑞勇又見面,感念他兄弟情深,感念鄭躍進為國壯烈犧牲,我做了一首詩:「躍馬邊關氣英豪,進軍異域勇戰鏖;烈焰焚身酬壯志,士魂護國守疆勞。」上款:「鄭躍進烈士陵園,對越自衛還擊一戰表忠魂」下款:「二○一○庚寅之秋金門吳鼎仁敬禮」,並以行草書就交寄,聊表最誠摯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