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之中﹐鏡頭之外
「忠彬,說不定下個月的這個時候,我已經簽好離婚同意書,準備去台北叨擾兩天了。」好友從MSN丟來訊息。
「怎麼會?」我的下巴頓時鬆脫,被這個訊息炸得全身僵硬。
我驚愕的表情,其實源自好友分享在臉書(facebook)上的全家福歡樂相簿。看到他們夫妻抱著小孩甜蜜出遊,那時我這個年過三十,還不知道小孩在哪邊排隊的宅男,可是打從心底替他們開心過好多次。
MSN丟來的婚姻危機訊息,與眼前歡樂的全家福相簿,不能不說這兩者間的落差實在太大,也不得不說我的下顎落得很有一番道理。為此我困惑了好幾天,試著釐清頭緒;不然豈不是太對不起我的下巴,它會「落」不瞑目。
回想起侯孝賢電影裡的長鏡頭:人物進出於那幾乎靜止不動的景框,甚至跑到景框之外對話,只留下空鏡頭給戲院裡的觀眾細細品味。觀眾所看到的空鏡頭,不正像面對此情此景的我那般,上一刻仍入戲於他們留在景框裡所凍結的幸福瞬間,下一刻他們已跑出鏡頭外為了孩子的教養問題爭執不斷。
只能怪我的「肥死不可」相簿還沒有開發「收音功能」,無法錄到他們「場外」的爭執,我的下巴才會如此「走位」。
只是,我怎麼會忘了「鏡頭會說謊」(Camera can lie)這句至理名言。
即使可以收音,我相信我仍然只會聽到蜜糖、甜心、乖寶貝的甜言蜜語;即使全程錄影,我懷疑我仍然只會看到「閃」人雙目的甜蜜畫面,因為這是人性,因為呈現素材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人的決定。
若非刻意,大多數的我們仍然會放上自己最帥、最美、最有型的照片,而那些眼皮沒睜好、頭髮沒撥好、小腹沒縮好的照片,我們依然會盡量避免,甚至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淹滅證據,因為這是人性。
往往拿到照片後,大多數所優先關心的,依然是相片中的「我」拍得美不美,相片中的「我」姿勢擺得「水不水」,相片中的「我」看起來手臂肥不肥,直到這些部分通通確認無誤,這才開始去關心別人的部分,因為這是人性。
我們想讓他人看到「我」最美好的部分,我們想拍出眼前最美好的風景,這才會造就了「鏡頭會說謊」。其實走出景框之外,可能地上堆著大量垃圾,可能我們要小心,別撞到那根怵目驚心的電線杆。
下次看到別人「肥死不可」相簿上的精采照片,還是可以替「相片之中」的他們開心,但也毋須過度苛責本身「鏡頭之外」的生活平淡。永遠要記得「鏡頭之外」的每一刻,都是我們真實活過的人生風貌,別有「相片之中」的另一番人生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