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歷史的步履──《以狗為師》序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福井。
點閱率:767
字型大小:

年輕的時候,我就開始寫專欄,那時稱為方塊文章;每天吃完晚飯,漫步成功村海邊,遠望雲天,思慮如潮水起伏;有時一燈如豆,傍海夜深人靜讀書、聽濤,靈感源源不絕而來,自然而然就成為寫作的素材。
那時學校剛畢業不久,不知天高地厚,只是憑著一股熱忱,心裡有話要說;金門其時實施戰地政務,思想檢查甚為嚴密,落筆稍一不慎,可能就會惹上麻煩。然而我寫方塊,又喜歡談一點心得、一點感悟、一點靈思,這是「聽濤隨筆」的由來,居然沒有出問題,還得到謬賞,後來結集出了書──「與心靈有約」,這是年輕時的一丁點成績。
過了不了幾年,我年輕驛動的心,懷抱著探索生命的理想,到台北闖盪天下,每天為了生活而奔波,為了工作衝刺而忙碌,已然缺少那種閒逸的心,可以停下腳步,默思行想。等到有一天午夜夢迴,觸動了年輕時的心絃,聽到心中輕輕的感喟,因此又有一點不甘寂寞起來,才又有後來「台北夜未眠」專欄的誕生。
那時寫的篇章,輯錄的有「海洋英雄與草原英雄」、「太倉鼠與茅坑鼠」、「叫兄弟太沉重」、「文化的影響力」以及「小說的影響力」等等,代表那時期的心境、領會與看法。
等到結束台北的工作,倦鳥歸鄉,再銜接年輕時的步履,生命繞了一圈,好像又重新來過,可是光陰一去不復返,時間老人已經在我的臉上深深的雕出了刻痕,我已經不是年輕時的我;金門也不是當年的金門了。
我照見了年輕時的我,那個踽踽獨行的身影,又來輕叩我的心扉,因此機緣湊巧,又承乏寫了「浯江夜話」專欄。這段時間所寫的東西,跟我年輕時所寫的,理路上是一貫的,只是表達的方式天馬行空,縱筆之所如,跳脫既往的窠臼,而作了一些改變。
陳水扁當政期間,國內政經情勢混亂,族群對立嚴重,道德瀕於崩解,社會人心浮動,面對這種紛至沓來的亂象,不免令人憂心忡忡,因此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不時提出針砭,所謂諫有五,諷為上,雖然愧無淳于髡的高妙才智,不過也是出於一片關心家國的赤忱。
因此,這段時間所思所想所寫的文章,大抵與時政有關,多用寓言的方式、詼諧的筆法,有時幾近於無厘頭,表達對於社會的一種關切,這是一種寄寓的情懷,批判的筆法,而不能完全視之為抒憤懣了。
讀者可以從若干篇章裡,蹈尋筆意的遺跡,譬如「老鼠王朝」、「動物法庭」、「動物共和國」、「烏龜哲學」、「權力的戴陽症」以及「豬子曰」等,都是反映一種社會亂象,只有以象徵的筆法,由讀者自己去領會了。
另外有些反映社會現象,如「霍士仁傳奇」、「夢子與恐子」、「貪與捨」以及「三反」等,也都感時憂世,寄寓深切;另外有些探討文化問題、歷史觀察的篇章,不論「孔子出家」、「孔子學院」、「孔子的寂寞」,或是「歷史的懲罰」等等,也都看出一些問題的面向,言人所未言。
斷斷續續寫了三個時期的專欄,回想起來思想、理路與文章是一脈相承、前後一致的,對於歷史、文化、社會、兩岸關切的心也是不變的。這些文章依筆法、題材、內容區分成四個單元,不僅照見浮世社會,也是時代的紀錄與縮影。
現在的社會風氣又有些改變了,人世的風景也換了新貌。台灣不時在變動之中,兩岸的關係也順著潮流在轉化與改變,我們活在歷史當中,無形中也在寫歷史,從年輕到年老,都可以看到許多歷史蹣跚的步履。那麼,我們就欣賞這些步履吧!
(本書2010年7月由旺文社出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