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下籤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昌彬。
點閱率:622
字型大小:

1.
靈山雲霧飄渺,竄出了一股仙氣。
七彩琉璃毫光從祥雲背後露頭,撫慰地表一宵寂寥。
雲海翻騰,一道晨曦直落落地照耀在金黃色飛簷燕尾,雙龍拜塔,頂飾華麗,驅邪吉祥物陣列擺開,威震一方。凌霄殿外老松盤根仿八卦,屹立百年。
裊裊「鐘偈」如縷,早課誦經聲直達天聽,一如往常。
師徒眾人熟稔默唸,口中懺本,內心有神。道士們陣列中庭,拉繩叩響古鐘,洪聲震聾發聵,遠在數里外的濱海小港都能聽悉。咫尺之遙,三米高銅鑄仙鶴香爐大鵬展翅,檀香四溢,漫漶聖地,老松木芬多精飄香,柴房後流瀑白楊蛙鳴,負離子充斥。
洞天福地映現人間。  五丈高張天師神祇影子籠罩了第六十七代傳人。彼此心有靈犀,人神交談。
禪定,真人皺眉,心頭一緊。
微風溜進窗櫺,耙梳了真人柳細白眉,翻動拂塵。倏地,他睜眼凝視台階下,說道:「快,速速拿文昌筆來!」
不敢怠慢,年紀最小的道士轉身入左進書齋,取出文房四寶,案盤內九龍文鎮壓制一疊鮮黃符咒紙。燭火晃盪,小碟滿載硃砂墨,漾漾地反射出師徒身影幢幢,映現一尊呂洞賓法相。
氣氛冷凝,一呼一吸都嫌吵雜。
一滴露水不敵地心引力,從中樑滴下,滴兜,濺炸得一沱。只見真人起身往張天師案桌踱去,鋪下黃紙,不假思索地拿起大楷狼毛,蘸了硃砂,汲了神的旨意。
左手壓按,草書疾筆龍飛鳳舞,斗大勒令下,用力點捺。眾徒弟凌霄殿下躬身待命,一眨眼,一首詩籤竣工,渾然一氣。
大盤沉香高高掛,裊裊香煙燻衣禮神,道觀屋簷匾額題字:太虛,道骨仙風真人鏗鏘示現神諭。
真人揀選小道士領命,交付一包錦囊,說:若遭逢劫難才開啟,詩籤交與對方,切記!請神代天巡狩,引路。
跪拜,領法旨。
小道士起身退出大殿,往南天宮迎神,松香味襲鼻,眾神端坐莊嚴,依師尊指示,他跪抱昇天神靈,將一長串紅色綵帶繫屬穩固,捧著掛在胸前的神像,一炷清香插立神祇鑾座前小孔,星火指路。
乳臭未乾小伙子自幼跟隨真人修行,數十載光陰流逝悠悠,與混沌亂世無涉,此行前途未卜。
拜別真人。
拜別各位師兄。
「此粒大還丹乃應急之用。一路上,伺機助人,另外有件事……」
真人賜下大還丹,業經七七四十九天不眠不休煉丹而成,治百病、強筋骨、活血路。
下山去吧!為師拂塵一擺,灑脫飄逸,一派輕鬆。
心中暗嘆。
2.
我走了。
嗯,帶著神明一塊去。
師父囑我下山辦件事兒,幾天功夫,很快回來。
蒼老松木旁土堆矗立了一塊墓碑,碑緣青苔戮力蓋住龜裂溝縫,他們倆的童年記憶,大半埋葬於斯。小道士跪拜衣冠塚,熱淚盈眶,囁嚅思忖,不捨離去。氤氳霧氣觸角掩蓋了離愁。他手中緊握著一塊玉佩,親吻,凝視良久,紅絲線綴著流蘇,微風撥動。
保佑我。
東方魚肚白,道觀百級石階旁綠草含露,晶瑩剔透,蝸牛靠腹足黏液徘徊花叢間,一察覺人聲動靜,咻地縮身入殼。白鶴翱翔九霄,凌虛御風,輕盈體態飛掠過道觀塔頂,睥睨人間百態。
道靴輕盈踩踏方正花崗岩石磚,一印子烙下,鞋根及鞋緣貼了朝露濕氣,沾黏了些許青草、黑土、鳥糞,妝點藏青色小鞋;整飾簪冠衣裳,小道士奮力推開道觀大門,喀喀作響,陽光斜射門旁威武石獅,透著光,灰塵無所遁形。
雙手拳抱身前木雕神祇,他不知神明在想啥,跨出雕樑畫棟修行道場,大步越過門檻,一逕往山腳下漁村挺進。隨身細軟,尚有一大包法器及饅頭等雜糧,足供來回裹腹充飢。
一路好走。眾師兄話別小師弟。
白駒過隙,披星戴月三晝夜,離目的地不遠矣。蟲鳴鳥叫迴盪山谷。首出靈山,拜別桃花源,一探塵世風霜。莫名不安中,卻也帶點兒期待。只是這幾日午夜夢迴,總有一雙又粗又長大黑手要抓他,怎麼也看不清臉孔。
淺眠不安穩。夢魘擾神。
高筒白襪掩褲管,棉綢道衣輕擺,海青寬袖,這身裝扮方圓百里並不多見。崎嶇山徑望斷天涯路,獨木小橋溪水沁涼,小道士歇腿,盥洗,注滿一葫蘆溪水,繼續趕路。
日晷偏移,接近午時,他覓得一處濃密竹林蔭涼,卸下包袱,安置神祇,徐徐拿出餐食大口啃下,心滿意足。
過往村姑稚童老叟等,見其模樣,上前詢問,知其為靈山道觀派下弟子,又見木雕仙神莊嚴,遂頂禮膜拜,投入銅錢。幾戶人家還殷勤奉上茶水甜食,聊表心意。零錢紙鈔將香油錢箱填飽,每回佈施,叮叮咚咚,體現人心。這村子純樸民風,表露無遺,他們堅信:有誠意,喝水都會甜!
鄰近人家拖著木屐跑回家,專程拿了幾大束沉香、環保無煙蠟燭前來,供路過村人排隊捻香敬神。人人燃香一炷,一心虔敬。
有村民跪求事業,詢問愛情,祈望風調雨順,魚貨豐收,六畜興旺。小道士這些年也學了些法術,雖不至上天下海,也能占卜一二。
盛情難卻,他念師尊教誨,施展所學。小道士個頭五尺高,舞動法器虎虎生風,須臾,取出八卦凸面鏡,運用風水制煞,唸唸有詞:「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掌握來龍去脈,瞭解張大嬸家裡犯煞,他便將此鏡贈與之,叮嚀要掛在廳堂,並沐浴焚香,三月不可食肉,方能解厄,免血光之災。
李老伯新屋搭建於河畔,地勢高低落差大,求子孫風水來著。小道士不慌不忙,一手伸入袋中,探得古錢三十六枚,來頭不小,乃清朝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等五帝王時期流通之官幣,主化解前高後低、提升宅氣、區隔不良氣場等諸多妙用。
老翁悉聽用法,拱手再三拜謝小道士。
人潮越聚越多。
村長、村里幹事、郵差、菜販……,各行各業人士逮住機會,無一不問。祿馬、水晶球、麒麟、三腳蟾蜍、龍龜等,應聲上陣,大顯神通。不僅男女老少疑難雜症多能以符咒化解,就連家禽走獸芝麻蒜皮小事,經小道士持拿七星寶劍凌空揮舞作法,三兩下也給治得服服貼貼。
啣符搖鈴,半闔眼睛,天靈靈、地靈靈……,「噗~」,口中含吐清水成雨霧。「退下!」收驚、退燒,一招見效。
玄天道觀真人之名,不脛而走。
消息流佈火速。
村民中,不乏有人想拜師學藝,五花八門。
束脩?
是的,請收我為徒,我會認真地學習……。
在漁市販售魚貨的阿榮,聽到風聲,丟下攤子,喜孜孜三步併作兩步狂奔,肥胖身軀頓時如花豹敏捷,一轉身便竄入斑駁鏽蝕的小發財車駕駛座裡,喀搭喀搭,電子點火,大腳一踩油門,也不管後座幾個大竹籠裡新鮮魚蝦射飛了滿地,任車尾好心路人呼喚也不回頭,揚長而去。
他選用上等藍鰭鮪魚肉,仿效古人用十條肉脯紮成一束,作為拜見老師的禮物。
小道士不想節外生枝,胡亂編了個理由,想搪塞村人不情之請。但怎麼拗,好說歹說,就是無法推辭,反倒像一腳踩進泥淖黑洞,越陷越深。
師父肯定臭罵我一頓,逐出道觀!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呀~
不會啦,你法力高強,我會向「師公」解釋。
阿榮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雙膝長跪,說什麼都不肯離去,非要等到點頭不可。小道士擔心發生骨牌效應,耽誤正事,憶及真人訓示,因勢利導,說:那麼,等我辦完正事兒,回頭,咱們一道請示真人,如何?他老人家若肯,我也只能遵法旨。
對了,本教極重生態保護,師尊開示:道法自然,人與天一,三才相盜,貴生戒殺,欲入我門,可別再殺生了,否則逆天叛道,必遭報應,死後墮入九幽地獄!這本《道德經》贈與你,就當作見面禮吧。
阿榮還在猶豫之際,恭敬地接過經書,小道士作勢鎮定道:就這麼說定了,回頭見!吞嚥了口水,放下心頭重擔,撫撫衣袖,腳底抹油,即刻動身。
小道士喘息,取出水壺,牛飲止渴,濕淋了道袍。
那個什麼藍鰭鮪魚來著,哦對,束脩,甭說了,都拿回去吧!
3. 
充實了香油錢,拜別村民盛情,法器贈有緣人,小道士行囊輕省許多。
點燃了第四炷通天神香敬拜神祇,獨自漫步,途經一大片波斯菊花海,青綠水塘波光粼粼,眼前忽然浮現海市蜃樓,他望見師尊,哦,不,是虛脫引發幻覺。日頭赤豔,口乾舌燥,小道士心裡泛起嘀咕漣漪,但見遠方塵土飛揚,一輛跑車蛇行疾駛飛速。
「大~德……」(沙啞失聲)
原先沿路旁慢行的他,憨膽走向路中央,作勢攔車狀。
叭叭叭~,駕駛座上滿臉鬍漬的男人幹譙:「找死耶,臭小子!」方向盤左打右轉,塵土飛揚瀰漫。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