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學書法挑戰自己
99年6月20日,在廈門參加海峽兩岸第二屆教育論壇,會中碰上兩岸和平文化交流藝術聯盟總會秘書長李沃源大師,他很高興自信向我說:「老師,如果你願意,我肯定可推薦你上北京師大藝術學院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進修,有意願嗎?」我愛書法,就是感覺寫不進步,正需要明師指點,就毫無考慮勇敢答應。他馬上在廈門發推薦函,本來要從廈門金胞聯許伯欽副會長處,取我刻在武夷山的書法作品照片,當送審書法作品,(在此先要感謝臺灣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推薦我寫書法作品,給許副會長送去評審),可惜許副會長幫我拍的這張照片,一直沒有找到是放在那個檔案,李大師只好要我返金速補送審書法作品,順便當作赴北京師大要舉辦<夏日和風>兩岸書法聯展的參展作品。果然二十九日就收到李大師轉來北京師大E-mail錄取通知單。
妻獲悉後,累勸我放棄,說北京氣溫四十幾度,熱死人啊!一個人長時間在外生活不好適應,容易生病;說我已是碩士了,又是名為中華書法家協會理事,幹嗎花錢找苦吃!說得很有道理。其實「愛妻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名為書法家,我實在不敢當,正因此鼓勵,我當更努力學習。自知沒正式學過書法,想赴北師大學書法,應該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活到老,學到老,成就到老,我在挑戰自己,不在求虛名位、是真想學一些本事與技能,這才重要。我學佛修行,是寧願讓自己忙點、苦點,但要讓生活過得更充實而有意義,永遠心向太陽,想不斷發光發熱,激發自己的潛能。我向佛祈求給我智慧、耐力和勇氣,讓我勇於遠到北師大去學書法,去接受這個學習的挑戰。
妻雖埋怨,七月十一日,還是充滿祝福,開車送我到水頭碼頭,再電知廈門胞弟法位到五通碼頭,接我到廈門機場搭機,轉飛北京師大,人像鳥一樣,真所謂朝離溫暖安定的金門家鄉,暮到北京師大勵耘學苑住宿,開始做異鄉客。金門到北京,其間千萬里,雖搭船轉機乘車,遠渡海峽,只一天到達,也不以為遠也。
回想一路過來,緊張萬分,牽掛太多,才想起在金學佛時,學空無的自在,放下的快樂,更體會那日子真好。但不經一事又不長一智,我又不得去尋找學習的空間,追求更寬廣的人生,我是欲將有所作為的,這些生命的挑戰是免不了的,只要心靜氣定,戒慎恐懼,都能迎刃而解,也算是成長收益的過程吧!
來北京師大期間,承諸多好友、師長、貴人的協助與鼓勵,可謂眾緣成就了我,讓我感激萬分,點滴在心頭,北師大校園遼闊,讓我胸襟也開闊起來了。我應好好把握住這段期間,保重自己並發心精進,好給太座一點好成績交差,給子孫做好學的榜樣。
八月八日父親節,子女、孫兒女都來電北京向我賀節,唯獨書響給我發簡訊說:「父親節快樂!爸在北師大念書法研究所,真了不起!我向同事誇耀您,以您為榮!」又讓我獲得些鼓勵,也感窩心。我年踰七十,雖不好(適合)學而好(喜愛)學,這種敢學的態度,也許是我生命力的活水吧?
(十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