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學書法短期「出家」
我到北京師大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進修,妻說我是花錢找罪受,我不是不知道會這樣。但我是以求知與學佛角度來思考,讀書是要求智慧、學本事要受苦;受苦就是持戒與磨練,對自己都是有益處的,都是很值得的修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金門我每天早泳、上健身房,肚皮仍然挺出、標準的「中廣」。到北京師大念書,沒得早泳、上健身房,只能調整生活方式,來保持健康。到北師大念書,我就是想來修行的,看看能否使心智增長,使書法技藝精進;使身體減肥結實。我把自己當成是一位短期「出家」的僧人,勤「跑香」,少吃好;每天寮房(宿舍)教室,早、中、晚來回走路六趟,每趟約十五分鐘,當成是我的每天主要運動量。在北京師大「跑香」,卻是很享受的,在綠蔭隧道馬路兩旁的紅磚人行道,來回走,視野遼闊,校園美麗,比母校臺灣師大校園壯觀得多。每晚在寂靜幽美的校園散步,看見一棵壯大盛開的紫薇花,飄下一地的落花片,讓我想起王維的詩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此時我正在享受閑與靜;七十二烈士林文的詩句:「時有落花隨我行,野花依舊寂寥紅」現在我雖然寂寥,依舊快活、精進,充滿憧憬與希望。我除「跑香」外,還每天起床後、睡覺前在床上做抬腿、彎腰運動,以及練肚功。
今天下課搭電梯,身價千萬有點份量的昌達畫家說:「被老師這樣操,我肯定會瘦」;廣秀同學回說:「你真好!讀書還可以去肉賺錢」。我們功課實緊又多,短期進修,都是在搶時間,趕行程,讓你趕快學回家。有一天也是在搭電梯,卉楨同學對我說:「楊校長你瘦了ㄟ!是不適應?還是故意的?」「故意的!只少吃點東西而已」。
《慧緣佛醫學》作者慧緣大師認為:「適當的飲食,能使人保持健康,而不當會造成疾病」。另一方面,他提倡僧人的飲茶習慣。
我要短期出家,修苦行,就是要學習過僧人的生活。我每天早餐吃二片土司加水果,中午、晚餐在學校餐廳辦卡用餐,菜都太澀,少吃點菜,多飲茶水,飯卡未發前,在外面餐廳用餐,一盤炒飯,或一碗麵的份量,比金門多得多,讓我感到會吃太飽,就留一點當晚餐吃,有點力行佛門的過午不食的精神。
剛到北京師大,處處陌生,心不安,煩躁。想起慧緣大師談「心安益壽」法─「吟誦詩歌」法,正合我每天讀詩詞的習慣。如今心煩不安時,就不斷吟誦詩詞。正好讀到宋、陸游的<不教點愁上眉端>詩句:「短檠膏涸夜將殘,感事懷人興未闌。酌酒淺深須自度,圍棋成敗有旁觀。斷粞作飯終年飽,大布裁衣稱意寬。世上閑愁千萬斛,不教一點上眉端」,不教點愁上眉端,我不斷吟誦,真的心安多了。我遵照禪宗佛門的開示實踐,每天每時努力「活在當下」,掌握著當下,忘掉過去與未來。(十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