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人的臭豆腐

發布日期:
作者: 周文章。
點閱率:845
字型大小:

 大約在下午五點,他慢慢推著攤車往巷口的市集方向前進。他的攤子位置雖然有點偏離人潮,臭裡帶香的陣陣氣味,吸引聞臭而來的食客。他在這裡擺攤已十年,他是巷口夜市的賣臭豆腐老人。
略顯斑駁的碟盤和木筷,簡陋的方桌和長條板凳,一箱白裡泛青的方形臭豆腐,這是老人生財的器具,也是吸引顧客的簡陋裝備。雖然他家的臭豆腐在夜市裡歷史最久,卻不是生意最好,因為隔著幾公尺不到就有一家除了臭豆腐之外,還兼賣四神湯、貢丸湯、麵線、肉粽、蚵仔煎,還有種種滷菜的餐廳。因此,光顧他攤位的人們,總是常來的熟客。
老人的臭豆腐和酸菜,配上親自調製的辣醬,使他們稱讚不已,一碟完了又叫一碟。吃得太辣流汗口乾了,怎麼辦?他每天都煮一大桶的茶,放在旁邊給客人解渴。雖然其臭如蘭的豆腐使人流連忘返,但也有附近攤子的食客,對於隨風飄至的濃烈氣味,掩鼻皺眉,臉上擺出奇臭難忍的受苦表情;並且以一種難以置信的驚訝神情,目睹一群逐臭之夫大快朵頤。
生意是門庭若市或門可羅雀,旁人的奇怪反應,老人以慣常的靜默來回應。在攤車的旁邊,豎起一個牌子,以篆書寫著「少年火氣,中年霸氣,老年油氣,吃完臭氣,融為中氣」的打油詩。也許這就是他面對這一切的無聲應對。每當有人問起這詩裡的涵意時,他總說,自個兒體會比較真切,不要聽他這老人胡言亂語。
久而久之,平凡的老人,雖然賣的只是粗俗的臭豆腐,超過一甲子歲月磨練下的人生智慧,也許就在一兩句話的解說或無言的點頭示意,微微吐露出幾分真理和幽默。沒吃過臭豆腐,怎可一眼認定臭的就不好呢?確實,人們對於還未實際接觸,用心深究的事物,都曾犯過主觀認定的毛病;而充滿無限可能的一生,因為有太多自以為是的觀念和以偏概全的了解,許多美好而驚奇的體驗,就在這些自己綁自己的謬誤下、被一一錯過了。
將臭豆腐下油鍋,表皮由白變黃、形狀由扁平而逐漸隆起,而此時,令人喜也令人煩的氣味逐漸隨著空氣散開。這種撲鼻的味道使人想起一種南洋的水果-榴槤。厭惡榴槤味道的人,對於這種味道的水果避之唯恐不及,而愛吃榴槤的人,則往往一剝開它厚厚的外皮,吞下第一口後,就會激起欲罷不能的癮頭,非一口氣連吃幾個不過癮,管它吃多上火。
老人的家世無人知悉,只約略聽別人說,當年,他隨國民政府來台時,老家山東還有一個尚未娶進門的未婚妻。十年前他軍中退伍,想親自回去看看自己的老家,也探望當年代他照顧父母的姊姊。他沒有告訴她回鄉之旅,想給她一個驚喜。找了一個同鄉一起回去,兩人轉機搭車終於回到山東濟南。舊家的胡同已變成商業大樓,東問西問終於找到姊姊寫給她的地址,她已是祖母。而當初道別時,還在碼頭對他說要等他的未婚妻,一年後,迫於環境清苦,也找個對象嫁了。
 是否回來後才決定賣起臭豆腐,沒有人知道。可是,在他黝黑而飽經風霜的臉上,隱約透露出堅毅、豁達,和若有若無的淡然。他從不抬眼觀看人群熙來攘往的夜市,也從不主動與光顧他攤子的客人聊天。偶爾在生意冷清、熄火等待客人來臨的空檔裡,他會望望天空,看看周遭的川流脈動。而他深邃卻似不可測的眼神裡,也讓人以為,他不屬於這個夜市,他也不屬於這裡。當下的一切生息,只是一種表象,只在眼眸裡暫停卻不會留下。
對老人而言,人生,究竟是一枚什麼滋味的果實?生活的甘苦,是否像他的臭豆腐,要用心品嚐之後,要先習慣它的味道而後才能嚐出它的味香?
有一天,當客人付錢要離開,老人卻主動要求對方等一會兒。老人從攤車下方的抽屜,拿出一瓶泡菜、一瓶辣醬,示意要客人收下,並說:「謝謝你喜歡吃我做的臭豆腐,明天起我不做了,泡菜和辣醬是我對你的一點謝意。」
這一天,他依然默默地收拾碟筷,默默地擦拭桌面,默默地在夜闌人靜時分,推著車子,循原路獨自走回去。是否,這一聲感謝是他對周遭的事物,最後的註解。他滄桑的一生、水去雲走的過往,要不要解釋,是否也在他的蹣跚步伐裡輕輕帶過。
老人沒有再出現,只是,還是有人會問起,賣臭豆腐的老人,在哪裡?他們懷念的,是臭豆腐,還是他溫和而無言的生活態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