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給北珊的一封信

發布日期:
作者: 北珊。
點閱率:678
字型大小:

「小瓦房」決定集結成冊的那一刻起,複雜的情緒,繁瑣的作業,深深的困擾著我,出版書籍是我人生的初體驗,外行的我,加上有期程的壓力,以及一些自己無法掌控的因素,在臨門一腳時竟然萌生退意,但在楊樹清老師盛情的鼓勵下,又有同鄉翁翁大哥的專業編輯,還有長官的不吝賜教、寫序,以及好友的殷殷期盼,搖擺的心方才定下心來,而讓我更加篤定的是摯友的一封信函,它是「小瓦房」出版前最寶貴的禮物。
那一天,上班時間來到博物館的砲台點做例行巡視工作,看著金枝姐笑臉盈盈的招呼著遊客,心中有一種安定和踏實的感覺,多日來默默進行「小瓦房」出版的前置作業,突然好想和她分享,請求提供想法和協助。相識十年,金枝姐是我可敬可佩的姊姊,除了識大體,又有女俠的風範,更是出了名的才女,我打心底崇拜她。我心虛的捧著「小瓦房」的初稿請求提供意見和指正缺點,金枝姐豪爽的說:「指正不敢,但我可以義務校對。」於是她毫不遲疑的接下一疊厚厚的影印稿。
第二天夜晚,我就接到了她的一封標題:「除了感動還是感動」的回饋信函,第三天一早上班時,我尚沉浸在她信件的話語中,金枝姐的電話來了,一向豪氣干雲的天,竟然語帶哽咽的陳述她的感動,我真的好震撼!這是信函之後更強的推動力,於是,我堅定的告訴自己,「小瓦房」一定要出版,因為我的故事,也會是大家的故事,共同的歲月有著共同的故事,那些塵封的記憶,我有義務真實呈現。
以下是金枝姐原文的書信內容:『所有的篇章都看過了,除了感動還是感動!雖然人物不同、地點時間也稍有差異(畢竟我比你多了好幾歲)!但為何在字裡行間,每每都能瞧見熟悉的劇情與相似的情緒,你在金門,而我卻住在基隆靠近瑞芳一個產煤的小庄頭-深澳坑。
從「彩筆初繪」這個單元揭開序幕,我的心一直為妳所牽動著,回憶的齒輪由「童年零嘴」開始滾動,或許是現實刻畫生活使然,我從來都不是一個悲景傷秋的人,更別提會用文字來抒發內心情感,也曾與朋友開玩笑說,自己的神經可媲美登輝大道,可是妳的「戀戀紅蘋果」、「鬧水災」、「大同寶寶」、「媽媽ㄟ紅龜粿」、「父親的寵膩」……卻使我在閱讀時每每熱淚盈眶。看著你描寫母親用石磨磨米的身影意象時,看著,看著,竟把遙遠小時候家鄉阿母為了清明的草仔粿、七月的麻糬、冬至的湯圓、過年時的年糕,在磨米的意象重疊起來。
60年代生活不易,為了使孩子溫飽,阮阿爸甲阿母所做的一切與你父母親是同樣的無悔與偉大,我阿爸是一個礦工,住的地方是一座大工寮,居民約有四、五戶,每家的孩子從三個到五個不等,戶戶之間僅隔著一片三合板,所以在「父親的寵膩」中看到那個時代的男子漢,也在「進補」中從冒煙的陶鍋中看見濃濃的愛意,也感同身受的覺得無法回報雙親萬分之一的恩情,你的文章讓我找到一個出口,我無法說出是甚麼,只覺得有一種深深的痛,想著,想著,眼睛又會悄悄地下起雨來!』
附註:什麼也不需改,我深覺簡單的文字所寫的情意是深的。
親愛的金枝姐,謝謝妳的大力協助,也謝謝妳珍貴的禮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