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今夕共此燈燭光

發布日期:
作者: 洪玉芬。
點閱率:585
字型大小:

如詩的夜晚,非得拗到盛鑫打烊關門,我們才肯依依緩緩的步出。街頭一片燈光波影,恍惚間,今夕何夕?
夜深了,在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與中正路口,我們並肩佇立,等候變換的號誌燈,九十秒倏忽而過。晚風習習,今夜無老公無兒女的羈絆,輕鬆無比,時光彷彿是躡手躡腳的貓兒,滑溜隧道裡屬於往昔的青春歲月。
但是,歲月無痕,年華如水,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今夕啊!何夕?
這一掛,數一數約八人,都來自出生、成長相同的母島,很久以來一直維持著寒暑假各一次的聚會。每每,一干人都刻意找家可長坐的咖啡店,聊時政、論家鄉事、道流行養生、數落老公、說孩子教育、抒發工作壓力,嘻笑怒罵,然後把午餐吃成晚餐,再心滿意足的回到各自忙碌的軌道上。
不知什麼時候起,台北的老友們,忙碌或其他,使我們同住的城市裡,變成了是最遠的近距離,或最近的遠距離,都令人迷惑了。非得自遠方美國亞特蘭大西門囡的串起,才能圓起見見面的機緣。偏偏她每年匆促返台的原因,都有令人悲傷的訊息:去年她父親走了;今年她母親在加護病房。再多的語言,撫慰不了她內心缺憾的那一塊。生老病死,赤裸裸、刻不容緩的人生功課,陪著她,也攤開在我們正襟危坐、汲汲待習的課桌上。
暈黃的燈光,輕瀉的鋼琴聲,水波晃漾的玻璃杯,組合一個奢侈且不預期的晚上。奢侈是因早已練習踽踽獨行於崎嶇的道路,而在今夜有了妳們;不預期是今晚,雖臨時急電的召喚,雖偏插茱萸少多人,依然不必設防、迅速找回多年的默契與言語的交換。
四人,各自心頭的煩憂、各自心底的陰微,交付在彼此極自然且毋需掩飾、輕輕叨訴的信賴中。這份信賴,植根著往昔多少日子晨昏共處一室的金蘭情誼;來自多少青春海浪搖晃的登陸艇或太武輪;累積多少他鄉飄流相互扶持的點滴時光。
令人開心的是謝的小兒今年基測考上建中,倒是我們這掛每年每人都有小孩考上建中北一女台大,雖說學歷已退位實力當頭,但這個意義是:看吧!來自窮鄉僻壤的一株小草,給它一點兒灌溉仍開出美麗的花朵。
如畫的午后,陽光耀眼。我們,施施然從城市各角落聚攏。直到夜幕垂下,依依散去。城市中心的夜晚,特別冷清寂靜,空氣中彷彿仍浮游著未散去叮鈴的笑語,伴著手邊未完成的工作,夜,愈深愈安靜,孤獨中有著幸福飽滿的恬適。
定期吃飯舊有的這一掛,原本說好一個也不能少,遺憾還是少了謝、娜與藝盆三人。今日,再加上失聯久遠且不預期的舊識,免不了一陣陣驚呼嬌聲大叫,才能揭開此聚會的序幕。
七嘴八舌急急交代著過往各自生命的風景,這斷訊的歲月換來眾女子神態從容與風華,顧盼自得。非關妳們有多高貴的稱呼:美語補習班老闆,博士大學教授,梅花中校軍官,基金會執行長,春風化雨中學老師,稅務稽核官員……,無論啥頭銜儘管退位一邊,歲月悠悠,眾人皆稱會面難,舊識面前,妳的名字永遠只有一個─「老同學」。
歲月似乎未曾在寶華身上留下太深刻痕跡,婀娜多姿的小蠻腰配上超短迷你裙,一雙纖細長腿更顯風情。眾人忍不住「老妖怪,白吃」一陣撻伐,她仍嫣然一笑不改其少女時的天真神態嬌嗔著,都是當今這縣長同學洩露了她苦苦隱藏的年齡,眾人哄堂大笑,皆頻頻點頭稱有道是。可敬的是她花了長長時日孜孜不倦,終於拿到陽明大學醫事管理的碩士學位。
聽聞秀影博士過往曾經在高速公路上遭受嚴重碰撞的車禍,昏迷多日,醫生一度宣布她從此要靠義肢與枴杖過日子,歷經漫長的復健,她終於站了起來!眾人央她細訴這段不平凡的過程,她輕輕婉拒,怕碰觸過去那段苦難的歲月,怕會再落淚。
可敬可佩如她。生命的圓熟與價值,總是經過大苦大難,才能彰顯它的可貴。
把故鄉的星空移植到台北,拒絕流淚、拒絕軟弱、佯裝堅強,時日久了,竟有女子如秀治那樣的親身實踐,投胎換骨似,朗爽、自信、活潑、喜樂,令人驚艷。一掃記憶中成績頂尖但沉默的形象。謎底終揭曉:不是當年她不願與人嘻笑、暢言、揮灑青春斑文闌的時光,而是她不能啊!她必須把握分分秒秒認真讀書,以求亮麗的成績,不然就像姐姐一樣,走入山林走入田野,然後有沉甸甸的、忙不完的、勉強求得溫飽的農事,扣押著她進入一心一意想掙脫的宿命-「輟學」。
碧含猛點頭附和說著,讀書升學這件事,那時對村裡的女孩兒是種恩賜,她特別珍惜這份恩賜,兢兢業業,為免於再淪落於像姐姐般為幫助家中生計,幫阿兵哥洗衣服,日以繼夜,單調的循環著。
粗礪的童年生活,像顆圓石在涓涓細流裡滾動,再經移居城市的大河流裡淘洗,讓生命圓石變得更晶瑩剔透。啊!從這堅毅兩女子的身上,讀到了跋涉人世崎嶇道路後,她們面對生命的理直氣壯與一份安然。
最後,明觀說得玩味,她說每次老同學聚會,每人成就非凡,輪到她聲音漸小,因她自覺無所成,再細想,清清喉嚨,驕傲的大聲說,她擁有別人可能做不到的一件事─她生了四個小孩。
可不是嗎?她的話觸動心底那根弦。一直以來,自己不就為孕育另一個生命,風塵僕僕,趕赴一個又一個任務,所有所作所為,不都朝向母親這個角色而行。
就這樣,一個下午眾人嘻嘻笑笑,搶著說話發言,彷彿回到少不經事的少女時代。漲滿複雜、異樣的情緒,唯一清楚的是:喜歡這個氛圍,一群人來自相同島鄉,歷經長期出外的滄桑,毋需太多的言語即能相知相惜,有著相同溫度的好友老友舊識新友,一種重逢相遇的喜悅。
當晚深夜,蓉子網路寄來留影照片一張,伴隨幾句話如下:
「時光彷彿回到金中那段穿卡其服清湯掛麵的青春年代
回憶是最美也是最無價的
歲月能增添皺紋 歲月也增添智慧
親愛的朋友們 好感恩今天能暢快的談笑
看著大家的身影沒入滾滾人潮中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再相聚
但我知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帶著滿行囊的珍惜與祝福
祝福這群女子不管在繁華都市的哪個角落
都會活出屬於金門女子的……風華」
二日後,碧含傳來回音如下;
「收到極其珍貴的照片乙張,本以為那日的相聚,只能留在腦中記憶,沒想到在最後時刻,竟能化成實在影像,使我能依著向女兒述說著我們這一群的點點滴滴,享受著她所發出讚嘆!」
聚會前夕,我特去電亞特蘭大的西門囡告知此事。兩人電話裡暢談了二十八分鐘。掛上電話不一會兒,她意猶未盡又打了過來,兩人又滔滔不絕了四十八分鐘。電話那頭千叮嚀萬囑咐記得捎張眾女子合照來,好為她解鄉愁。
那年,孩子牙牙學語,厚厚一本古詩翻開來,教授她一首一首大聲背誦。那時,古詩是古詩,背誦是背誦,如今,多少年過去了,如詩的夜晚與如畫的午后,喚醒生命旅程的感悟。終於,一字一句讀懂了這首詩: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