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威遠樓的「和平頌」談起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燦。
點閱率:579

吳宗陵先生的「和平頌書法展」已在今年823前夕在泉州市威遠樓隆重舉行,縣長李沃士先生還特地訂做了一對花籃祝賀,地區幾位書畫界的好友也跨海前去助陣。太陽這麼猛烈的大熱天裡,縱使我這身為書法學會理事長的人內心有千百個不想出門的念頭,也不能絲毫顯現於臉上。畢竟有個這麼熱心的人,此時此刻正在島外為金門的書法藝術盡心盡力時,最需要的正是這股來自家鄉的支持力量。
書法展的開幕式是在8月22日上午10時半舉行,威遠樓的二樓展廳裡掛滿了宗陵兄近期的創作,尺幅不一的宣紙上,用不同的書體寫著各式各樣的內容,這些都是宗陵兄絞盡腦汁的佳言妙語。像是:「八閩古地葫蘆郡,二三摯友邀同行;和手共書平安譜,品茗賦詞頌南音」、「八閩二地三通熱;和風平濤頌兩航」、「浯水歸桐郡;鯉人躍金門」、「仙洲親見文濤字;鯉府拜讀弘一書」、「久慕桐郡藝文子;浯洲書人會畫師」、「風和浪平順;匯繼金鯉情」、「和順平安」等這些詩聯詞語,其內容大都圍繞著和平的意涵,並強調金泉之間自古以來的深厚淵源。所有的書體皆寫得緩慢,是用較多碑刻的筆意完成,顯現出深刻的金石趣味。
在展出的書作當中,我的目光不自覺的駐留在兩件超大型的長軸作品,那是他將兩首自撰的七言絕句,其一是:和平鐘鑼振威遠,頌安鼓瑟響桐城;金泉同源共祖地,一水那隔兩岸情。其二:宗鳴溫陵府衙地,炮禮泉州威遠樓;金書首秀個人展,共創和諧八二三。以十尺長的宣紙,用行草書體直書而下,只見這兩件裝裱過後的書作,自天花板直垂地面,少說也有四公尺高吧!上頭那蒼勁渾厚,筆意連貫的書體,表現出作者開闊的氣度,但想像他在書寫時那種邊寫還得邊拉紙張的苦況,應該也是一件極為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吧!
宗陵兄的書法運筆著重提按頓挫,故而筆線顯現出生辣的特點,就像纏繞在老樹上的藤蔓枝條一般。這是兩年前我皆同來自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任教的蘇振明學長,在烈嶼鄉文化館首次看過他的個展後的共同印象。這回他仍是延續如此的寫法,只是運筆略帶行意,多了一點帖寫的味道,也少了一些生硬。其次是他的字形並不刻意唯美,更不求工,甚且還帶著幾分醜態,但字裡行間卻散發出一種濃濃的拙趣,這種筆墨特質若是走馬看花自然無由品嚐,但細細咀嚼便能領略箇中真味。
除了在書法上的自我紮根,別開生面之外。他在書法教育上亦充滿熱忱,像是他自前年初開始,即自掏腰包的將一大堆作品裝裱完成,然後像唐吉柯德般的在地區的校園內巡迴展出,地區的中小學連同高中職和金門技術學院(現已升格為金門大學),少說也有二十所以上吧,他大約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把這件事做完。當然他的展覽並不只是單純的作品展示,展出期間他還熱心的跑到學校和學生面對面的互動交流,除了解說作品的內涵,還現場示範,一番身教之後,自然引起E世代的學生不少的讚賞和驚嘆,怎麼在今天這個如此快速的時代裡,竟然還有人願意用這麼舒緩的方式在書寫,在生活,且如此的勇猛精進?我想當這樣的想法進入學子的心中,它可能是改變的第一步,至少這可以讓年輕的孩子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說到現場示範,這裡我可要介紹宗陵兄左手書寫的絕活,有些書家用左手寫書,或多或少總有那麼一點炫耀的意味,但宗陵兄卻另有他一番道理。舊曆年前我們經常在金門各處幫忙寫春聯,見他幾乎皆以左手代勞,好奇追問之後,他給的答案是:「就怕自己寫得太快,把字給寫滑溜了。」是的,書法的書寫有「疾與澀」兩種方法,疾就是快,澀就是慢。初學者當然以「澀」為主,基本上是談不上「疾」的,但宗陵兄浸淫翰墨數十載,用筆自如已不是問題,何必還要如此辛苦地用左手來書寫呢?但他卻能在此種一切皆看似「順理成章」的情況之下,義無反顧的懸崖勒馬,堅決的限制右手的活動,讓不聽使喚的左手也來試一試,這種勇於挑戰自己的精神,放眼書界亦不多見,當然這無心插柳的結果是讓他自己變成一位可以「雙管齊下」(左右手皆可書寫)的書法家,這也讓他在每次的現場揮毫活動裡,搶盡風頭。
果不其然,他這樣一個「不很方便」的書寫設限,明顯的讓自己的書法丟棄掉華媚的外衣,而漸漸的走進古樸稚拙的道路。這之後他所呈現的書體風貌,是目前在金門、台灣甚且連廣闊的大陸地區亦屬罕見,如此的獨一無二,正是他最應該珍視的資產。
今年初我忝為書法學會的理事長,承蒙宗陵兄不棄,願意擔任本會的總幹事。憑藉著對書法的滿腔熱忱,加上清晰的腦筋和謙沖的行事風格,讓他在會裡廣結人緣,也贏得好口碑。這段時間會裡的各項工作之所以能順利推展,宗陵兄的運籌帷幄厥功至偉。例如他因前理事長陳添財先生的引介,再經廈門市閩台書畫院劉堆來院長的鼎力支持,於今年四月中旬在中山公園閩台書畫院展覽廳舉辦書法個展,獲得很好的成效,真可謂佳評如湧。之後更打鐵趁熱,再徵得劉院長的同意,讓本縣書法與美術兩學會,定期推出人選在彼地辦展,七月底本土畫家吳鼎仁先生接續第二棒,也辦了一個水墨畫個展,十月書法學會前理事長陳添財先生,亦將跟進辦書法展,未來這如流水般源源不絕的展次,對兩個學會的會友應當會是一種挑戰,也將是一個難得的成長機會。
讓金門走出去是這些年當政者的施政主軸,也是全體島民最期盼的事,我們這小小的民間藝文團體,在萬事欠缺的情況下,猶不自量力的為此目標奔赴前進,所憑藉的除了藝術專業的自信之外,最可喜的還是因為有像吳宗陵先生的那份燃不盡的熱情,那才是真正的火種呢。
2010/9/11寫於浯江北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