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當然
地球上有無數個理所當然,海平面理所當然地增高、地球的體溫理所當然地上升、熱帶雨林理所當然地銳減、沙漠理所當然地擴大勢力範圍、垃圾成長率也理所當然地飆高,那長輩不計回報的呵護子女,是否也「理所當然」呢?
這是中國長久以來傳襲下來的文化,也是我們必須引以為傲的。或許有人會問︰不是時有逆倫弒親的新聞報導嗎?是有的!但那是極少數的特例,如同基因中的突變一樣,那些特例就歸於突變之類。
成長過程中,必有大大小小的缺憾,但過去如潑出去的水,已覆水難收。這時總會有「補恨」的心態產生,來訴諸下一代。因為有所不足,故盼望子女能不要重蹈自己的冤枉路和遺憾,希冀他們能有所成就。
「補恨」就是一種上天的補償,其例子常出現於文學著作中,如《紅樓夢》、《哈姆雷特》、《竇娥冤》和梁祝故事等。以《竇娥冤》來說,即使女主角含冤而死,但作者和讀者往往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所以最後都會為她平白冤屈。
翻開歲月的手,亮出數顆糖,我們理所當然的立即隨手取來嚐點甜頭,現實的肚子立即自大傲慢起來。但理所當然的,我們時常看不見長輩的辛勞,他們在心情低落時,總將悲傷吊在衣架上,偷偷地藏進衣櫥牽掛於子女。
或許只有當我們也為人父母後,才能真正體會這種甜蜜的負荷!紀伯倫於《先知·孩子》中道:「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非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奮力以求與他們相像,但不要設法使他們肖似你。因為生命不能回溯,也不滯戀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