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峽谷
對於陌生的旅程,我在出發前,對路況及食宿,都要先做一番了解,並且要有足夠的時間,不慌不忙,從容上路,以確保旅程的平安。
第一次自己開車走南橫公路,為了要有充裕的時間,先到池上住了一個晚上。次日清晨出發,不到五分鐘,就到了台二十甲線,十分鐘後就匯入台二十線,這就是真正的南部橫貫公路了。
為了有充裕的時間,享受山中的美景,原本計劃在山中住一晚。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到的住宿地點並不多,只有在南橫的最高點,有埡口山莊,以及梅山口,有原住民開設的民宿。可以選擇的地方,並不多。
可是等到我走完全程後,才發現比我想像的,還要多一點。為了提供給初走南橫旅人的參考,特別沿途做筆記,詳實記錄下來。
台二十線一九○公里處,海拔六五一公尺,就是下馬溫泉,望山樓民宿。過了棲霧隧道,到了霧露,此地有渡假村。一八六公里處就是七層樓建築的,觀光型的,天龍溫泉飯店。這是遊覽車團體住宿的地方。一八五公里處,還有碧山溫泉。到了一七六公里處,就是布農族的利稻部落,此地有民宿以及飲食店。
到了海拔一五四六公尺,就是摩天,這裡有漂亮的茶園,也有農場食宿。一五五公里處的向陽步道,是個觀光景點,海拔二三一二公尺。南橫的最高點埡口,已經是海拔二七二二公尺了。雖有埡口山莊,但是看不出有營業的感覺。
梅山口已經降到了海拔一○一四公尺了,此處有遊客中心,民宿數家。
南橫以埡口為中心,分成關山段和甲仙段。關山段多峽谷地形,南橫公路沿著新武呂溪,山高谷深,形成峽谷地形。在霧露部落,天龍吊橋這一帶,算是南橫最漂亮的峽谷景點。霧露峽谷在千仞萬壑之間,呈現大S形的峽谷,岩壁間噴出的溫泉,就是霧露溫泉。天龍吊橋橫跨於峽谷兩端,相傳這是日治時代開拓的天龍古道。
甲仙段則有檜木林,林蔭蔽天。海拔二二八○公尺處有天池,附近有長青祠,中之關古道。南橫三山的檜木林,最讓我喜愛,可惜沒有去走林間步道,裡面一定有濃濃的芬多精。
南橫是一條單線雙向通車的道路,路面不是很寬,遇到大型車,要小心會車。我太太的遠房親戚,在南橫通車不久,整部車跌落谷底,其後果是可想而知。此次我走南橫,發覺道路平坦,沿線路邊均有護欄,危險性並不高。車輛很少,單車騎士反而不少。沿途住戶很少,只有集中在望山部落,霧露部落,利稻部落,看不到單獨的農戶。途中只買了兩顆高麗菜,再也沒有看到賣農產品的原住民。
道路平坦,彎曲的程度,並不驚險,可是,颱風後的災害,卻是相當嚴重,道路災害的地方,有十餘處,有的是土石崩落,有的是路基塌陷,只能單向通車。
到山區旅遊,行走山路,首重安全。夜間盡量不走山路,颱風豪雨期間,除了登山之外,我們開車族也要避免進入山區,否則容易遇到危險,或是被困在山區。出外旅遊本是快樂的事,如因事前沒有周全的準備,而帶來不必要的困擾,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