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動化為行動
夜深了!獨自坐在書房的案牘前,書桌上靜靜躺著剛剛出版的「小瓦房」,一本本的蓋上朱紅色、圓圓滿滿的「北珊」圖章,好似在雕琢一件藝品般的小心翼翼,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本書,在還來不及適應出書的當兒,小札記已經真真實實的在呈現眼前,心終於安定了,先前出版前煩亂的思緒,近鄉情怯的複雜情感,終於被喜悅所取代。
開始構思要與哪些人分享?親愛的家人、故鄉的鄰居、童年的玩伴、提攜自己的長官、老師、同學、友朋,突然發現自己擁有很多,愛護自己的人太多太多,一一列出清單,提起筆簽名,心中洶湧澎湃,我為每一本書、每一個人寫下心中想說的話,當我一段段、一件件去回想,感覺人生真的很豐厚!
女兒敲門進了房間,原來夜貓子的她也還沒就寢,望著媽媽厚厚一疊簽過名的書,她信手翻閱著,口中發出不可思議的驚呼聲,「媽媽!您這麼一本一本的寫,要花多少時間啊!」「您的分享內容又可出一本小書啦!」速食年代的她,一切有電腦代勞,E世代有他們的溝通語言,看著我用筆一字字、一句句、一本本的寫出話語,訝異之情在所難免,但是我樂在其中,藉著「小瓦房」的付梓,我讓曾經在生命中出現的人,有了再一次反芻的機會,那些曾經的過往,那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經驗,在不經意間,隨著歲月慢慢淡漠的畫面,又再一次回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意想不到的回饋接踵而至,藉著「小瓦房」的散播力,所有曾經發生的人事物又有聯繫的管道,一封封信件、一通通電話、一個個友朋,帶來的是鼓勵和感謝,沒想到故鄉的童年、清苦的歲月,竟然引起那麼多人的共鳴,冥冥之中,更有意想不到的緣分和結果,原來「以文會友」有這麼多的好處,初嘗滋味的我,還真有些受寵若驚呢!
同事中,有位年紀稍長我的大姐,連續兩天,下班後捧著「小瓦房」徹夜閱讀,把同是同事的先生一個人擱在臥房,這是多年來大姐少有的舉動,大哥一見我面,不改風趣幽默的本性,調侃的說:「妳呀!害我兩天晚上沒有老婆抱!」我笑而不答。大哥繼續揶揄著:「妳出書得到的盡是讚美,受苦的可是我呢!」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大哥又開口了:「多年來,我老婆從未完整看完一本書,今天可是頭一遭,而且還幫我出功課呢!」「什麼功課?」我好奇的問。「老婆大人吩咐我寫一篇『我的丈母娘』。妳知道嗎?說話是我的專長,寫文章嘛!就頭疼囉!」望著大哥一付苦主無辜、無奈的表情,我有些啼笑皆非。
以上是小小的一段插曲,我的成長歲月是真正感動了大姐,自謙文筆極差的大姐,興起委託先生記錄家人的故事,因為她認為記憶是短暫的,容易隨著時間流逝而被淡忘,但是紀錄卻是永久的,看來大哥也只有能者多勞啦!另一方面,大姐也身體力行的及時行孝。大哥偷偷告訴我,當大姐看完「小瓦房」的第一個放假日,便獨自買了車票,遠赴南台灣的故鄉去探望高齡的母親,大姐瞇著眼睛說:「我文筆不好,可是你寫出了我心裡的話,我真的很感動,看完書就有回鄉探望親人的衝動!」如此的迴響,是這麼的坦承,我的心是熨燙的,熱熱的液體在眼眶打轉,我又哭了,是喜悅的眼淚,是感動的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