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飄零的蒲公英14〉天橋乞者─楊成甫
……我今天掛兩個科,胸腔科和骨科。痰裡頭有血絲,醫生要我先照一張X光片看看。我算是很少看病了。住在我們樓上的老孔今年得了肺病,割掉大半個肺,熬了半年多,還是逃不過那一劫,走了。我這才想,還是來檢查一下比較好;人老就怕病來磨嘛。你呢?陪太太來看病?也是檢查肺?我呀!我沒有太太。我?我是天津人。不錯,天津是個好地方,中國第三大城市,是工業化城市,古蹟也多。我們家附近有一座佛寺,供奉有好幾丈高的觀音菩薩。我老家是做麻油工廠的,傳到父親已經是第三代。我十七歲那年離開家裡,帶了二十個龍銀,那時候二十個龍銀可不少哪。我十個縫在褲腰帶後面,十個縫在褲腰前面。自己以為藏得好,沒想到還是讓人一眼給瞧出來,半路上讓土匪給擄了去。土匪原來是要把我當作肉票,向家裡頭要一筆贖金的。當天晚上,我那個時候年輕機伶,趁土匪一夥人在那裡喝酒慶功,慢慢磨開自己身上的繩子,逃了出來。我不敢回家,決定朝跟家裡相反的方向,往南方走。
當初我為什麼會離開家裡?父親本來要我接麻油廠的,我是獨生子,我下面只有一個妹妹,我不接誰來接?我那時候不懂事,偏不管這麼多。明明是很香很好聞的氣味,麻油啊!我偏偏很討厭。記得離開家裡頭的前幾天,和我父親頂嘴,我現在真恨哪,可是後悔又有什麼用?父親說:「這可是我們家祖傳三代的基業呀!」我頂他一句:「那是你的基業,不是我的。」父親一聽,氣得抄起牆角一根棍子,一棍朝我肩膀這裡打下來,第二棍掃在我腰上,只棍尖輕輕碰到,被我躲過了。我母親聽到動靜,趕了過來,一進來,趕緊攔住我父親,叫我快點跑,我跑出大廳,父親手裡的木棍「匡啷」一聲摔在我身後的紅磚地上,差點砸到我腳後跟。
當天晚上,我偷偷摸回家,我母親拗不過我,只好幫我縫了個褲腰帶,把二十個銀元縫在裡頭。隔天一早,我拔了門閂,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家裡。不知道為什麼,年輕時候的心腸會這麼硬?
那時候局勢很亂,國軍和共產黨部隊在東北打得很厲害。沒多久,衛立煌搭飛機逃掉了,共產黨幾個野戰軍開始入關。逃出土匪窩後,我先搭火車到濟南,在那裡晃盪了幾天。有一天,我到濟南車站,正在考慮該南下或北上,車站候車室內有個老人家,突然兩眼一翻,暈了過去。大夥人圍在那裡,七嘴八舌,就是沒有人伸出手。我跑去向附近商家要來一碗白開水,扳開他嘴巴,一口灌下去,再讓他平躺在地上,幾分鐘後他清醒過來,喊頭痛。他姓華,華山的華,和獨生兒子走失了,他們是從瀋陽來的。在火車上,他一閤眼,沒多久,發現兒子不見了,別人告訴他,先前看見一個年輕人在車門邊一閃,也不知道是不是跌到外頭去了。他不死心,在濟南火車站等了兩天三夜,反正也沒事,我就留在身邊照顧他,後來我們一起到青島,花了五個大洋──華老先生付的,好不容易搶搭到一艘輪船,到台灣來。我們在海上搖搖晃晃走了一兩個禮拜,才到達基隆。在船上,華老先生認我做他的乾兒子。到台灣來,我們父子倆──不是親父子,不過,以後我們生活在一起,比許多親父子還要親──在萬華龍山寺附近開了家小旅館,後來旅館收了,改開青草藥舖。民國五十八年,一場大火把我們的店舖燒個精光,我乾爹也給燒死了。後來我從萬華搬到台北永康街,在那一帶賣燒餅。哦,起先不是賣燒餅,是在新生南路巷子裡幫個朋友賣牛肉,為了件什麼事吵架,我才出來改行擺攤子賣燒餅。我用一個汽油桶做烘燒餅的爐子,生意還不錯,國學大師錢穆還跟我買過燒餅。他邊吃邊誇好吃,說比他在北平吃的燒餅還道地,問我在哪裡學的手藝?
那時候我存了點錢,年紀大了,就有點想成家了。我認識了金華街一個賣魷魚羹的女的。她告訴我自己是個寡婦,先生死了好幾年了。她帶了個女兒,五六歲大。人家不嫌棄我就不錯了,我也沒有什麼好嫌棄人家的。我們同居在一起兩三年,我一直催她結婚,可是她一直推拖。後來那個男的──她的先生找上門來,我才知道她為什麼遲不肯嫁給我。原來她先生並沒有死,你知道吧?她是從她先生那裡逃出來的。她先生好賭,又愛玩女人,把家產敗光了。有一天傍晚,她偶然聽到先生在和別人通電話,說是要把她押給妓女戶,去當妓女。隔天,她就帶著女兒偷偷從家裡逃出來,來到台北。那男的不知道怎麼找到我們住的地方,一進到屋子裡,掄起拳頭就往我身上打,房子那麼窄,哪裡躲得掉?被他打得滿嘴滿臉是血,一件白背心都紅了。他凶巴巴警告我,除非我拿一筆錢出來,不然要活活打死我。沒辦法,我只好花錢消災,把錢給他,二十萬。我搬出去自己住。
後來他又來找我,要我再回去跟他太太同居,說算是租給我好了,每個月給他一萬塊。我那時候賣燒餅,每個月收入就只有那麼萬把塊,我不肯,他就自動降到八千塊,後來又降到五千塊。就這樣,我又回去和他太太──她叫做愛蛾──住在一塊。雖然說是被逼回去的,在那男的拳頭下。可是愛蛾對我算是不錯,我們也的確過了幾年實際的夫妻生活。可惜好景不常,那天夜裡,愛蛾收工回家,在巷子口被一輛汽車撞倒,手推車賣剩的魷魚羹翻灑了滿地。我趕到現場,她早斷了氣,眼睛張得大大的,來不及跟我說半句話。我本來是要領養愛蛾的女兒,可是她祖母從嘉義上來,把她帶回老家去了。愛蛾死了以後,她先生,那個男的還來跟我伸手要錢。我的錢差不多快給他掏光的時候,惡人有惡報,有一天晚上,他自己也在到仁愛路財神酒店那邊,被一輛小發財給撞死了。
我不賣燒餅後,在長春路那邊一棟大樓做警衛,做了五六年,他們改包給保全公司,我們原先幾個人只好捲舖蓋走路。
政府開放探親,我早就想回去,我可以說是不告而別,逃家逃出來的。父母親現在到底是死是活?我是他們的獨生子,他們要是死了,有誰來給他們送終?我實在很不孝。其實這幾十年來一直都很後悔離開家鄉。現在總算可以回去看看了,可是沒錢呀,怎麼回去?我跟你說,老弟,思鄉這玩藝兒,就像鴉片,一旦沾上了,會上癮的。以前想家,政府不開放,想也沒用。想,也是有家歸不得,現在可以回去了,可是又沒路費,身邊剩下不到三萬塊。我左思右想,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那天,我在我們樓下那邊的垃圾箱撿到一本雜誌,裡頭有篇文章,說是有個土耳其人早年到拿不勒斯,在那裡成家,等到年紀大了,老了,突然想回故鄉伊斯坦堡。為了籌措路費,他不顧體面,在自己身上掛了個告示牌,每天站在馬路邊,請求路人贊助返鄉路費。我看了這個故事,心想,對呀,這倒是個辦法。當天晚上,我就找了塊厚紙板,白紙黑字寫上字眼,懇請大家贊助我返鄉探親。我只要籌足回天津老家路費--來回一趟的路費就夠了,絕不會假借名義騙錢。不是我該拿的,多出一毛錢,我也不會要。
第一天出門,挑台北火車站對面的天橋下。一路上,好幾次想掉頭回去,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去了。到了那裡,一大早就人來人往,地點很理想。我把紙板豎在一旁,挖了個洞的小紙箱揹在胸前,像和尚化緣那樣站在那裡。雖然說自己在台灣沒有什麼親戚朋友,鄰居總是有的吧?我的脖子像是有千斤重,一直抬不起來。那天上午,我早上七點多站在那裡,天橋下面樓梯口,每個人經過都會好奇地多看我一眼。七點半,有個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了塞一百塊錢到小紙箱裡。中間有人圍看我指指點點,更有個小姐站在我身旁,看著看著,突然眼淚掉下來,跑開了。那天,我站到中午十二點,腳實在受不了。回到家裏,把紙箱裡的錢倒出來算了算,有一千三百多。
我盤算了一下,要是每天都有人捐一千多,一個月後,就有三四萬塊。這樣就夠了,夠我回大陸老家一趟了。鄰居不知道為什麼,知道了這件事,有人說我閒話,我隨便他們說去。人總是這樣,什麼人都有。我只感謝那些人相信我,肯把錢捐給我這麼一個糟老頭子。
到今天為止,我已經籌了將近兩萬塊。我還收到一張支票呢。還有媽媽拿錢給小孩,叫他投到我的紙箱裡來的。當然,也有人朝我吐口水,罵我老不死,老賊,中國豬什麼的,罵我沒錢活該。每天回到家裡,把紙箱裡的錢倒出來,在床上算錢,是我一天最高興的時候。大部分是五十、一百的,還有五塊、十塊的銅錢。不管是多是少,每一塊錢都是台北市民和社會善心人士的愛心和好意。我回家的夢想就快要實現了。我準備下個月就回去,不管家裡頭變成什麼樣,不管爸媽還活不活在這個世間………。
補遺:冬日午後,窗外流過湛重的積雲,我在台北這個繁華城市,某棟菜市場旁公寓的頂層樓,訪到上文這位向陌生人乞求返鄉川資的老者。身形清的楊成甫鄉音頗重,其住處迥異於許多獨居老人慣見的蕪雜及塵腐味。相反的,他的居家堪稱儼整淨潔。以物推人,我相信他的自我披陳毋寧是坦誠無欺的,也相信他不至於乘機歛財牟利才是。
「歛財」是個取締他的警察的用詞。有一回,一個巡佐踱步過來,望著楊成甫半晌,上前一把抓住他衣襟,說:「走,跟我回警察局。」到了局裡,巡佐詢問他一些相關問題,他都一一據實回答。不料,這名看起來相當年輕,頂多三十來歲的巡佐,突然伸手往桌面一拍,吼著說:「你想把大家都當作傻瓜呀?告訴你,這一套我看多了,你根本是在假借名義歛財,對不對?」
他恐嚇楊成甫清楚交代自己到目前為止,總共「騙」了多少錢,不然,要以「詐欺」罪將他移送法辦。弄到最後,楊成甫總算明白對方是想分一杯羹。巡佐又暗示,只要交出一萬元,就准許他日後在那裏乞討。楊成甫拒絕了,立刻,被巡佐打了一記耳光。這時候,警局裏另外一名警官過來,制止了年輕巡佐繼續動粗。
楊成甫屋子裡另外一個引人注目的特色是,桌上、牆角,甚至床頭,擺滿了雀榕、樹蘭及其他不知名樹種的小盆景。盆栽旁,有大大小小的石頭。稱不上什麼奇石、雅石,但看得出也是花費好一番心思找來的。訪談結束,離開老人窩居的公寓,我領悟到,為什麼外表看似蒼老的他,仍然保有一份投入生活的感覺。沒錯,癥結正出自那些盆栽和石頭。這兩樣外在的物品無非都是他內心的投射。
尋訪當天,他堅持送我下樓,離開後,我才想到,忘了問他,為什麼不考慮回天津老家定居? 頌曰:
岑寂黑暗下
雲雀的啁啾燃亮了天空
滿天青翠欲滴的鳥聲
鳥聲消失
天空消失
故鄉的記憶被台北的高樓壓死了
在每一個投來的目光裡
他閱讀自己靜靜的絕望
靜靜等待永恆的鳥啼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