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洲進士─南京戶部主事許廷用事略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燕輝。
點閱率:999
字型大小:

許廷用,字惟範,號南洲;初名疇,改名廷用,珠浦人,習易經。自筆者推算應生於明弘治年間,卒於嘉靖甲子年後,享壽有七十餘年(正確年代失考)。廷用自小謹遵承父訓,得父親諄諄教誨,力學不倦,博覽群籍史經百家,精通易經;正德十年,年僅二十餘歲就已是秀才之身,飽學之士的他,並在嘉靖二年起,開始陸續修過《澎湖後寮高陽許氏族譜》及《銀同浯江珠浦許氏族譜》,並著有「南洲詩文集」。
正德乙亥年(西元1515年),廷用補邑庠生,「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或附生等。據推算廷用應在三十八歲左右,即嘉靖癸已年(1533)才取得恩貢、得廣東化州學正之官;適逢丁艱,即遭逢父母之喪(舊時叫丁艱),其子女要在家守喪三年,服喪已滿又補許州學正。嘉靖庚子年(西元1540年),年四十五歲時逢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庚子科舉廷用跨省至河南以第六名成績高中舉人。隔年,嘉靖辛丑年(西元1541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分一、二、三甲以為名第之次。廷用為辛丑科(沈坤榜)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授江西新喻知縣,陞任南京戶部、山東清吏主事。居官勵清白操,歸囊如洗。著有「南洲詩文集」,其書久軼,見盧牧洲「留菴文集」所撰序。嘗題元夜聯云:「燈嫌月淡連天照,花怯春寒傍火開」。 (《金門縣志》《珠浦許氏族譜》合參)
廷用生平事蹟記載於史書有限,著有「南洲詩文集」其書久軼,筆者尋僅存資料得知一二,明嘉靖二年(西元1523年)陸續修過《銀同浯江珠浦許氏族譜》及《澎湖後寮高陽許氏族譜》,據《珠浦許氏族譜》,明兵部尚書盧若騰非常讚揚他編修之族譜能採納多元化,其因為許氏族人及廷用,將當時烈婦與節婦之傳文一起編入族譜中,以傳彰顯意在宏揚禮教、綱紀倫常,垂為壼範,亦可正人心,而勵婦德也。
據載盧若騰曰:余讀許南洲先生文集,其為漳平陳比節孝傳,未有云吾祖始梅甲寡,赴海死而水為不流,編入誌邑,至今吾家婦女,爭慕效死於夫者三,死於賊者一,至家僮幼女,亦知死以殉夫及考,蔡虛臺先生續修邑誌所錄,許女死於夫者僅一-洪伯大之妻,餘諸事蹟,惟許氏族譜中載之,而所謂僮幼女,並家姓名亦湮沒焉,良可惜也。余裒邑誌及許氏族譜,博詢故老,而益以近日耳所睹,記得許婦之節者六人,烈者五人,許氏之適人烈者九人,人各為傳要之,亦正苦未能盡舉耳。夫人之節,概行誼至於死而論定矣。乃其顯晦遲速猶有數存焉,而況於生者耶,直道難泯幽芳必耀,是在維持世教者,勿懈其搜訪表章之志而已。
見族譜中廷用對許門節婦傳列有文述:許堯民之妻蔡氏,平林人,于歸之次年,育一子,又二年,堯民以事適邑於路溺水死亡。遺腹又舉一子,蔡氏勤苦孀居,撫孤成人,遺腹子曰大用,遊庠序以學行稱,嘉靖壬戌年,氏年八十七而終,南洲輓以詩云:「鴛幃初煖輒零丁,一節孀居九十齡,母子相歡頭盡白,孫曾遶膝眼增明,含飴日看班衣舞,屬纊翻尋比翼盟,穆伯寡妻文伯母,英魂千載尚如生」。誦是詩可知其節矣。
浯洲進士榜中廷用身為一員,雖居明朝官員,俗語說:「伴君如伴虎」,如有散失重則落得人頭落地也。所處時代國運達鼎盛,愈走下坡的關鍵時期,而時政黑暗,他於明朝官場中全身而退,告老返鄉,都是他為官清廉不與人爭端,可謂之慶幸。筆者查閱許廷用為辛丑科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該年榜首狀元郎為沈坤。
沈坤、字柏生,淮安河下鎮人,明嘉靖二十年(西元1541年)中進士一甲第一名,欽賜狀元及第。嘉靖年間,奸佞當道,沈坤為人耿直,不願折腰事權貴,致使不被重用,長期任翰林院修撰,後改任南京國子監祭酒。嘉靖三十六年(西元1557年),沈坤因母亡回家守孝。當時,淮安地處黃海之濱,又是漕運咽喉,常遭倭寇騷擾,沈坤挺身而出,變賣家產,召募鄉兵千餘人,親自操練,百姓稱鄉兵為「狀元兵」。在姚家蕩一戰中,被戳死的倭寇有八百多人,就地掩埋,形成一大土堆,名曰︰「埋倭墩」。同年八月,嘉靖帝決定任命沈坤為北京國子監祭酒,尚未及赴京上任,嘉靖帝聽信讒言,將沈坤逮捕下獄,被拷死於獄中。
另筆者在此淺提明朝「嘉靖三丑狀元」,凡連三丑三元,俱隕非命,且其事俱誣,俱不得白,亦異矣。其一、嘉靖二十年辛丑狀元沈坤,如上述之坤率壯勇保其鄉里,遂以軍法榜笞不用命者,其裡中雖全,而人多怨之。有儒生輩為謠言構之,南道衙史林潤彈治之,時坤起為北祭酒,上命捕至詔獄拷治,瘐死獄中。潤所劾梟敗卒之首,並剁住房人兩手,皆無其事也。其二、至三十一年癸丑科狀元為陳謹,福建閩縣人,以中允丁憂歸,忤其鄉戍海之卒,被眾聚毆而死。其三、四十四年乙丑科狀元范應期,浙江鳥程人,以祭酒罷官歸。乃子不肖,牟利殖貨,斂怨鄉曲,巡按御史彭應參憎之,募民訐其過,裡中奸豪因百端窘辱之,應期不能堪,遂自縊死。
據縣誌記載,南宋以前海宇清平,金門儼如世外桃源,無兵事之可記。迄明代海盜猖獗,劫擾頻繁,嘉靖間倭寇即由此進掠泉州興化,騷動全省,海疆不靖者累朝。嘉靖卅九年(西元1560年),金門發生了一件慘烈的倭寇劫掠事件,是年為庚申年,史稱「庚申之難」(明‧洪受《滄海紀遺》),由於泉州府的衛官吃盡空缺,料羅的戰守部隊,徒具虛名,倭寇知情;三月、漳州海賊林三顯勾結倭寇阿土機,二十三日從料羅登岸,一路劫奪,二十六日橫掃西倉(今西村)、西洪(今榕園)、林兜、湖前等處,村民死傷數百人。二十八日劫掠至平林(今瓊林),鄉紳蔡希旦挺身而出,英勇鼓舞了眾人的士氣,後來兩方交戰,戰事慘烈,蔡希旦也不幸壯烈成仁。四月三日強攻陽翟(今陽宅),死傷百餘人,東半島沙美各村,大為震驚,村民匿藏太武山石穴中,或相偕逃難躲入官澳巡檢司舊城內(今馬山),總數幾達萬人,然而困於糧食不足、飲水缺乏,初九深夜有人開城門而出被賊趁機突圍,賊縱火屠城、四散飽掠,激戰後死傷遍野。
由於當時金門所城,城高兵眾,賊人不敢貿然攻之,遂轉而攻擊后浦保(今後浦)。四月,后浦土堡新築,城垛多處未連,居民遂以幃布包裹瓦片堆疊城牆之上,以阻擋賊寇猛攻而來的矢石。此時精華區只剩後浦一地而已,幸好後浦許氏為一大族,築有城堡,倭寇乃不能得逞,當時率民抗倭便是-許廷用。廷用一方面,率領許氏一族奮勇抵抗;另一方面馳書同安縣令譚維鼎派員增援。譚維鼎雖迅速指派銃手十名協助捍禦,但賊寇仍不退去。
(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