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連載憂患走來
橫跨於趙家莊和蒲家莊之間的木橋,如今換成了一座水泥拱橋。橋前隱約地辨出三個彆腳的字「反修橋」,由於年代已久,字蹟模糊不清。清晨的霧,從小河轉彎的楊樹林子裡升騰飄浮而來,散溢著一股報春花的芳香。每逢節慶假日,小沿街兩岸堤防上擺滿四鄉攤販,出售農村用具、蔬菜、瓜果、繩頭、線腦、雞鴨魚肉、秋由、優醋、南北雜貨、江湖野藥,賣燒餅、果子、油炸糖糕、牛羊肉湯的吆喝聲此起彼落,呈現一派農貿市場的歡騰氣象。
趙鐵元披著一件橘紅色夾克,提著一個塑膠網袋,走在堤防上,引起許多鄉民小販的注意。由於他身旁有蒲月英校長陪客,更讓人們感到好奇:有人說老趙是濟南來的大幹部;也有人猜他是煙臺或青島來的工程師、總經理;那個賣煮花生的小青年硬說老趙是山東電影廠的導演,因為他的表情和風度宛似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趙忠祥。
趙忠祥比他胖。一個說。
這個人比趙忠祥漂亮。另一個說。
驀地,老趙和蒲校長停立在肉攤前。人們頓時圍攏過去。老趙成了明星,群眾爭先恐後瞻仰丰采,聽一聽他的聲音。
霎時,有關趙鐵元的身分和來歷,在這喧囂的小河兩岸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