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經商之餘追求飲食文化的陳篤漢

發布日期:
作者: 呂紀葆(新加坡)。
點閱率:838
字型大小:

在新加坡,「金德隆」是一間歷史悠久的船舶物資供應商。推溯其歷史,至今已快一百年。民國初年,新婚燕爾的陳仲命先生離鄉背井,從金門隻身南來新加坡,在丹戎禺一帶落腳,開了一間叫「金德隆」的雜貨店。除了售賣一般日常用品之外,也提供伙食給當年載貨來新加坡的印尼舯舡。後來,遵循這些印尼客戶的要求,也兼營舯舡所需要的索絡及其他船具用品。
雜貨與索絡參半
日據時期,陳仲命先生經營的雜貨店,幾為日寇所掠奪,蕩然無存。回憶祖父創業的這一段歷史時,陳篤漢說:「1938年之前,我祖父是經營雜貨生意;之後雜貨與索絡參半。新加坡光復後,我祖父東山再起,但他已把生意從雜貨轉移到索絡,專營市場所需要的椰棕索和呂宋索了……」
早年,美芝路是索絡業的集散中心。三十年代左右,金德隆已從丹戎禺遷移到這裏營業。1938年,在經營了幾近卅年後,因政府商業公司註冊法令需要,遂正式註冊為經營索絡業的「金德隆」商號了!
六十年代中,陳篤漢進入公司協助父親陳普地料理生意。那時,新加坡雖然已是一個繁忙的海港,但陳篤漢覺得坐在店裏等生意始終不是辦法,畢竟比較被動,出去尋找新的商機或許更有發展的機會。「我加入公司隔年,剛巧有一友人熟悉海外市場,在他帶領下,我們和這些地方有了聯繫,並打開新的市場!」陳篤漢回憶道。經過一番努力後,金德隆開始走向區域,擴大生意網路到東馬、西馬,供應船廠和船務公司的一切船舶用具。
業務趨向多元化
1973年,「金德隆」重新註冊為「金德隆私人有限公司」,八十年代初,配合新加坡海運的蓬勃發展,金德隆私人有限公司的業務已趨向多元化。除了傳統的索絡業,也發展成為油槽船供應商,和提供鑽油台配件,例如鋼纜、尼龍繩等及其他支援服務的海事船具供應商。
1998年,陳篤漢的大兒子國外學成歸來,克紹箕裘,也加入公司服務。兩年後,金德隆私人有限公司在大兒子的運籌帷幄和陳篤漢的督導下,其營業方針有了劃時代的調整,開始傾全力發展鑽油台事業,提供用具及安裝的設備,以專業和技術性的配套為探油公司提供服務。該公司不僅為顧客安裝機械、鋼纜,也提供維修服務。
2003年,陳篤漢的女兒和小兒子相繼加入公司陣營。在新一代的同心協力下,金德隆私人有限公司的業務迅速地發展。以員工人數為例,陳篤漢祖父那一代,胼手胝足,忙碌時就只有家中三幾位成員來協助。到他父親時,已有整30名員工。80年代,陳篤漢的員工增加到50多名。現在,則是200名。陳篤漢感觸良深地說:「這過程其實是充滿艱辛,道路崎嶇不平坦的。但我們一路走來,靠的就是刻苦耐勞,與時並進,鍥而不捨,勇往向前的拼搏精神!」
客戶遍佈全世界
九十年代中,金德隆私人有限公司從加冷路遷移到樟宜路,廠房占地十萬平方英尺。為了應付未來發展的迫切需求,2007年,公司將部份業務轉移到裕廊占地三十萬平方英尺的新廠房。同年十月,公司上市,並易名為KTL Global Limited。陳篤漢指出,公司的擴充與上市,正說明了與船舶用具、鑽油台等有關海事業的發展潛能!
目前,KTL Global Limited在峇談、胡志明市、柏斯、杜拜都設有分行,客戶遍佈全世界,主要來自亞洲、歐洲和美國。何以這些地區和國家,會選擇新加坡為他們提供鑽油台配備的服務呢?
「新加坡是東西方的交通樞紐,社會安定,這為客戶打下了一支強心劑。我們的信用好,員工工作效率高,配備齊全,應有盡有;當然,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的運作和服務費,遠比其他國家來得公道,更具競爭性!」陳篤漢解釋道。
回顧過去,陳篤漢表示,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提供了200條海運航線,連接120多個國家的600個港口,擁有非常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和可稱世界第一流的設備和技術,因而能夠提供非常快捷、有效並且節省成本的服務。由於政府的積極推動,在可預見的將來,與海運有關的船舶物資業、鑽油業,前景仍舊是一片光明的!」
經常在家裏宴客
陳篤漢每天早上五時起身,沒出外打高爾夫球的日子,他必定到住家附近的巴薩買菜。巴薩裏他經常光顧的攤主,都認識了這位喜歡親自到巴薩挑選魚肉蔬菜,平易近人,沒有大老闆架子的大老闆。陳篤漢為何喜歡上巴薩,對烹飪產生濃厚興趣呢?他微笑地說:「十多年前陪大兒子到美國深造,每天煩惱著膳食的問題,尤其是早餐;當時,即連最簡單的煎荷包蛋我也不會煮,非常無助。我心裏想:總不能每天都在外解決三餐呵!求人不如求己,我於是決定自己動手準備和烹調食物,便到書局買了幾本食譜,從最簡易的幾道菜下手,亦步亦趨,慢慢地便得心應手了,從此便愛上了烹飪這門食的文化藝術了!」
「所以,學習任何東西,只要有興趣,持之以恆,必能成功。許多人以為烹飪是家中做母親或妻子的煮,其實,做父親或丈夫的一樣也可勝任,為家人準備好菜上桌!我鼓勵男士們不妨也下廚一試,增添生活情趣!」
打從十多年前開始,陳篤漢便喜歡在家裏設宴款待客人,每週約一、兩次。陳篤漢參與多個華社和商業團體,長袖善舞,經常輪流邀請這些朋友到他家,享受他和女傭精心烹調的美味佳餚。為此,他特採購了國內外各式各樣的廚房用具;一些設備堪與酒樓媲美,果真是設備齊全,應有盡有。
陳篤漢宴客,餐桌上的擺設和規格,絕不遜於五星級酒店裏的排場。他為嘉賓們準備座位名卡、菜單。女傭逐一上菜,適時更換盤碟,五星級酒店筵席的服務也不過如此。佳餚當然得配美酒,紅酒、洋酒,甚至金門高粱酒,就看您的酒量了!
常人或以為陳篤漢宴客,來來去去就是那幾道菜色,非也!據知,他正式呈上餐桌的菜單,少說也有兩百道。像這樣的菜單:「綠岸豬肝」、」三文魚卷」、」紅燒排骨」、「鵝掌燜幹鮑」、「金門蠔煎」、「魚翅撈飯」、「五穀甜品」、「新鮮水果」,大酒樓裏也不一定能吃到呵!
又如:「越南烤甘蔗蝦」、「韓國人參雞湯」、「日式燒鰻魚卷」、「美式燒烤排骨」、「廣式燜汁鮑魚」、「港式豬肝肉粥」、「本地甜品」、「國際水果」,這樣的菜單,您吃過嗎?他熱衷研究烹煮東西方各地菜肴,經常更換菜色,讓再次受邀的客人有機會品嘗各地不同風味的美食。而中英兩種語文的功能表,固然方便不同教育源流的客人,也讓客人對主人服務的周到和用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喜歡美食的陳篤漢,這些年來走遍新加坡各個角落,在友人的慫恿和鼓勵下,他將在2011年上半年推出他的<大老闆的小吃篇>,介紹新加坡各地的美食。他說;「新加坡有許多美食天地,價廉物美。我要讓更多人知道,好吃的食物不一定很貴,只要您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
「生意以外,我的興趣就是研究各地的美食。上班之前,我儘量抽空與朋友們打高爾夫球,鍛練身體。之後在辦公室處理一些工作。下班後,就是我參與社團和在家接待朋友的美麗時光。我很珍惜與朋友們在餐桌上海闊天空,無所不談時的歡樂!」陳篤漢衷心地說道。
倡議設立飲食組
早年,金門會館設在牛車水區,附近是飲食天地,活動後「找吃」是很簡單的煮。1986年,會館從牛車水搬來新建的慶利路會所後,考慮到在外用餐的麻煩,聚餐會便逐漸盛行起來。起初,是由會館員工烹煮芋糜、芋飯、番薯糜,配上其他幾道家鄉小菜,讓前來開會或活動的董事及鄉親享用。
2005年,時任會館信託人兼總務的陳篤漢,有鑒於聚餐會受歡迎而且具有凝聚情感意義,倡議會館設立飲食組。「9月24日是飲食組成立的大日子。當晚,飲食組成員全部動員,呈獻了一百多人份的金門薄餅,筵開十三席,非常熱鬧。」陳篤漢回憶道。
那年,金門會館正忙著翻新計畫,陳篤漢乃建議在藍圖中闢設一個設備現代化,地方寬敞的廚房,為翻新後的會館注入新元素。他說:「飲食組的成立目的,主要是在促使更多鄉親認識飲食閉涵,落實飲食文化的新觀念,那就是要吃得好,吃得精,更要吃得健康。不僅如此,我們要讓大家都吃得開心,從而促進金門人的凝聚力,並樹立「金門品牌」。
飲食組成立後,先後參加了宗鄉總會和福建會館舉辦的美食節,表現不錯,成績總在三甲之內,甚獲好評。而由廚藝出色的董事太太和鄉親擔任「主廚」,輪流掌勺,在兩名全職「阿嫂」幫忙下,為每個星期日舉行的董事聚餐會烹調各種道地小菜。「飲食組目前共有九位成員,都是董事們讚賞的一流掌廚人。她們義務烹煮,也就是因為她們的忍勞任怨,董事星期日聚餐會已形成會館的一個獨特文化。這就是金門品牌,其他宗鄉會館迄今並無類似組織。」現任會館信託人兼第二副主席的陳篤漢自豪地說。
金門薄餅、遠近馳名。每逢董事宴請這道金門美食時,星期日中午的金門會館頓時熱鬧紛紛。」其實,這些主廚身懷絕技,她們也擅長烹煮雞飯、福建麵、豬腳麵線、印尼餐、日本餐等等。我喜歡家鄉菜、但不排斥其他美味佳餚,更享受和大家在一起用餐的美好時光,我希望這樣的聚餐會,能夠長久持續地辦下去,好讓鄉親們時常有一個輕鬆的場合,可以愉快地交流。」
對於飲食組主廚的表現,陳篤漢表示:「美食是一般人的嗜好,我相信通過切磋和培訓,我們的飲食組成員也能烹調出『五星級』的美味佳餚來,而享用者並在需要走進高貴的酒店裏。」陳篤漢眼中的「五星級」美味佳餚,是指那些在高級酒樓和餐館所列的珍饈,如燴鮑魚、鯊翅。就像在自己的家裏接待客人一樣,他說:「有貴客到訪,我們也可以在會館烹調宴請鮑翅。」
2010年10月,金門會館舉辦內部烹飪賽。談起這次的烹飪比賽「舊菜新煮」,他說:「這是為了吸引更多廚藝高手加入飲食組成為主廚,也希望能夠發掘出一些新菜色。」那回,參加比賽的金門鄉親共有13名,包括一名男性。參賽的作品以閩南小菜為主,如炒粉粿、爌肉封菜、金門燕菜、香芋圈,福建炒麵;另一些則是富有本地特色的美食,如:茄汁螃蟹、娘惹沙律。
五位烹飪比賽裁判,都是一時人選,除了陳篤漢之外,還有國敦酒店「天廚」主廚何添財、濱海灣金沙主廚黃清標、自然海鮮餐館主廚霍銘田和美食雜誌主編宋統娟。
陳篤漢對於鄉親熱烈反應參賽和到場給參賽者打氣,感到很欣慰。他表示,會館會再接再厲,將烹飪比賽繼續辦下去。
與家鄉距離拉近
陳篤漢令尊陳普地是70年代初金門會館董事,曾擔任財政。1980年,陳篤漢在父親的影響下加入會館後,年少有為,旋被推選為財政;後被委為信託人之一至今。自加入金門會館後,雖然出生地並非在金門,但他和祖籍地的距離是愈來愈近了。
80年代第一次回到金門陽翟,後更設立「陳普地獎助學金」,嘉惠該地區莘莘學子。目前為副主席的陳篤漢,這些年來也多次率團返鄉親善訪問,鄉情綿綿不斷。
2006年,耗資120萬元,歷時9個月擴建的金門會館大廈竣工,以陳篤漢為首的慶典籌委會除了設宴慶祝外,也邀請來自金門的商家和文化組織共同主辦商品文化展,讓鄉親和公眾體驗金門獨特的風土民情。他說:「會館必須與時並進,推陳出新,活動才會多元化;會館才會充滿生活力,吸引更多各階層和不同年齡層的鄉親前來參加活動,達到敦睦鄉誼的目的。」  除了擔任金門會館信託人兼副主席,陳篤漢也是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董事、怡和軒副主席、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理事、新加坡褔建會館總務等多個華社的領導。商團方面,則為新加坡船舶物資商會會務顧問,及世界華商投資促進會會員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