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憶往情深》系列之一白色的回憶─記戰火下參與「金門血絲蟲病防治工作」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怡種。
點閱率:543

 當然,百分之七十五濃度的酒精能消毒殺菌,但酒類喝進肚子裡,會被肝臟分解,不會直接進入血液裡「殺蟲」,因此,遇到類似的情形,我們除了勸導酒喝多了,會傷肝、傷身,也說明喝酒不能消滅血液的「血絲蟲」,唯有「海喘散」特效藥才有用,請接受免費檢查,如果血液裡有「蟲」,也是免費給藥治療。
此外,也常遇到老年人表示:「都快一百歲,已在棺材徘徊,快死的人檢查又有何用?」
其實,嬰兒出生後,就會被蚊蟲叮咬,就會感染「血絲蟲病」,滿一足歲即能檢查出是否被感染,而長命百歲的人瑞,活在世上時間較久,被感染的機會相對高出很多,特別需要接受檢查,以免傳染給兒孫。遇到類似的情形,我們會不厭其煩的加以勸導,建議最好多留些智慧或金、銀、財、寶給兒孫,千萬不要把病留給家人。
也許,昔日教育不普及,年紀大的人,普遍都沒有進過學堂,知識水準相對較低,容易迷信。曾經,有人指著我大罵:「你眼睛瞎了嗎?沒看到我媳婦懷有身孕,用針砭她若動了胎氣,你負得起責任嗎?」
的確,古時候,人們相信嬰兒的誕生,皆是「註生娘娘」所賜;同時,也相信婦女懷孕時胎神便存在,生活中必須處處小心謹慎,不能任意在房間內釘鐵釘、鑿洞、剪布、張貼、綑綁、切割、或移動傢俱,以免觸怒胎神。假如不小心「動了胎氣」,得趕緊請法師、道士畫符張貼在床頭安撫胎神,或燒化成灰配水服用,以保佑腹中胎兒平安。
此外,人們還相信睡覺的床也有神,通稱為「床母」,特別是嬰兒出生後都在床鋪上,若是經常啼哭,普遍認為那是「床母」不高興,每逢初一、十五及年節都要祭拜,嬰兒才能平安、順利成長;同樣的,如果嬰兒睡覺時,自己發出陣陣微笑,也認為那是「床母」在調教戲弄;甚至,嬰兒身上的胎記,也認為是「床母」做記號,各種穿鑿附會的說法在民間流傳,人們深信不疑。
畢竟,過去醫藥不發達,沒有超音波等先進科技產檢,手術設備付諸闕如,鄉下人家普遍沒有產檢,通常都在裡家生產,沒有醫生和護士接生;所以,婦女懷胎只好聽天由命,若是發生子宮外孕、或胎位不正,往往造成難產或血崩,親人眼睜睜看著孕母痛苦掙扎,大家束手無策,沒有人能給予協助,最後,十之八九帶著胎兒含恨而終。
認真說,婦女懷胎本來就很危險,得處處小心謹慎,關係母子生命安危,過去是如此,現在也一樣,何況,即使懷胎十月嬰兒順利呱呱墜地,母子均安,實在是一件不容易、也很了不起的事,但由於華夏民族特別重視傳宗接代,無論王侯將相,或庶民百姓,媳婦進門之後能否弄璋生男,關係其在家族的地位,以及自己未來的幸福,所以,人們把「天官賜福神、土地公、註生娘娘」奉為三大主神膜拜,祈求人生「福、祿、壽」三大願望。
因此,遇到類似被指著鼻子大罵,我們不能生氣、也不敢生氣,除了更加委婉地解說,孕婦接受砭針採血,不但不會動到胎氣,反而有助母子的健康,因為,孕婦也會感染「血絲蟲病」,雖說不會由母體垂直傳染給子女,但最好接受檢查,否則,母親若是帶原者,嬰兒出生後長期睡在一起,容易傳染給孩子,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當然,「血絲蟲病」算是傳染病,依規定一足歲以上的人都應受檢,但終究還不算是惡性、或有立即危險的傳染病。所以,遇到堅決不願受檢的孕婦,我們只能尊重其意願,給予更多的祝福。
也許,我加入「血絲蟲病」防治小組,已是計劃實施的第三年,也就是很多人已檢查過三次,因此,更多人不願接受檢查,共同的理由是:「去年已檢查沒有蟲,今年幹嘛還要再檢查?」
遇到類似的情形,我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說:「血絲蟲」會相互感染,而且感染一年之後,才能生產幼蟲,所以,去年檢查為陰性不帶原,隔年並不一定能保證不被感染,還是接受檢查比較安全。(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