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貓乃姑與三鄉結義

發布日期:
作者: 楊詩傳。
點閱率:1,112
字型大小:

莊氏乃娘生於乾隆壬寅47年(1782),卒於咸豐己未9年(1859),享壽七十八歲。幼患天花使臉上稍有麻點,鄉人皆稱之為「貓乃姑」或「仕嬸婆」(夫為楊克仕為湖峰第十五世)。出生於西浦頭社,幼年即送給湖峰社楊家為童養媳,及笄與其兄楊克仕完婚。為人秉性剛毅耿直、口舌伶俐,且智勇過人,樂於服務鄉里群眾,善於排解紛爭,時為女中豪傑,頗負眾望,聲名遠播鄰里。
湖下(含東坑)、安岐(含山灶)、湖尾(含東、中、西堡、湖南)三個自然村,山海與鄰近村莊交界,時常因為界址不清,相互侵犯而發生紛擾不斷,甚至於演成村莊間打群架的械鬥。貓乃姑有鑒於此,特倡議組織三鄉鄉親聯誼會,聯誼的共同宗旨,主要是為了加強宣導通婚交往,增進三鄉團結關係,達成互助合作,且在必要時共同防禦外侮,保衛身家性命安全,共榮共存,爾後婚喪喜慶需要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時能相互支援。後來安岐與湖尾在村後興築防波堤時,湖下曾動員壯丁協助構築;湖下村前築堤,防止海水倒灌,安岐、湖尾也同樣發動壯丁襄助,表現三鄉互助的情誼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清朝某年湖下社與古寧頭社發生打架事件,西浦頭社出面為古寧頭社助陣,遂演成群架,湖下二房東宮後厝某青年不幸被擊斃,嗣後伺機報復,不久捕捉對方一青年,該青年乃是乃姑姪子,乃姑前往探視時,該姪子哭求:「姑母快救我!」
乃姑思索再三回答:「阿姑無能為力!」,因而拒絕理會,傷心黯然離去。自此,西浦頭莊姓族人開宗祠決議:「不與湖峰楊姓婚配結親!」
越年,貓乃姑先父忌日,再三考慮是否過村拜祭,唯因嫌隙,基於孝心最後決定前往,社中諸長老仍勸阻無效,恐此去發生危險,特別挑選幾位青年護送至村外駐守,智勇兼備的乃姑早有心理準備兄長的報復,於是面無懼色大搖大擺進入西浦頭社中,首先至長兄家,將隨身帶來的祭品及銀紙放置供桌,坐下來寒暄片刻,故意留置雨傘,言聲要至二哥家探望,至二哥處兄嫂俱不在,此時發覺屋外有人聲走動,心中有異。時近中午天氣炎熱,因而將圍裙脫下放置椅子,對姪兒詐稱回長兄家祭拜後再來取回,踏出門戶見四周寂靜無人,快步疾走出西浦頭社外,但懼有追敵埋伏,不敢直奔回湖下,乃是抄田埂小路迂迴至安岐,再由村民協助護送安然保護回社。按當時西浦頭社諸長老曾集會研議,以扣留乃姑為報復對象,但欲行動發覺時機已晚,讓乃姑先早一步識破脫逃了。
貓乃姑智勇過人的事蹟,成為三鄉尊敬的傑出女性,聲名大噪事蹟傳誦鄉里間遐邇馳名。其年縣丞風聞其聲望,不信乃姑有此才幹,遂設宴發柬。乃姑知其表面是為請益縣政,其實宴無好宴,雖明知有意刁難,然卻之不恭,能識大體毅然允諾如期應邀赴宴。宴席四人,吩咐廚師端出一盤「三尾二段蝦」,少一尾蝦欲讓乃姑難堪,而乃姑心內有數,不慌不忙舉筷將蝦頭雙眼挖鑿說:「汝是沒眼睛嗎?」縣座一時愕然,不知所措!此舉座上賓客咸感敬佩,嗣後縣座以禮相待,不敢怠慢。
三鄉結義,歷久彌堅,為求永續遠計,特恭塑關聖帝君,並附塑關平及周倉三尊神像,三鄉輪流奉駐祀社中廟宇,供信仰弟子膜拜,庇佑合境康寧。每年農曆正月初二,三鄉遵循百年歷史熱鬧的舉行迎奉關聖帝君的巡安遶境活動,鄉人沿襲這項傳統習俗迄今,昔日的迎神隊伍由村民抬著關帝爺的神轎,在旗幟、鑼鼓及鞭炮聲中,以步行方式,浩浩蕩蕩的迎神隊伍,以及響不停的鞭炮聲,繞行三鄉村落,所經之處,民眾在自家門口備香案,虔誠的祭拜祈求關帝爺保佑家人平安。時至今日,三鄉村民仍然保留這項迎關帝爺鄉俗,只是利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以迎神車隊來繞行三鄉村落,這項廟會習俗也為農曆新年年節增添熱鬧氣氛,也吸引過往民眾及觀光客看熱鬧,感受金門地方傳統古禮的活動,已蔚為地方的廟會文化特色。每年農曆正月十三關聖帝君飛昇忌日,聚餐聯誼,輪值社於當日中午設宴三桌,請三鄉每社十人的長老代表,俗稱「吃關帝頭」,乃姑因對三鄉有特殊貢獻,提增其後裔一人參加,一切費用優免,故湖下是十一人參加宴會,這項鄉俗承襲百年歷史,沿用迄今,永固不渝,表露金門傳統古禮民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