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緊隨在耕耘機後

發布日期:
作者: 歸樵。
點閱率:757
字型大小:

夏日炎炎,下午4時的氣溫應稍為減弱些,一位農民開著耕耘機在田裏來回的犁土,把休耕已久的土壤翻鬆。一群八哥(加令)約80多隻,在耕耘機跟前跟後地奔走或飛行,忙著啄食泥土被翻開而露出的蠕蟲、蚯蚓和昆蟲卵塊,似在幫農民清除田裏的害蟲,以利未來的播種。八哥是雜食性的鳥類,植物的穀類、水果、新芽嫩葉、高粱酒糟和動物的昆蟲、蠕蟲、蚯蚓、腐屍等都是牠啄食的對象。當高粱成熟時,牠是來啄食的常客,觀其集體站於高粱果實上,低頭啄食,造成高粱欠收的損失,也會心痛農民的辛勞,所以金門農民對八哥的觀感,可說極為厭惡,甚至有農民捕殺八哥,懸吊於田邊,既洩恨又警告。然而,八哥若略加訓練,則能仿傚簡單的人類語言,也是人們寵愛飼養的籠中鳥,於是金門也有人捕捉八哥來飼養。牠的鳴叫曲目多樣,聲音宏亮而不婉轉,聒噪而不悅耳,所以飼養的目的,不在聆聽牠的歌唱,而在教牠講話,娛己娛人。
八哥在金門是常年留棲的鳥類,不僅四季可見,且分布遍及全島,無論在村落、鄉野、農田、道路、溝渠、屋脊、電線上等,到處都有牠的蹤影,推算其族群數量應在萬隻以上。這樣龐大的數量,對金門的環境會造成多大的影響?而金門鄉親對這種鳥,亦應不陌生。八哥是群聚性的鳥類,常見3、5隻,或幾10隻在田野裏活動,群體停棲在樹上,然而偶而也有落單的情況。牠有時會與牛隻為伍,或站立在牛背上,啄食牛隻身上的虻、蠅等體外寄生蟲。夜間會聚集在一起過夜,牠在金門的夜棲地,目前所知有農試所、南山林道和下埔下等地的樹林。八哥在金門的繁殖期是3~9月,一年可生二窩。牠利用天然樹洞、電線桿、路燈柱、建築物隙縫,或佔據他鳥如戴勝或翡翠所挖的土洞為巢,也會利用喜鵲或黑領椋鳥廢棄的巢。
然而,當我們在瞭解八哥的生態、生殖和食性之後,對於這數量眾多,到處可見的鳥類有何評價?牠在農民耕犁翻土時,啄食農田裏的昆蟲,顯然有助於耕作;高粱成熟時,擷取果實裹腹,造成農產品的損失,又與農作有損。這種兩極化的現象,實難讓人評定牠的好壞。如果我們跳脫人類社會的思維,從自然的、生態的視野觀點來審查,也許就不會那麼難於評論。自然社會是一個極為複雜,人類目前尚無法完全理解的社會。它的組成包括動、植物之各物種,以及陽光、空氣、水等非生物元素。人類和八哥都是自然社會龐大物種中的一份子,在自然社會中為同等重要的地位。自然社會裏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掠奪。各物種間你爭我鬥、爾虞我詐、你增我消,各憑本事在求物種的永續生存,因此自然平衡才是永續之道。所謂自然平衡,就是甲掠奪乙,乙掠奪丙,丙掠奪丁,丁掠奪甲,如此物物相剋,循環達到一種平衡狀態,自然社會才能穩定與持久。農民使用耕耘機翻土和生產高粱,係人類創造機會供八哥利用,八哥被其天敵掠奪者如蛇、鷹鷲所利用,掠奪者最後又被人類所利用,這就是自然社會的現實與現象,其中某一物種數量的增多或減少,都會影響另一物種的生存。
緊隨在耕耘機後的八哥,被食物所吸引而至。任何動物都必須追逐食物,以維持生命的延續。在人類社會裏,忙碌的人們正為著食物而努力以赴。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