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連載憂患走來
都馬村是個窮村子,有兩三家沒有電視機。高樹是其中的一家。半月前,歌廳老闆通知電器商送來一臺聲寶牌彩色電視機,引得小孩子像螞蟻出窩齊聚他家門前湊熱鬧。不過,高樹並不怎樣高興。
近來,高樹像一匹受傷的野獸,時常在月色朦朧的夜晚,徘徊於羊腸小道。他已經放棄了歌唱生涯、社會輕視文學藝術,早已讓他灰心喪志,最使他苦惱的則是他突破high C境界時,卻像當代著名男高音帕華諾蒂發生了倒嗓現象。年事漸高,失去歌唱的環境,每天過著農民生活,他對歌唱藝術已淡漠了。如今,他又走上舞臺從事演唱。他決不想為了賺一點鈔票,改善生活。他有時像詩人屈原,懷著「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的苦悶;有時像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手握復仇之劍,to be or not to be,是擺脫歌廳老闆抑是走藝術之路?他陷於矛盾的漩渦中。
在商品化的西門町歌廳,高樹每週唱的歌曲,皆是當代經典歌曲。黃自的〈玫瑰三願〉、〈抗敵歌〉,李叔同的〈悲秋〉,劉雪庵的〈追尋〉,江定仙的〈歲月悠悠〉,蕭友梅的〈問〉,陸華柏的〈故鄉〉,還有夏之秋的〈賣花〉、〈思鄉曲〉和激勵人心士氣的抗戰歌曲〈八百壯士〉。他雖然衣著樸素,表情嚴肅,但他那優美的充滿感情的聲音,宛如金屬一般的質感,讓坐在歌廳每個角落的聽眾的耳膜皆產生共鳴。
那日,高樹唱完了〈松花江上〉,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拄著拐杖,艱難地走近舞臺,他淚流滿面,哽咽著對高樹說:真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