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耀清在東西方文化中努力尋求平衡點
近十年來,海事業已從歐洲轉移到亞洲。亞洲的造船業不僅領先其他地區,擁有全球最多的船隊;亞洲港口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與此有關的海事服務業也突飛猛進。方耀清表示,新加坡海事基礎建設完善,是亞洲的海事業中心,也是主要的原油提煉中心,及全球最大的燃油港口之一。隨著岸外領域的崛起,新加坡的海事服務業仍有很大的發展潛能。
小時候,家住大坡絲絲街的方耀清,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咫尺之遙的直落亞逸靠海一帶。這地方,就在熱鬧的老巴殺熟食中心對面。方耀清只要越過兩條馬路就到了。早年,這裏是駁船靠岸的地方。每逢周末不用上學,或是學校放假的日子,方耀清總會到這裏度過他的歡樂時光。
船和海已占據幼小的心靈
「早年,我姑丈擁有駁船,父親則是船夫,駕駛著駁船在新加坡河上往來載送工人與貨物。七、八歲時,我經常跟著父親上船,船和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裏,已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方耀清回憶道。
「六十年代末,新加坡還未大事發展,人民的生活相當樸實。在那個電視尚未普遍,也不像今日處處有娛樂購物中心的年代,普通人家的子女,最簡單的娛樂就是看看戲。不像今天的孩子有掌上電動遊戲機,也可上網玩遊戲,呆在狹小的房間裏畢竟太悒悶、太無聊了, 所以,能夠溜到戶外看世界,那是最快樂的時光了!」他補充道。
方耀清坦言自己小時候或許太貪玩,不懂得自我節制;抑或本性就是不喜歡讀書,所以從不以課本為重,各科成績都乏善可陳。「我就讀的小學是在離住家不遠,只需走路五分鐘便可到達的直落亞逸混合小學。修完小學後,我到大巴的金吉路工藝技術學院,學習一些電器和機械的常識。」
「現在的家庭,通常僅有一、兩個孩子,不象我們父輩的那個年代,六、七個孩子是很平常的事。老一輩的人仍有舊日中國農村社會的」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方耀清說。「我共有七個兄弟姐妹,我排行第四,父親白天在新加坡河上討生活,母親雖是家庭主婦,在家照顧孩子,煮飯、洗衣……已經忙碌得很,又怎能用心照顧每個孩子?偏偏我又不自愛,不好好讀書!」方耀清打趣道。
「社會的進步帶來更優質的生活享受,年輕一代在社會與生活雙重壓力下,重視的是『質』而不是『「量』。他們希望孩子學有所長,將來能在社會上立足。所以,新一代的新加坡人是幸褔的!」然而,方耀清也感嘆今日的年輕一代,是溫室裏的小花,備受父母親呵護與寵愛,因而處處依賴家庭,欠缺獨立性與面對困難的應對能力。
軍訓塑造男性健全的人格
在金吉路工藝技術學院修完課程後,不過15歲左右,方耀清只身跑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在一家電器公司裏打工,負責送貨,兼帶修理簡單的電器;不僅如此,他也得負責清理糞坑的工作。「由於是舊屋,地底下糞便流通系統屢次阻塞,我三幾天就得去疏通一次,工作時那種臭氣撲鼻的滋味很難受,但還是強忍住了,工作一年多,一直到國民服役征召信送到,這才回國當兵。」他說道。
新加坡在1967年實施國民服役。藉以保家衛國和增強國民凝聚力。國民服役為年輕的男性提供了塑造健全人格及培養領導才能的機會。方耀清回憶道:「還沒國民服役前,由於聽信外界的謠傳,對軍訓充滿恐懼,一來怕辛苦,二則擔心失去自由,因此,入伍之前那段日子過得很辛苦,鎮日憂心忡忡,父母親也是很擔憂。進入兵營受訓後,我感覺並非如此。軍訓固然辛苦,但並非我們所不能忍受的。兩年的軍訓,讓我獲益良多,個人也更加成熟了。我也和同批的戰友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一些今日還有互相往來。」
「軍中的生活,其實便是新加坡社會生活的縮影,在我那個年代,讓不同語文源流和不同種族的同輩在一起生活和軍訓,不只更能適應日後職場和社區裏的多元種族特性,也對我國發展為具有共同民族性的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加強國家的整體凝聚力!」他補充道。
從國民服役的個人經驗,方耀清表示,不要聽信謠言。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以訛當真,相信真相就是聽來的消息。這種武斷是錯誤的,給自己帶來無謂的煩惱與擔憂。
各方協助下成立自己的公司
履行國民義務,服完兵役後,方耀清到親人的駁船公司幫忙,當一名碼頭書記,負責文件記錄、審查與傳遞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方耀清從小即已養成的倔強個性,及兩年的軍旅生涯已把他磨煉成一個刻苦耐勞,勇於承擔責任的男子漢。不管炎陽高照,還是淒風苦雨的日子,只要工作需要,那怕是星期日,正當別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家休息,或是出外休閑的時候,他得把工作做好,完成指定的任務方才回家。有時工作到深夜,因為忙碌,也顧不了吃飯的時間;有時,輪船半夜到,也得睜開惺忪的睡眼,趕去碼頭做工……
工作數年後,方耀清已經摸透這一行業的條規與運作程序。24歲時,他邁出了人生重要的一大腳步──成立自己的公司。他當時捫心自省:「工作得認真,競爭既搏命,更是鬥智鬥勇。我在這行業已有多年了,是應該給自己機會闖一闖!我堅信自己勤奮、肯虛心學習、有毅力,一定能建立良好的信譽,在這行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來。」
他坦言,家人、親戚和朋友的鼓勵是他設立公司的主要原因。「父親早年是一名在新加坡河上行駛駁船的船夫,從小跟隨著他無疑獲取了許多與海運有關的常識和知識。公司成立之初,父親也給了我很多寶貴意見和經驗。其次,我有很多朋友從事海事業,他們也在各方面協助我,使我在公司運作初期,進展還頗順利!」
成立初期,公司曾接到一家韓國公司委託的一宗生意,即從印尼泗水運送幾十臺重型機械到中東也門去。接到生意後,方耀清當機立斷,帶了計算機和磁帶尺飛往泗水。他說:「我那時手頭很緊,買了機票後,身上僅有數百新元而已。而泗水,我不曾去過,既無代理,也沒有朋友,人生地不熟;甚至碼頭在哪裏,機械在哪個角落,我都一無所知。」所幸方耀清吉人天相,終究克服一切困難,找到了碼頭,找到了機械,處理運往目的地的一切手續和準備工作。
該批重型機械得先從泗水運到新加坡,轉卸到駁船後,再由另一家船務公司負責運往也門。
「如何把這些重型機械從船上卸下到駁船,再由駁船吊上去另一艘大船,著實令我大費周章。尺寸、重量等等都得計算得很精準。其次是那一大筆數目的保險費。還好,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重型機械如期地送往也門。」方耀清回憶道。
「其實,在貨物抵達之前,我鎮日提心吊膽,無法安心地工作,深怕途中出了差錯,後果不堪設想。」如今回想起來,方耀清仍然心有餘悸!那宗生意順利完成後,公司不僅硬撐了過去,方耀清也終於能夠買下一部三手車,並讓公司能有一些存款周轉。
公司也曾負責把商家從馬來西亞柔佛州,通過貨車和火車送來新加坡的樹膠、胡椒和其他土產運往歐洲。在那個仍然講求信用的年代,如果方耀清貪心,他是可以像其他一些不良商人一樣,「吃」掉別人以致富的。但老老實實的方耀清從沒有如此邪念頭,因而更贏得客戶的讚賞,有口皆碑。
方耀清在1986年成立的永合船務私人有限公司(Eng Hup Shipping (Pte)Ltd,初期僅靠一艘船運作,員工也只有區區數名。25年後的今天,公司已有500多位員工,各類船只50多艘,噸數從三幾百到整萬噸不等。除了永合船務私人有限公司之外,方耀清也先後成立了天龍裝卸有限公司(Sky Dragon Maritime Pte Ltd)、Boltana Marine Services Pte Ltd和Boltana Marine Services Sdn Bhd這三間公司。簡而言之,公司的業務範圍,可細分如下:
(一)定期租借拖船服務。
(二)勘測船出租服務。
(三)工人與貨物載送渡輪服務。
(四)集裝箱裝卸服務。
(五)渡輪服務(72人-230人)。
面對挑戰得思索應對方法
方耀清領導的永合船務私人有限公司,雖然日益壯大,卻也面對無數次突如其來的挑戰。方耀清嚴肅地說道:「我們不可能處處一帆風順。船在大海中航行,經常也會遇到波濤洶湧的大風浪。只要沈住氣,鎮定思索如何應付,必能度過難關。」
2009年,公司的兩艘船從中東航行到新加坡途中,在印度岸外海域附近發生機件故障,最終停泊在印度的港口。在沒有其他適合人選的情況下,方耀清只得隻身飛往印度,他在那裏一待就是三個月,直到船隻修好,恢復航行回到新加坡。他說:「新加坡的業務,所幸有內人處理,她加入公司已有十多年,如今是我的好幫手,所以,我雖然被困在印度,但依靠現代化的科技通訊設備,公司操作一樣正常。」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