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耀清在東西方文化中努力尋求平衡點
「不順遂的時候總是會有的,但我不會因此而沮喪、畏縮;相反地,我把它視為考驗我的一種挑戰。只有克服困難,才能進步。總之,我從解決問題中汲取教訓和經驗。」他由衷地說道。
永合船務私人有限公司的客戶,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例如:海事港口管理局(MPA)、新加坡港口物流管理局(PSA)、海岸警衛隊(PCG)、意法半導體教育與培訓公司(STET)、新加坡移民局(ICA)、雪弗龍石油公司(CHEVRON)、新加坡石油(SPC)、 大士能源公司(Tuas Power)、國防部(Mindef)等等。有一些是公司成立初期,經已和對方建立起密切的生意合作夥伴關系。方耀清補充道:「那時,印尼木材並沒被限禁出口,我們從印尼各地運載木材到新加坡加工;也運去馬來西亞。此外,我們也從印尼載來滿艘船的沙。」這些年來,以航運和物流為主業的永合船務私人有限公司,它在致力於為客戶提供航運、物流服務的同時,也能夠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的建造和修理、碼頭、貿易、金融和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經已是一間名字響噹噹的船務公司。
近十年來,海事業已從歐洲轉移到亞洲。亞洲的造船業不僅領先其他地區,擁有全球最多的船隊;亞洲港口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與此有關的海事服務業也突飛猛進。方耀清表示,新加坡海事基礎建設完善,是亞洲的海事業中心,也是主要的原油提煉中心,及全球最大的燃油港口之一。隨著岸外領域的崛起,新加坡的海事服務業仍有很大的發展潛能。
正因為對前景充滿信心,方耀清計劃擴展公司,在靠海處設立船塢維修中心,不僅為自己的船只進行定期維修,也為其他船只提供維修服務。目前,公司已和印尼、中國的公司合作,出口及提供運載貨物服務。公司也將擴展並建立更大和遠洋貨運服務。方耀清說:「新加坡地理位置獨特,是個重要的轉運中心,它位於兩大經濟體─中國和印度之間;因此,新加坡的策略性位置,將讓海事服務業繼續蓬勃發展!」
打羽毛球而結識終身伴侶
方耀清年輕時喜歡打羽毛球,認識了和朋友一道來打球的林亞珍(Justina),經過八年的馬拉松長途戀愛,誠懇和謙厚的方耀清終於贏得美人歸,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於1988年攜手走向紅地毯。
「我們是在安順路凱聯大廈35樓的體育設施中心裏打羽毛球認識的,那時我22歲,她小我兩歲。打玩球後再去吃夜宵,很快地我們便發展成情侶。」他微笑地說。
「我30歲才結婚。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是可以更早結婚的。由於受了周圍世人的影響,都說太早結婚不自由,有了孩子負擔會更重,我們遲遲沒寄出喜事請柬。結婚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主要還是看你如何妥善安排。我因此籲請年輕人結婚應趁早,時機成熟了,就不要顧慮太多,不應拖延結婚的年齡。」他語重心長地說。
方耀清年輕時喜歡打羽毛球,但現在已不再拿起羽毛球拍了。「羽毛球是一種激烈的運動,我已50出歲,這運動不適合我,雖然我年輕時很喜歡打羽毛球,也因此而認識了我太太。『他解釋道。』我經常去的運動場所是健身中心。在那裏,我一樣可以達到鍛練身體,讓身心健康的運動方式。」
他也提起小時候的運動是游泳。「其實,並不是為了運動而游泳,而是好玩而游泳。八、九歲時常到紅燈碼頭,就在附近的海域嬉水、游泳;有時是跟隨父親出海,也在船停泊的地方游泳。」但他不認為自己深諳水性,還是簡單的那句話:「只是玩玩水吧了!」
而時下企業界人士最流行的運動─高爾夫球,他在朋友邀約下,答應去學,已經說了20年,卻還是不曾實現諾言。「打高爾夫球頗花時間,我是騰不出這時間的。或許退休後,就可以和朋友在高爾夫球場上見面!」他笑著說。
熱心社區服務與慈善事業
熱心社區服務與慈善事業的方耀清,除了擔任文山聯誼社永久榮譽社長兼副社長之外,他也擔任南洋方氏總會永久名譽會長兼互助部副主席。此外,他也是新加坡六桂堂名譽主席兼理事,波那維斯達民眾俱樂部管委會委員,及克明小學咨詢委員會財政等。由於服務學校有功,他在2004年與2009年,分別榮獲教育服務獎及教育服務獎(銀)獎章。
文山聯誼社是金門烈嶼人為照顧族人利益而組織的團體。五、六十年代,以轉口貿易為主的新加坡是東南亞的貨易集散地,新加坡河於是成了新加坡的經濟命脈,早期的商業活動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河、紅燈碼頭和老巴剎一帶,駁船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當時,從金門烈嶼南來的方氏宗親多在前人的關照下投入駁運行業,或駕駛駁船,或搖舢舨,風吹雨打,在新加坡河上靠著勞力謀生。
方耀清接著以金門話(閩南語)說:「拳頭大,碼頭大」,在碼頭討生活的,難免會為了利益而衝突,為爭地盤而格鬥。「早年,這些在新加坡河上討生活的方氏鄉親覺得有必要組織起來,遂以「文山」為號,成立了地緣和血緣兼具的團體,俾團結會員,對外不僅可因勢力龐大而擴大生意地盤,同時也是會員的後盾和「靠山」。方耀清的父親很早便是會員,從小跟隨父親到該會活動的方耀清,70年代中也加入了這個組織。
「文山」先後數次遷移會所。最初地址是在大門內(乞納街),其後遷至直落亞逸街。50年代進一步遷至吉寧街。1978年,由於市區重建計劃的影響,遂搬遷至芳林苑今址。翌年2月22日,「文山」正式註冊為文山聯誼社。2005年5月1日該會趁慶祝天上聖母誕辰晚宴發起籌募購置會所基金,方耀清響應號召,也和幾位方氏宗親各捐獻五萬元,聯同其他宗親,及金門烈嶼后頭村方氏宗親會的匯款資助,終於購置了克羅士街上段531座二樓八號為新會所,並於2006年2月11日舉行喬遷暨天上聖母安座儀式。
方耀清也簡略地介紹文山聯誼社的活動,主要有農曆三月廿三日供奉媽祖、新春團拜會、元宵慶祝會、八月廿三日陳府王爺神聖、回鄉省親團、接待外賓等等。「 2010年七月,金門縣政府訪問團也到訪我社,記得有薛承泰主席、李沃士縣長、王再生議長等長官及其他人員。他們扺達會所後,即率領團隊一起虔誠的上香祈福,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
「南洋方氏總會成立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目前理事中有好多位來自文山聯誼社的金門烈嶼宗親。我是方水金宗長推薦加入的。這裏,有來自不同籍貫的宗親,大家一條心,努力協助推動會務的發展。這些年來,方氏總會與世界各地的方氏宗親團體及六桂宗親組織有很好的聯繫。通過文化、經濟與其他方面的合作,互惠互利,互助互愛,從而為宗親們謀求更大的福利。」
回鄉並捐款資助家鄉建設
方耀清夫婦育有一男一女,目前分別在新加坡管理大學攻讀商業經濟,及國立大學攻讀商業會計。至於孩子將來會繼承他的事業嗎?方耀清表示,他至少還可以管理公司十幾、二十年。如果孩子有興趣,他會引導他走這一行。
方耀清1958年出生於新加坡。父親早年南來,多次回鄉,他則在九十年代初,和哥哥首次陪同母親、姐姐和妹妹們,並帶了妻子和孩子們一同回鄉省親。「金門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很好。之前以為是窮鄉僻壤,但家鄉的整潔,以及寧靜的田野,卻讓我有渡假消閑的感覺。」方耀清說。十多年來,雖然業務繁忙,但他還是爭取機會回鄉,至今已回去金門四、五次。他也和兄弟們共同捐款,以父親名義資助家鄉建設,包括重建方氏家廟、祖厝等。
閒暇時,尤其是周末,方耀清會把家人帶到自己的船上;有時因著工作的需要,順便和家人遠離城市的喧囂,望著藍天大海,迎著海風享受大自然的景色。「我愛船,也愛海,因為沒有海水,船不可能航行。一家人能夠遠離陸地,無拘無束地在海上逍遙,那怕是短短的一天半日,也是難得的家庭歡樂時光。」
旅遊是方耀清在繁忙的業務之外,必定抽空安排的常年家庭節目。「出國旅遊不僅讓我鬆懈身心,增廣見識;同時也是一家人在一起歡度時光的最好機會。」這些年來,他和家人走過好多地方,例如臺灣、中國、歐美、俄羅斯、南非、南美洲等地。
中國、臺灣等亞洲地區,讓他感覺自己的存在;同文同種,並且操著同樣語言的地方讓他格外感到親切。而西方與東方截然不同的人文與地理環境,卻也讓他深深感受文化迥異所帶來的沖擊。如何在兩者之間求取平衡,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文化,享受更有優質的生活,或許是現代人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所應追求的生活方式!
「我是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他爽朗地說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