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連載憂患走來
至於高樹和阿松嫂的愛情,也祇有大海和海灘的蚌蝦知道,望安島的漁民都不知道。即使有人講給他們聽,他們也不會相信。
14
週末,高樹在學校禮堂教唱歌曲,工友送來一封航空信。他拆開一看,竟是于櫻從美國舊金山寄來的。她和大雅企業公司江大雅董事長婚後不到一年便離異,目前她在經營餐館生意。于櫻是從華文《世界日報》上看到「望海合唱團」的消息,所以立刻請報社把她的信轉寄到望安島。她的信寫得很短,卻誠懇地邀請高樹赴美定居,安度晚年。高樹付諸一笑。把信塞進褲袋,繼續他的教唱工作。
不久之前,柯校長在校務會議上提出改組福利社案,由於學校師生人數過多,目前的小型福利社,已難以滿足師生的需求,尤其是餐飲部門是最弱的一環。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決議成立「望海餐廳」,招攬馬公餐飲業商前來經營,由學校總務科籌辦督導。這種做法,不僅滿足了許多住校生的需求,同時也徹底解決了單身教師的伙食問題。不過,招聘廣告刊出之後,卻無人問津,因為望安島是一個彈丸小島,任何人都退避三舍。何況教師待遇菲薄,廣大的學生大多是漁家子弟,從這些消費者身上怎能撈到油水?
高樹一時心血來潮,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告訴了住在太平洋彼岸的于櫻,勸她來島上經營「望海餐廳」,為自己同胞作出貢獻。高樹在信中對望安島的大自然景色,作了客觀的描述,而且還附寄了幾幀照片。他的信寄出之後,便感到後悔,他深怕于櫻來了以後,感情死灰復燃,那一定給阿松嫂精神上帶來嚴重的打擊。
那日,阿松嫂為高樹煎好了草藥,看他喝下去後,便把學校最近的計畫祕密,悄悄告訴高樹:柯校長決定月底把高樹送往馬公醫院治療,絕不讓他再服草藥,拖延生命。這是學生家長會通過的意見,也是對高樹為澎湖爭取榮譽的回饋。至於「望海合唱團」訓練演唱,柯校長已經聘請了一位青年音樂教師,日內就來望安島。聽說此人剛從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
太好了!高樹興奮地說。
阿松嫂凝望著他那清的面孔,感動得熱淚盈眶。她囁嚅著說:你應該休息了,你忘了自己是一個……病人!
高樹在望安島漁民的祝福聲裡,跨上了小型民航機的扶梯,飛向馬公。他平生坐過汽車輪船和摩托車,卻從未坐過飛機。當飛機衝向一萬呎的藍空,他的心朝上拉,像少年時在校園打鞦韆,有點緊張有點懼怕。轉過臉去,他抓住了阿松嫂的胳臂。
別害怕。她的烏溜的眸子直轉。低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