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前水頭新厝內的崛起和沒落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國龍。
點閱率:740
字型大小:

 在家鄉也是一樣,給家人住的二落大厝,普通房屋一、兩萬即可,新厝內郤花了二、三萬。不僅如此,前水頭的奉祀關公的「武廟」重修,根據光緒參拾壹年(公元1905年),本村秀才黃斗星所撰的重修武廟題名碑記,提到武廟從乾隆28年(公元1763年),御前侍衛兼金門副總府朱廷謨重修後,「迄今百有餘歲…風雨飄搖…黃君怡聲怡濟等倡捐巨款…俾廟貌煥然一新」黃怡濟捐銀陸佰大員,第二多的黃宗洲陸拾員,第三多的黃天第貳拾肆員,民國二十年花了幾萬元蓋「得月樓」的黃輝煌可能當時「羽毛尚未豐滿」,僅捐了肆員,相較之下,可見黃清泉為人慷慨,出手海派。文中又提到「怡聲哲嗣懋祺踴躍趨事,亦與有勞焉」,表示黃清泉家族不光是出錢,也有出大力。
不知是「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寄」,還是「盛極必衰」的道理,新厝的落成奠安之日,不幸郤暗伏衰敗的危機,原來以前的習俗是請秀才來寫對聯,連戲曲演出也要請秀才選「戲齣」,如果請到的是上文所提到的黃斗星還好,雖然他與黃清泉在宗族事務上魚雁往返(黃啟政文中提及),但他是「五欉」派的黃氏子孫,黃清泉必須請同為「小宗」派的秀才才合乎慣例,所請的這位「小宗」派秀才其實祖上也曾是一代富豪,可惜當時已經家道中落,不知是否和黃清泉家有金錢上的糾葛,他大筆一揮,寫了「蟬在樹上聲聲苦,蒲在堂前葉葉枯」的一副對聯,把在唐山的兩位主人清「蟬」、清「蒲」嵌入,蟬叫苦,蒲葉枯,不是單聲單葉,而是聲聲、葉葉,不但是不吉不利,更是既狠且毒,黃集美說此聯無法確知是否有貼上去,但我敢肯定奸計必定無法得逞,因為以黃清泉和黃斗星的交情,兩家距離不到100公尺,黃斗星雖然沒有出手書寫,但基於睦鄰的情誼當天必定有在場幫忙,同為文人,在旁瞄到這這副對聯,豈有不加阻止之理,以他經常處理公眾事務的經驗,一定不會「說得很白」,必定會巧妙的打圓場,畢竟安厝是喜事,任何一方不高興都不是件好事。像我就會稱讚此聯把我們蟬叔、蒲叔(名字大家認識的人多)的名字都寫上去了,實在很「高明」,話鋒一轉,今天新居落成,所費不貲,讚美它「美輪美奐」豈不是更好?他們兄弟同心,通力合作,真是「肯堂肯構」的最佳寫照…等,不就轉移了焦點嗎?以黃斗星之才十倍於我,必有一番絕妙說辭,可惜不傳於世。
紅門聯貼上去,接下來法師或道士就展開安厝的科儀了,中午好戲就要開鑼,事先要請秀才選「曲目」,一般人都傳說劇名是「敗南洋」,所以在南洋的黃清泉事業才會衰敗,我認為不會如此「明刀明槍」,黃集美說了個調名,但他確定演出的內容是隋唐演義中隋末唐初的故事,他印象中記得有拿兩支大錘的李元霸演出,但細查演義,這一段歷史中,有一位串場的女主角-「南陽」公主,南陽公主,煬帝之長女,她毫無皇帝女兒的嬌矜,14歲嫁給許國公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士及後,從宇文述生病到死均「親調飲食,手自奉上」,貴為公主能做到這種程度確實值得稱道。但歷史發展卻是:宇文士及的同胞兄弟宇文化及殺了她的父親煬帝,丈夫宇文士及也忘了煬帝給予他的恩寵,歸降于唐。至此,國已破,家已亡,夫離叛,子已去,無牽無掛,南陽公主頓悟世態,便毅然擺脫潦亂的塵世,選擇了到蒼岩山「削髮為尼」,在戲臺上,大家看武將們打打殺殺熱熱鬧鬧強強滾,但暗中郤夾雜了尊號「南陽」的公主由盛而敗的過程,大家以訛傳訛,都說是演「敗南洋」,試想,官方的明朝鄭和為了找「惠帝」才下西(南)洋,唐朝時「落番」風氣未開,民間那可能下南洋的,況且唐朝才「敗」,可見已經到南洋很久了,理論上更不可能!再說以秀才心機之深沈,而且先前又發生了事敗露的「對聯事件」,自然不會用那麼直接的「敗南洋」,必是後來人家領悟到「南洋」和「南陽」諧音,所以便傳說演出的戲碼是「敗南洋」。黃集美提到老一輩的講法,說演戲的演員「包頭白」出場,立即有人到後臺告訴班主,今天入厝是好事,怎麼演出死人的情節,頭上又包白布,真是觸人家的楣頭,最後商量的結果,演員頭上改成包黃色的布,戲繼續上演,至此水清魚現,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有良心的觀眾我想也看不下去。對演員頭包「黃色」,我認為比較合理,在官方的說法,黃色是皇家衣物的顏色,事死如事生,合乎古禮。在民間,叫死者父輩頭包白色,叫死者祖父輩頭包藍色,叫死者曾祖父輩頭包紅色,叫死者高祖父輩頭包黃色,當了高祖父才嗚呼哀哉也一定是福壽全歸,算是「好命人」了,到這個節骨眼大家只好勉強接受,後來事情如何演變不得而知,我猜如果不是草草結束,必然是大家「歹面相看」!這位心術不正的秀才,最後終因抑鬱不得志而壽源不長,他的太太投奔尚稱富裕的娘家,最後落腳在新加坡。
敗,自然是慢慢的垮下來,而不是說立刻完蛋。說也奇怪,公元1894年新厝落成,產生了「對聯」和「演戲」二項風波(閩南話叫曲折),不久之後,首先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沒有銀行,有錢的大爺們都自己挖個地下室(即所謂的土庫),來收藏大量的現金,沒想到看守「土庫」的一位浙江籍下人,和黃清泉的一個婢女,不知是無法抵抗金錢的誘惑,還是受不了婢女的致命吸引力,二人捲款潛逃到香港,並且公然的開起綢布莊(當地叫絲線店)來了,其實以黃清泉財團所屬的分支機構,在香港還是有龐大的勢力存在,雖然元氣大傷,但他還是選擇不予追究。黃集美談到這一段,非常憤慨,他也知道對方的名字,幾次想要去香港當面說他們幾句,消消這口「惡氣」,但一想到叔公的寬宏大量,不由得見賢思齊了!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前文談到黃清泉精研易經,深知避邪之道,因而蠱術不侵,但是,錢多有時候會礙人眼睛,也可能是商場上無形中樹敵而不自知,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一次別人刻意安排的場合中,有人乘著談笑之間,他正在高興時心防鬆懈,請他抽了根加料的雪茄(南洋話叫朱律),所加的料竟然是毒物,害他僅活了四十九歲,猶如峰隕泰山,巨人西歸,雁序失群,二子祝三、祝九,嗜鴉片煙、好賭,揮霍無度,不知所終,「甲必丹」數十年一手建立的財團,終於在一夕之間煙消雲散,最可惜的是,公元1905年,他見不到故鄉重修武廟題名碑記中捐銀陸佰大員的輝煌事蹟,也看不到南洋大伯公宮落成碑記他捐獻五萬盾的光榮紀錄,幸而二哥之子天祥出承其後,居住在麻里巴板,民國72年已傳有二子五孫,「積善之家慶有餘」,信然。(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