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京師後學草書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清國。
點閱率:733

「楊清國、洪永善書畫聯展」,2011年1月27日在金蓮淨苑展出,開幕展覽時,金門縣書法學會洪明燦理事長、翁坤成書家,不約而同向我說:「看不到你北京師大學後的新作品」。他們對我的期望與激勵,讓我很感動。也促使我想把預備在六月份參加「筆走龍蛇現真姿」展出的草書新作品,提前曝光,並分享我學草書的心路歷程,以就教諸書家。
之一
2010年7-8月間,約有一個半月時間,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研習書法專業碩士研究課程。第一學期結束,順便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接受「光耀中華---中國時代改革創新先鋒人物獎」的表揚,並參加其歡宴前,大會所舉辦的筆會交流活動。我感到參加這次筆會揮毫,信心滿滿,真可能是託研習效果所致。我在大陸各地參加筆會交流多次,包括2008年應北京市中國書法家協會之邀,參加「首屆海峽兩岸著名書法家,百米書法長卷長城揮毫筆會」,我總是有點猶豫、畏縮,感覺沒有這次的期待與興奮,是研習後功力的提升吧?
在幾處的揮毫攤位,我的桌前大排長龍,他們似乎可以在其他攤位,更快取得作品啊!只看見鄰桌書者是固定寫一、二個字或一句吉祥語;而我是依據索求者,想要寫什麼字句?我就寫什麼!讓大家歡喜。是不是因為這原故?他們才要忍耐等我寫。參加筆會交流後,在聯誼歡宴會,我贈送主辦單位組委會一幅全開書法作品,書寫:「光耀中華,改革創新,為民先鋒」等字。
很驚訝的,我站著寫字已個把小時,還不覺累,又是這個半月來苦練的功力。我在北師大,除了上課坐著,就是站立練字,可以說這一個半月,寫字的數量,超過我在家一年的份量。平時在家沒練字,都是人家要我寫作品參展,我才思考要寫什麼作品,才開始書寫,也難怪字長年不長進。
8月31日從北京回廈門,碰上颱風,在廈門滯留三夜四天,真是歸鄉似箭,等船很難消受。不覺吟起了蘇東坡的詞句:「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返金時,接到金門縣書法學會「2010年(99年度)會員展」通報,會員展將於10月2日舉辦,會員需於7月28日前送交參展作品,慘啊!已逾期一個月。我打電話請示該會理事長洪明燦,可否再補交參展作品,洪理事長說:「可以,只是要印專輯,恐怕可能會來不及」。不過,他又說:「你趕快寫來,我馬上拍照,用E-mail寄給臺灣廠商,請儘可能設法補上」。洪理事長熱心協助,讓我很感激。
依據規定,會員應送對開二張及全開一張的參展作品,當天我以隸書寫了「翰墨緣」全開一幅,用對開二張分別書臨《書譜》草書:「心手雙暢」及「翰不虛動」。晚上就遵照送往「大千畫廊」裱褙,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寫草書作品參展,也是北師大研習給我的新技能。
2011年(100年度)會員分梯展的參展作品調查,我選擇參加六月份行草書組:「筆走龍蛇現真姿」(預展作品如圖1),這就是一種突破。北師大研習結束返金,我在金門日報副刊連續發表「京師學書法」專輯十二篇研習心得,很多同好非常嘉許,有的甚至說圖照的書法,較以往進步了,這些溢美之詞,對我都是鼓勵。結課後打包回家學習,已感覺觀念大有改變,技巧也略有進步,對我的書法藝術水平是提升了一些,但仍繼續努力,才能更具效果。
之二
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年),我從整天到各村里各處跑的金門縣民政科(局)長,轉調任金門縣立金沙國中校長。突然感到我工作空間小了,而時間似乎多了出來,才開始想學書法,只是當年我把學書法,當成課間休息消遣,並沒認真練書法,沒拜師學藝,迄今可以說只用毛筆塗鴉了三十年,也從沒試寫過草書。一方面它很難學不好寫;一方面我很排斥它,總認為寫些讓人看不懂的字有什麼意思?尤其是我學佛歡喜寫佛偈,有弘法用意,要讓人一看就懂。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師大藝術學院,念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經過「草書研究」課程李洪智老師的教授講解示範,我感到寫草書,看起來很暢快灑脫,也很美妙。看到學長們都在勤練草書,才突破我對草書的誤解,體認了草書是書法藝術最高境界的表現,要學書法不能不努力練草書。
久聞《書譜》是學習草書的最佳範本,但也是最難練的草書字帖。北師大的課程有虞曉勇老師,教授《古代書論》,就講解過《書譜》,讓我大略認識它;李老師教「草書研究」,也是採用《書譜》當教材,要求我們多練《書譜》,讓我不得不練《書譜》。但是《書譜》字帖,有許多字根本看不清楚,想要依樣畫葫蘆,也無從畫。所以我先將《書譜》的佳言美句抄錄下來,再請也在辦公處,勤練《書譜》的班主任羅紹文學長,幫我寫個範本,給我對照《書譜》字帖來練,我是從部份的句子開始練起的。「京師學書法」專輯<虞曉勇講《書譜》>的圖照:「君子立身,務修其本」,就是這樣臨《書譜》寫出來的。回家以後,我才開始對照釋文,逐字閱讀練寫,如旅行隨身攜帶在外,採眼觀手摩,以手當毛筆、大腿當紙書寫。
我除閱讀練習寫《書譜》,也閱讀練習寫《智永千字文草書》,王羲之《十七帖》,如發現模糊不清,或不知筆順寫法,或看起來和某字寫法類似,再翻閱《中國書法大字典》,或《正草隸篆四體字典》查看,了解該字應怎樣寫法。如果要學作品,我是以李洪智老師的《北京師大書法專業教師作品集》內的詩詞來臨寫組合,看不懂寫法,同樣查看字典再書寫。我已臨寫過李老師所的詩詞有:唐‧賈 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盃無?」李 頻<渡漢江>:「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韋應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我把它寫成草書四條愊。(作品如圖2)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