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畫簿出走〉旗山老街
香蕉,是屬於旗山的顏色,旗山溪圍城,收攬了美濃溪,荖濃溪也來湊熱鬧,經連體成為高屏溪,水源足,造就了一九五二年之後的二十年間,香蕉輸日的一段榮景。
高雄縣市合併後,鎮改成了區,過去,旗美地區原就是高雄市民跳離繁瑣呼吸的後院,那兒有圓拱型俗稱「亭子腳」的騎樓,獨一無二的石造砌飾,巴洛克立面圖案,鋼筋混凝土結構,清水磚、磨石子、磁磚,氣味色調殊異的裝扮在門窗、窗台、柱子和山牆上,成了吸睛獵尋影像的老街。時間倒帶,日據的一九○一年,番薯寮〈旗山舊名〉廳設置後興建的老街,取材自旗尾山下的溪床,打鑿成粗糙表面,再以水泥灰漿接合,復以中央的拱心石串接成拱廊,厚實流暢的線條,讓行旅得用心靈來理解這條極具文化戳記的歷史記憶。
像湖口、三峽、大溪、南化老街般,吞盡殖民風采的故鄉,時間的魔咒卻衝撞著觀光的人文關懷,捋去探索歷史的意涵,精彩風雅的建築美學,在小小的蕉城裡,至少,是個時代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