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有失厚道

發布日期:
作者: 北珊。
點閱率:595

 坐落淡水「烏鶖埔」與「砲台埔」的山坳間,有一座和平公園,因為一棟百年木造古民家的移築,成就了中、日民間和平交流的誠意。這棟「古民家」建築跨越時空,飄洋過海3000里,在2009年12月組合落成,在台灣有了新家,並正式取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一滴水紀念館」將成為淡水觀光景點的一環,並串聯老街經紅毛城往漁人碼頭的文化軌跡。因為這是一個新的事件,希望藉此活動讓更多的種子群透過解說機制,能散播移築故事,增添淡水觀光旅遊的豐富度,因此淡水鎮公所舉辦一系列志工培訓課程。
此次志工培訓課程分兩組進行,一為解說志工;二是茶道表演志工,基於對淡水這塊土地的熱愛,以及工作領域的相關性,所以對「一滴水紀念館」的故事已相當熟悉,也被這件事情深深的感動過!更希望為這棟紀念館做些什麼?生為淡水的新住民,我和這塊土地已經產生濃濃的感情,更期待自己的孩子對自己居住的地方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進而愛惜這塊土地,回饋這個地方!
於是,我和大二的女兒做了協商和討論,希望她能在課餘時間,加入志工的行列,女兒也興致勃勃的答應了!並且選擇了「茶道表演志工」培訓課程,我對她的勇於嘗試感到驕傲。同為大學生的好友女兒也一併加入,因為期程緊迫,所以報名手續就由大人代勞了!今日因為「一滴水紀念館」邀請旅日名作家陳舜臣大師蒞臨,為陳舜臣紀念文庫的成立做見證,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他老人家已如風中殘燭,歷史性的一刻不容錯過,所以我也前去一睹大文豪的丰采,陳大師殘弱的身軀,瑟縮的坐在輪椅上,聲音已完全發不出來,但是炯炯有神的雙眼,依舊顯露出大文豪的氣勢。
為時1小時的記者拍照會,陳大師由家人陪同離去,大師的身影消失在絲絲細雨中,再見了!也許這是大師蒞臨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但是陳舜臣文庫將會在台灣、在淡水、在和平公園、在一滴水紀念館永遠珍藏,永遠流傳。
會後有機會向公所承辦志工業務的專員請益「茶道表演志工」培訓細節,因為女兒明日就是首次的上課日。對方開口的第一句話便問:「冒昧請問二位女兒外表漂亮嗎?」我和摯友面面相覷,心中有些不舒服!對方又問:「培訓完畢可以真正值勤服務嗎?」我們心中更加犯嘀咕了!志工不就是為了服務而來嗎?美醜和服務的心有衝突嗎?兩個問題我們都不想正面回答,只是沉默!
想到先前,陳舜臣大師在生命的盡頭,仍然想為故鄉的土地奉獻些什麼?千里迢迢拖著病體搭機回台,就為了成就一件美事,大師前腳剛走,參與並主辦這場盛會的公部門工作人員,卻對2位愛女心切的熱心媽媽提出如此不適切的問題,聽來憤憤難平,他真的是有失厚道呀!難道擁有姣好的外在,方才有機會服務社會嗎?摯友原想打退堂鼓,我卻鼓勵她說:「我想這不是主辦單位的意思,應該只是那位先生的個人行為,不必太在意!」
有時候大人不正確的思考模式,會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傷害,為人父母可以先幫忙過濾掉這些負面的雜音,指引孩子一條正確的路,其他就由他們從做中去學習,一點小小的不順遂便要打退堂鼓,不是大人該有的行徑,也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