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與各地俗諺之比較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1,898
字型大小:

△「差豬差狗,不值自己走。」──汪蘇有「使口不如自走。河北有「抬頭求人, 不如低頭求工。」浙江則有「依人都是假,跌倒自己爬。」與「等人穿凍死,等人吃餓死。」皆在強調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還人靠自己最好,正所謂「求人如吞三寸劍,靠人如上九重天」。
△「老大人的話,著用紙包起。」─母親常言,喻其珍貴,光是客諺就有三句「毋聽老人言,終久撂大錢。」「愛聽老人言,有日賺大錢。」「凡事愛好,問過三老(指老年人、老實人、老經驗的人)。」台灣也有「家內有一老,較贏三塊寶。」句句都在誇讚老人,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兄閱歷豐富,見多識廣,老人之言,後輩應謹記在心,奉為圭臬。
△「食尪香香,食子淡淡。」「一斤菜不值四兩蔥,一斤子不值四兩尪。」──陝西有「吃丈夫的睡得吃,吃兒子的跪得吃。」客諺則有「賴子(兒子)一間角,毋當(不如)老公一隻腳。」吃丈夫的似乎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且可隨心所欲;吃兒子的感覺則是豈有此理,似乎不該,而且極不自然。兒子比不上丈夫,不僅感受不同,而且相差甚遠。
△「食老三項歹:見風流目屎,食冷著拉屎,走路摳摳跛。」──同樣地,客諺也有「人老三件歪(不好的事情):行路頭那低,打屁打出屎,屙尿淋濕鞋。」前後兩諺,項目雖然有異,但皆道出人到老年,器官退化,不聽使喚,只能徒嘆無奈!
△「冬節月頭,專寒年兜;冬節月中間,無雪又無霜;冬節月尾,專寒正二月。」──冬至固定在國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這是一句以冬至在農曆的落點來定出寒冷的時段,想必屢試不爽、顛撲不破,才會沿襲至今。客諺也有「冬至在月頭,掌牛阿哥毋知愁(無憂無慮地工作);冬至月中央,霜雪兩頭光(在清晨霜雪,晚上月光的情景下努力工作);冬至在月尾,掌牛阿哥毋知歸(認真工作,樂而忘返)。」金門人依依判斷寒冷時段,客家人依此比喻工作,兩諺皆有押韻,先人智慧,實令後人讚嘆!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仔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舀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嬤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十三食泔糜配芥菜,十四搭燈棚,十五上元暝。」──兒時每逢春節,父親便會吟出這首新年歌謠,印象中還有一首「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地,……」其餘大致相同;客諺也有「初一食齋拜人神,初二轉外家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等神,初五神落天,初六正係年,初七冇酒肉,初八扼粥杓,初九拜天公,初十打主意,十三人開燈,十四燈大明,十五元宵節,二十嬲天穿。」(黃盛村著台灣客家諺語);另一則是「初一食日齋,初二轉外家,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年到初五六,無酒又無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粥缽(已盤空如洗),有食無食,聊到年初十。」(何石松著客諺一百首)說法略有差,習俗大致相似。
△「父母想子長流水,子想父母一陣風。」──客諺「爺娘惜子長江水,子想爺娘擔竿長。」同是思念,天差地遠;另外陝西俗諺「母年一百歲,常懷八十兒。」足見天下父母心,各地皆相同,無論子女多大年紀,卻無時無刻不在擔憂。
△「看人食肉,呣通看人相打。」「看人食肉, 呣通看人剖柴。」──客諺也有「人相打莫行前,人相罵莫贈言。」皆在勉人莫管閒事,免被波及。
△「龜笑鱉無尾,鱉笑龜頭短。」──浙江有「烏龜不要笑鱉,同個洞裡歇。」與「大哥莫說二哥哥,兩個哥哥差不多。」北平有「大哥別笑二哥,饅頭別笑窩窩。」四川人說「大哥說二哥,麻子一樣多。」馬祖人說:「七哥問八哥,兩隻差不多。」這些諺語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相去無幾,不應彼此見笑。
△「有量有處補,食仔做內外祖。」──陝西俗諺「人有一虧,天有一補。」常言「有量著有福」,「吃虧就是佔便宜」,皆在勉人寬宏大量,寬以待人,老天爺自會神力相助。
△「入門觀人意,上山觀山勢。」──客諺也有「出門看天色;入門看主人的面色。」陝西有「出門看天色,進門看顏色。」華北還有「入門看人意,落田看田勢。」上述諸諺說法接近,皆在告誡我們要審時度勢,察顏觀色,因人事地而制宜,識時務者為俊傑。
△「少年勿會曉想,食老呣成樣。」「少年呣打拚,食老拖老命。」──此與江西「年輕不勤儉,老來就可憐。」皆與長歌行所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同,勉人「先苦後甜,幸福萬年」「欲求真幸福,先下苦功夫」。
△「多子餓死父,多新婦餓死大家(婆婆)。」──客諺也有「好子毋使多,多子餓死爺。」正如古諺所云「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皆是互相依賴對方,自己不求盡責,勉人凡事各守本分,不可推諉塞責,以免造成遺憾 。
△「一生主張,呣值兩人思量。」──福建興化有「一人算不如百人算」,浙東有「三個笨漢,抵一個狀元。」湖南有「三個明白人,當個好縣官。」廣東有「三個臭皮匠,湊個諸葛亮。」貴州有「三個蠻人,當一個地理。」上述數則諺語,皆在提示我們團結力量大,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重要。
△「清明穀雨,寒死虎母。」──馬祖人說「清明穀雨,寒死老鼠。」清明穀雨,兩個相連的節氣皆在暮春,但在金馬地區,仍是春寒料峭,警告我們寒冷程度,不可忽視,只是各以虎鼠譬喻,是否純為押韻?
△「媒人嘴,糊累累。」「媒人婆,賺食無一碗蚵。」──馬祖也有「媒儂講親,無耐當真。」由於媒人口齒伶俐、能言善道,在真實性務須打拚。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蒙古有「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魯北也有「各人洗臉各人光,不管他人臉生瘡。」這些俗諺,皆含有「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之意,有明哲保身、自顧自己之私念。
△「勿會生呣值錢,生著性命相交纏。」──大陸各地也有「生孩子,女人是一隻腳在棺材裡,一隻腳在棺材外。」早年醫藥缺乏,接生工作全由鄉村老婦「轉臍婆仔」一人協助,危險程度甚高,倘若發生難產,隨時有生命之虞,故稱「母難日」,女子一旦不能生育,備受責難,不值一文,真正生產時,危險重重,女子真是難為啊!
△「勿會生,帶治骱邊。」「勿會生,帶治門口厝邊。」──正如浙江俗諺,「拉屎勿出嫌坑臭,睏覺勿著嫌床歪。」勿會生與骱邊或厝邊,風馬牛不相及;下則與坑臭或床歪,也毫無瓜葛,表示這樣的人,一旦不能如願以償,從不反省自己,探求原因,只會一味怨天尤人。
△「無魚,蝦嘛好。」「無牛駛馬」──福建也有「沒有豬,狗也要。」皆指因為沒有符合需求的,只好濫竽充數,退而求其次。
△「一世人大人,兩世人囝仔。」──馬祖也有「蜀世儂,兩世婗囝。」人到老年,在個性,說話上諸多類似孩童,故而兩次兒童階段。
△「借錢滑溜溜,討錢面憂憂。」──「借錢一樣面,討錢一樣面。」──豫北也有相關俗諺,「立了放債,跪了討錢。」借錢討債,無論債戶或債主,前後兩個樣,心裡兩樣情,值得借鏡。
△「千銀買厝,萬銀買厝邊。」──南洋一帶則說「千金買產,八百買椰。」椰本指椰樹,在此指鄰居,孔子強調「里仁為美」,孟母三度遷居,在在說明「鄰居好,無價寶」,要買屋,先擇鄰。
△「來雙手空空,去雙手無半項。」──湖北俗諺「百年隨緣過,萬事轉頭空。」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富貴榮華,轉眼雲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勉人淡泊名利,萬事隨緣。
△「感情留一半,後面好相看。」──浙江有「凡事留一線,久後好相見。」華北也有「人情留一線,久後好相見。」三地俗諺意同,皆指人與人間,得饒人處且饒人,給對方留下餘地,也為自己留了進退之路。
△「九月九閃日,十月日生翅,十一月無路用查某領勿會直。」──馬祖也有「八月日作晡,定蟲(偷懶)諸娘無內摸。」夏至過後,夜漸長而晝漸短,常使笨拙偷懶的家庭主婦難以應付家中瑣事。  
 △「會生得子身,勿會生得子心。」──客諺也有「有介(那個)躬(生育)子身,冇介躬子心。」「降子身,無降子心。」即所謂「一母生九子,連同十條心」,二者相形之下,生身較易,心思則難掌握。
△「食一,睏二,做工作三。」──江蘇也有「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亦即人手多,做事容易;人口少,生活容易。
△「囝仔尻川三斗火,三個囝仔蒸得一籠粿。」──馬祖福州話:「婗囝羔四黑主(篤)火」,皆指小孩體溫較高,猶如火籠鄉,頗合醫理。
△「生意人騙熟識,忠厚人騙厝內。」──馬祖人也認為「熟嚕熟,漱肥肉。」購買東西,務必貨比三家,不要以為熟人可靠,愈熟愈會被騙。
△「寄錢會減,寄話會加。」──浙江也有「事怕經手,話怕轉口。」皆在警戒我們凡事最好親力視為,一經他人手口,難免變質。
△「你無嫌我稱夠,我無嫌你魚臭。」──江蘇也有「你不說我嘴歪,我不說你頂禿。」河北則有「你不說他頭禿,他又不說你眼瞎。」意指各有弱點,只要互不嫌棄,各退一步,必能達到雙贏兩利之局面。
△「天變一時,人變無疑。」──大陸也有「黃梅天,十八變。」皆在比喻天氣多變,人亦善變。
△「千里狗,萬里貓。」──意同「貓記千,狗記萬,燕自涉水到江南。」動物各具先天本領,喻人各有天賦。
△「暗頓減一口,食到九十九。」──各地長壽之道的俗諺不少,如「早起參星斗,晚飯少吃口,老婆生得醜。」又如「飯後行百步,勝過開藥鋪。」這類俗諺,除了了解,貴在實踐。
探討各地相關俗諺,自覺饒富趣味,由於筆者涉獵不深,能力不逮,如今抱著大膽嘗試的心理,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引發賢達同好的回響,共同為俗諺發揚光大。(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