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一笑─記二○○七年六月出現「藍月亮」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淮南子‧天文訓》
記得二十多年前讀《毛澤東詩集》──反第一次大圍剿〈一九三一年春〉詩的最末兩句是──「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毛按:「……共工是勝利的英雄。……他死了沒有呢?沒有說。看來是沒有死,共工是確實勝利了。」
自古以來,「相爭」一事總被人嚴肅看待,你死我活是最大多數的結局。但是,毛先生反倒認為共工沒有死,共工是勝利的英雄。有時候我會覺得毛先生有點兒阿Q,不知他讀到魯迅〈題三義塔〉詩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心裡頭是否也會有另一層體悟!又,毛先生若能撇開政治情結,從文學的角度解讀,無論如何,「相逢一笑」都是抒情唯美的;從人性的層面來看,則可開出另一種至情至性的光輝,不是嗎? 然而,話說回來,假如我們把場景轉換成兩性的三角關係,是不是也可以這麼雲淡風輕呢?
「一個人,一生只戀愛一次,是幸福的。不幸,我剛剛比一次多了一次。」──《藍與黑》第一章,這是小說裡男主角張醒亞痛苦的自白,他夾在孤女唐琪與千金大小姐鄭美莊之間的烽火戀情,著實讓他受盡煎熬。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故事中的兩個女子,也是兩敗俱傷。「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相逢真能坦然一笑?
你曾經注意過嗎?在一個陽曆的月份裡,出現兩次滿月,外國人把這第二個滿月稱作「藍月亮」〈Blue moon〉,傳說中,對著Blue moon許願可以美夢成真!「藍月亮」並不常有,二○○七年六月卻悄悄的出現了。陽曆六月一日是農曆的四月十六日,這是六月裡的第一個「望」,而俗稱「藍月亮」的第二個「望」正落在六月三十日──農曆的五月十六日。〈資料來源:臺北天文科學館〉記憶中,六月是喜氣的,許多女孩子選擇當「六月新娘」,然而,六月也是傷感的月份,驪歌聲起,同窗好友各奔前程,還有六月六日諾曼第登陸,好一個悲壯的六月……
二○○七年的六月!啊!多麼特別的一個六月?生命中同時出現兩個月亮。兩個都是又大又圓的月亮,我又驚又喜,奮不顧身攀上天梯,摘下一個月亮!怎料,另一個月亮也同時撞了上來,唉──呀──呀!我一時失了平衡,亂了方寸,自天梯上頭跌下凡間;第一個月亮以玉石俱焚之姿,選擇破滅。至於那第二個月亮嘛!兀自守在安全距離之外,發著幽幽的藍光,是嗎?你是「藍月亮」!
轉眼,又是新的一年,璀璨的煙火,迷亂了視界!喧嘩的人群散去,你──是否仍守著寂靜的夜空?看見我了嗎?今晚,穿一身白,只為祭奠那滄桑的曾經。「相逢一笑,物我兩忘。」也許,在生命的某個轉角處,別有一番風景,等你,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