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麻將風

發布日期:
作者: 張放。
點閱率:738

夫婦床笫之間的祕事,別人是難以插嘴的。愛情,它含有悲劇的因素。但願「恩愛夫妻不到頭」的諺語,不會發生在老黎的身上。因為老黎和我親若兄弟,他的女兒是我兒媳,我的兒子是他的女婿,我們倆的關係盤旋交錯,難以扯清。
我向老黎建議,把黎嫂送進醫院,抱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希望,搶救她的生命。金錢不是問題,「阿里山餐廳」是後援力量。
起初,黎嫂拒絕住院,經不住大家的催促,她終於住進高雄最著名的一家醫院。
為了解除老黎的痛苦心情,原班人馬,每天在一起搓麻將度日。麻將是清朝在江浙沿海地區發展而成的,迄今也只有三百年的歷史。它卻斷送了成千上萬青年的前程,也穩定了成千上萬浮躁苦悶的人們心靈。總的說來,它有害處,也有益處。直白地說,黎生光若不打麻將,他會憂鬱致死。
我們四個老戰友在一起打牌,沒有患得患失的賭徒心情。有時,贏的人同情輸方,將贏來的鈔票退還。程文林說,上海人說打麻將是「殺時間」,這話非常貼切。
我講起青年時期在鳳山官校求學,老程搓大力丸給我的往事,老曹、老程聽了拊掌大笑。
你吃過麼?
我笑。
如果吃下那種骯髒的東西,一定拉肚子,跑廁所。老曹是實事求是的人,他對任何事情都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深入探求結果。
惱。我嚴正地提出駁斥:「吃了大力丸,食量增加,而且體力也有了進步。」
老曹笑得鼻涕噴出來了!黏糊糊的,這麻將牌怎麼再能摸呀!
我把132顆牌,泡在洗面盆內,灑上肥皂粉,洗淨,晾乾。
曹培安也有他的煩惱。兒子阿義,時常打越洋電話勸他赴美,以盡孝道。他堅持不離開台灣,即使搬家也只去金門。自從海峽兩岸解凍以來,金門成為理想的住家地方,特別是老年人最適宜的環境。曹嫂是金門人,她當然願意在故鄉安度晚年。再說,曹嫂的英語不行,她覺得與其去美國受洋罪,寧願和老伴一起留在台灣。
打牌,談及此事,老曹便詢我們的意見。
住在正氣新村,或是移居金門都行。
三個人都不同意老曹夫婦移民美國。
老程的學問不錯,他認為人到晚年,即使住養老院,也要住在熟悉的地方。無論語言、飲食、生活習慣總是住在台灣舒服。飄洋過海到外國受洋罪,不值得!

黎嫂在病院,安祥地閉上了眼,離開了人世。肝癌,一點兒也不痛苦,可能她彌留前,還不知道。老黎遵照她的遺願,辦妥了後事,而且戒了酒,唯一沒有做的是續弦,他說:「我到死也不會續弦。」
只要提起黎嫂,老黎總是淚眼哽咽,反覆講述往事。黎嫂從闌尾炎開刀之後,身體一直衰弱,老黎為了心疼愛妻,兩人分床已有七年;七年,老黎從未碰觸過她。可是他對妻子的愛,卻永無改變。
月桂是最小的女兒,她結婚時,父親最擔心的是女兒嫁給外省阿兵哥,受到欺侮,挨打受氣。後來,簡大叔知道黎生光是個循規蹈矩的老實人。他才放了心。
二十多年前,老黎為了照顧月桂盲腸炎開刀住院,請假返台,未能參加八二三砲戰,致使升級受到影響,最後以依額退伍下來。雖然黎嫂一直感到遺憾,但老黎卻處之泰然。客觀地說,這種靠命運而升官的人事政策,是落伍的,也是失敗的因素。老黎是一位優秀的富於經驗的砲兵指揮官,九十師淘汰了他,那將是歷史性的錯誤。
老黎談起他的戀愛史,滑稽有趣。阿桂正在吃炒米粉,他故意問人家「好吃不好吃」,月桂把碗往前一推,意思表示:「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吃幾口就會知道。」孰料老黎接過了碗,用筷子撥進嘴裡,把半碗炒米粉吃進肚裡,連呼「好呷」。
月桂在婚後常提及此事。老黎不嫌她,吃她的剩飯,讓她非常感動。
感動?什麼意思。
月桂無法解釋,那大抵是愛情的力量,使她動心,難忘。
黎嫂結婚穿的高跟鞋,只穿了兩小時。走路彆扭,不習慣,一直保存了十幾年,送給女兒阿芹。阿芹和齊兒結婚,腳上穿的就是那雙高跟鞋。
阿芹嬰兒時,愛哭。我妻常餵她奶。將來長大了,當我的兒媳吧。齊兒噘嘴,偷偷扭她的胳臂。因而時常挨母親的罵。
往事,濁水溪般地流淌過去了。
正氣新村雖然蓋起了樓房,但卻成了老弱婦孺的棲居地。年輕力壯的都向城市謀發展了。前面租出去的麵館,由一位山東青島的退休士官長經營,他做的麵食,很對我的胃口。每次打牌,他端進來四大碗打滷麵,鹹淡適中,麵也有彈性,Q勁十足。小菜做的精美可口。有時,我和老黎也吃他的水餃,每人十五粒,再來一碗酸辣湯。晚飯,老曹、老程都回家吃。
老黎戒酒,也影響我喝酒。為了成全他,索性我也戒酒。
齊兒時常打電話催促我倆去「阿里山餐廳」吃飯。年紀大了,對於大魚大肉興致索然。還不如躺在沙發看電視影片。
開麵館的士官長于凱,老光棍兒。曾在金門砲兵營跟過我。他非常耿直、坦率,看了不順眼的官僚嘴臉,就對著電視機開罵。逗得客人直笑。
老于啊,你別生氣,氣壞了身子,不划算呀。國家事,管他娘,給我來一碗炸醬麵,多放大蒜。
老于對待客人很誠懇,都是老鄰居,老戰友,相互瞭解,肝膽相照。因此談話毫無拘束,沒有遮攔。
有一次選縣長,老于投一號的票,他問我投誰?我投的二號,老于齧牙直笑。他說:「報告營長,有人說退伍榮民是鐵票部隊,這些人真驕傲。咱們這些老芋仔身經百戰,不是文盲,也不是白痴,咱們的政治頭腦不比其他人低啊!」
別管它。誰為人民服務,關心群眾,咱就選誰。
我煮的炸醬麵,您為什麼不喜歡吃?
太鹹。我血壓高,每天吃藥。還是吃打滷麵吧。我繼而向于凱建議,眷村的老人,越來越多,今後應該研發一些軟而清淡的食品,一定會增加顧客。過去,齊兒經營麵館時,我便勸他做些炒蔬菜之類的素食,新鮮,有味道,一定爭取老年人的喜愛。可惜,齊兒做不出來。
于凱過去在北方飯館作過廚師,他對麵食很有經驗。打滷麵,讓人百吃不厭。先用花生油起鍋,將蘑菇、黑木耳、黃花菜、蝦仁,及醬油等佐料放在水中,煮熟,再倒進澱粉,使汁液變稠即成。老于做的打滷麵,有雞蛋、蕃茄,頗有營養。他做的麻醬麵也很好吃。菜碼常見黃瓜絲、小蘿蔔絲、香椿、大蒜,銷路也不錯。
由於麵館生意越做越大,他實在忙不過來。便請了一位四川師傅幫忙。這位師傅非常驕傲,每天只工作四小時,只做一樣菜,麻婆豆腐。
起初,許多顧客並不樂觀,因為麻婆豆腐,只能配米飯進食。它和麵館南轅北轍。再說,愛吃辣椒的多為青壯年,一般老年人,婦女並不愛吃辣味。不料,這位從西螺請來的四川師傅,做的麻婆豆腐確實別具風味。不吃便罷,一吃上癮。
相傳清同治末年,成都有個姓陳的婦女,臉上有麻子,她經營的麻辣豆腐,味道鮮美,色澤紅亮,深受民間歡迎。這位師傅用嫩豆腐配油炒牛肉末、豆豉、青蒜苗,加入辣椒、花椒等調料,用小火、肉湯燉成。具有形整不爛,有濃麻辣味,牛肉酥香鮮美,十分爽口。每當這位師傅上工,不少婦女提著鋁罐,前來購買。這也難怪人家那麼驕傲、神氣,做的麻婆豆腐就是好吃嘛。
從此,我們打麻將,有時吃打滷麵,有時吃米飯配麻婆豆腐。我叮囑于凱,一定拉緊這位四川師傅,萬一他想離你而去,也得通知我,我把他介紹到「阿里山餐廳」去。人材嘛,一定重用。
談起重用人材,引起老曹的牢騷。他提起國軍被老共打敗,退守台灣,就是不重視人材,只會提拔身邊的祕書、副官、司機、馬弁,以及拍馬吹牛的小人。因為凡是人材,都具有獨特的風格。
經過這次失敗的教訓,也許會改進吧。老黎微笑說。
改進?如果改進,你黎生光怎麼坐在這裡打麻將?
老黎自從被淘汰下來,經過了磨練,他嚐遍海鹹河淡的滋味,早已看透了世態炎涼。人的命運,就如同打麻將,拿的一付好牌,但老是不進牌,最後還是眼巴巴地看別人和了牌。有時拿起十三顆不靠的爛牌,三摸兩摸,竟然排出一付漂亮的大牌,結果自摸贏錢,何等幸運!
打麻將,忘卻了過去的煩惱與不滿,看透了充滿鹽質的人生。這是一大收穫吧。
四個牌友之間,只有程文林人丁興旺,兒孫滿堂。但是,兩個兒子一個住台北,一個住高雄,一年難得團聚一次。幹空軍的事業不順,想轉業民航公司,老程堅決反對,兒子卻充耳不聞;老二已作了旅長,長駐外島,無力照顧子女,子女整天玩電腦、蹺課,氣得二媳婦抓狂。老程夫婦只得蹲在眷村乾著急,唸經求佛,保祐兒孫平安。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談起苦衷,倒是「啞巴吃扁食,心中有數」。
程文林在我們四人之間,錢多,子孫多,苦惱也多。老倆口的生活也很寒酸。老程打牌,吃打滷麵,老伴在家吃泡麵,小蕃茄;晚間夫妻在一起喝稀飯,配煮花生米、小菜。年長的人,牙齒鬆動,而且胃口不好。程嫂幹了大半輩子護士,如今患了嚴重骨質疏鬆症,走路怕摔跤,只有躺在床上看《金剛經》。
聽了老程的苦情,使黎生光心情逐漸平靜下來。那個颱風夜,他在我房內看電視新聞,關心台灣南部的災情。談起月桂嫂的死,她長嘆了一口氣。「唉,我想開了,她閤上了眼睛,撒手而去,也落得輕鬆自在。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爭名奪利,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
我不願意聽這種悲觀論調。但是,老黎說出這種話,豈不證明他內心已恢復了正常狀態麼。
月桂嫂生前,曾囑咐我,等她走後,讓我勸他續弦,陪伴老黎安度晚年。我的話還沒說完,老黎哭了!
哭吧,颱風過境,鄰居聽到的只有風聲、雨聲,絕對聽不到老黎的哭聲;哭吧,大聲地哭吧!
電燈忽亮忽滅,難道是月桂嫂的陰魂來安慰她心愛的男人了?
這場颱風,在台灣盤旋了兩晝夜,撲向了福建大陸。
台灣南部的風災,造成不少同胞無家可歸。即使我們打麻將的時候,心裡也受到情感的壓力。四圈打完,打骰子換座位時,從外面走進來兩位穿著制服的青年婦女。我以為是抓賭的,逗得她倆笑了。
伯伯們,隨意捐點錢,救濟咱的同胞吧!
曹培安首先響應,他捐兩萬,身上帶的不夠,讓我先墊付。其他的牌友也跟進。那個婦女,充滿懇摰而感激的心情說,榮民伯伯生活清苦,捐兩三千元,便表達了心意,不必為此作難。她拿出一個捐獻冊,讓大家簽名,我去取錢,輪到我最後簽名。我拿起了原子筆,發現前面寫著:
曹增設  兩萬元
程得勝  兩萬元
簡月桂  兩萬元
我捂嘴想笑,於是在後面寫出「呂愛台,兩萬元」六字。付了錢,她二人道謝而去。
我們繼續打牌,老曹有點懊悔,他覺得這場颱風帶來嚴重的水災,數千災胞受到苦難。捐兩萬塊錢,是不是少了些。我說,咱們表達了心意,行了,何況人家已經走了。後來,老程也表示抱憾。因為他發現捐獻冊上,有個名叫「于開」的人,捐了三萬。那是婦女帶他寫的。于開,就是前面開麵館的于凱。他鄉音重,收捐款的婦女聽不清他的青島土話,把于凱寫成了「于開」。
我這個中校,還比不上于士官長捐的多,慚愧!
別慚愧了,拿錢吧。你打的五萬,讓我和了一付滿貫。笑聲,在麻將桌四周飄蕩。這時,于凱端進來熱騰騰的打滷麵。
各位長官,開動吧!(三之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