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三十五年前的一則往事,如今回想起來,猶如歷歷在目之感覺…》
當年負笈淡江五虎崗四年的時光,同儕們喜歡在夜幕低垂時分,悠閒的從英專路漫步而下,經過幾處《蓋有年矣》的淡水老街,然後不自覺的來到淡水河邊,享受涼爽海風吹拂之樂趣。
依稀記得新鮮人那一年,有一天晚上用完晚餐之後,大家在淡水河邊散步之際,淡水河口隱隱約約閃爍的燈光,就是引導漁民進出漁港的燈塔。
它矗立在海天一色的天然美景當中,儼然成為融入了大自然和諧之圖騰,從河邊渡船頭遠遠望去,心中不但充滿浪漫的遐思,更讓人覺得非常安心的感覺。
可是當天在河岸散步的時候,心中卻一反常態而覺得鬱鬱不安,彷彿是人們所形容《一顆石頭壓在心上》的樣子,著實不太舒服。
於是在散步了一會兒之後,乃向室友表示:我想回彰化住家一趟,明日《大一國文選》的課,請幫我向老師請假。
由於臨時起意想要回家,因此快步走回宿舍並簡單換裝之後,便搭乘北淡線火車趕到台北火車站,剛好可以搭上最晚的夜班車。
當年從台北開出的末班平快車,一路上匡啷匡啷的往南部行駛,如果從高空往下俯瞰的話,也許像似一條移動的火龍,披星戴月的穿梭在黑夜之中。
其實搭夜車的旅客並不少,所以幾乎載了八成的車廂內,除了電風扇嘰嘎嘰嘎乍響之外,偶爾也傳來乘客相互聊天的聲音。
不過大部分的客人,總是慵懶假寐而閉目養神,只有在停靠站上下車時,睜開略為睡眼惺忪的雙眼,往月台瞄了一眼之後,彷彿又繼續夢周公去了。
當天晚上乘坐夜車返家,因為心中略感鬱卒之故,所以並沒有覺得回家的喜悅,只是在潛意識裡,有一種念頭想要趕快回家的感覺。
因此,在充滿著規律節奏的車廂內,我並不太敢真的入睡,只是閉著眼睛而嘗試著休息,除了覺得雙眼澀澀之外,更是昏昏沉沉而備感疲倦。
火車大概在凌晨四點多,來到家鄉小鎮的火車站,當時夜班的計程車司機們,紛紛等候在火車站出口,爭先恐後的招呼乘客搭車。
不過我並沒有選擇搭計程車,原因除了當時還是年輕小夥子之外,其實最大的因素,就是可以省下計程車費,因為對於學生而言,那可是一筆略微奢侈的費用呢!
於是我趁著街道上的路燈亮光,拎著簡便的行李徒步回家,不過當年路燈不太普及的情況下,走過街道而轉入鄉下的路程,卻還是一片漆黑的道路,還好天上逐漸西沉的月亮,仍然散發出柔和的月光,一路溫馨陪伴著回家的孩子。
大約走了半個多鐘頭之後,已經回到村子的入口,此刻天際緩緩明亮了,而且鄉下有些勤勞的農夫,正準備在微亮時刻到田間工作。
當我遇到一位早起運動的嬸嬸之際,她很驚訝的說:「你怎這麼快就回來了呢?家裡有人通知你了嗎?」那位鄰居大嬸的話讓我嚇了一跳,於是進一步問了清楚。
「啊,你還不知道喔?你的祖父昨天晚上過世了呀!」她以更驚訝的語氣回答;此刻滿臉驚訝的我,乃幾乎用奔跑的方式回家。
回到家中院子裡的時候,看到叔叔正為祖父守靈,他也很驚奇的表示:你怎麼知道祖父過世呢?由於事發突然,今天才要發電報通知你呀!
在那個年代,因為家用裝設電話尚未普及,所以很多重要的事情,大多透過《電報》傳遞來通知,尤其像這樣的死生大事,通常都由電報代勞;以至於當年突然接到電報的心情,總會被嚇出一身冷汗。
當我和叔叔同樣感到訝異之際,不禁將我的情況告訴他,心想:難道昨夜覺得鬱悶的原因,果真是祖父仙逝所給我的感應嗎?
回憶我的童年成長過程中,受到先祖父高度之疼惜,一方面也許我是民俗中的《長孫》之故;另外一方面,我實在是長輩心目中的好孩子,所以從小就感受到長輩百分之百的愛。
不過以前在小說或戲劇中,偶爾看到《心電感應》的故事情節,總是覺得很奇妙的事,並且當作戲劇效果而已。
然而哪知當年的那一刻,得知疼愛我的祖父往生,想起前一天晚上,突然而興起鬱悶的心情,假使兩者連結起來,不禁讓我深深相信,也許在世界上,真有《靈犀相通》之情事。
雖然對於某些巧合的事件,也許很難以科學之角度來解釋,可是從當年回家的記憶,確實存在著很奇妙的心靈故事情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