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春之絮語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573

一、腹婆的日子
女人一旦生了孩子,不穿束褲,繫緊腰腹,他日小腹微凸,勢必成了不折不扣的「小腹婆」。
寧當「小富婆」,也不當「小腹婆」,這是許多女人共同的夢想。
幾個腹婆相聚,臉上明顯有歲月的痕跡,遠看如懷胎數月的小腹、近看越顯幾分成熟女人味。
有人提議抽脂豐胸、感受前凸後翹的美感、亦有人認為自然就是美。
我不靠邊站,尊重他人、同時看重自己,當電視上的命理師拿出女人胸部的外擴與集中,作為女人事業線與心思的參考,許多人趨之若鶩,低頭看自己,說得神準、有機會再卜一卦。
這包裹在衣物裡頭的神秘禮物,只有最親近的人有眼福,至於它的型,看得順眼就好,別把它弄得歪七扭八。
寒意頗濃的冬季,被窩是我的知己,每當友人來電問我做什麼?我的回應都是在被窩裡。冷冷的天候,除了家庭主婦該做的事,其他空閒時間,一樓沙發是我的床、二樓主臥室進入就不想走出房門。久而久之,豐腴的臉蛋如珠寶店的老闆娘,福泰得可以,沒有相招喝下午茶,實屬可惜。
清理衣櫃的衣服,這件太緊、那件不能穿;踩上磅秤,數字會說話,我們這群心寬體胖的腹婆,是該運動的時候。
立正、縮小腹、雙手抬高、踮著腳尖走。任憑怎麼努力跟著做,身在廚房,不同型的食材,不用多做考慮,一一吞下,只要能吃就有補。當熱量吸收越多,小腹更難消受。
當小腹越來越凸、臉龐越來越圓,我是不折不扣的腹婆,雖然外表看不出我有多少財產。但我心知肚明,此生永遠也成不了「富婆」。
二、眼睛糊蚶肉
櫥窗內,人影晃動,這是女人愛逛的地方。
等人、等車,消耗時間,東瞄西瞄,我也在貨物堆裡打轉。
隨我後面,進來三個男人,分別二老一少。帶頭的是一位阿公級的老男人,他如識途老馬一般,直往店內鑽。
經過我的身旁,上下打量、直盯著我看。然後假惺惺地向店內的小姐詢問某條街要怎麼走。
當老闆娘由外頭回來,老男人道明來意,他帶同伴來拜訪很紅的她……。
寒暄後,小姐泡來了一壺熱茶,將三人引入一間小房間。老男人不斷探頭往外看,目標就在我身上。
我步出店門,只聽老男人用閩南語問了老闆娘:「她是來買東西、不是來……」
「不是啦,她沒在做……」老闆娘回答。
耳聞了坊間傳言,身歷其境,確有其事。眾多女人進出的地方,也有許多男人在出入,哪天一個不小心,千萬別把這些阿公當老公。
我用餘光掃射眼前多名花枝招展的女人,這麼缺錢嗎?
要怪那個老不修不長眼?還是稱讚他有眼光?主意打到我身上。我是來買、不是來賣,搞不清楚狀況。
我真是卒仔,當下不該拔腿就跑,應該鼓起勇氣,詢問行情,再檢舉領獎金,頂多走在路上被追砍?
那些「賣肉」的女子,除了穿得體面、吃得美味、住得豪華,看不出有什麼收穫,只不過多了一個潰爛的傷口。女人只要甘之如飴於「平凡」二字,儉樸的生活也是一種美。
書寫這一塊,我也曾被威脅過,有女人直接嗆我:「我們有本事賣臉賣身體,妳沒本事就閉嘴,再寫就不放過妳……」
現在不放過我的,好像不只那一群遠方的朋友?
三、母親的心聲
孩子出生不久,一次誤診,差點奪去了一條無辜的性命。
她的孩子在鬼門關前繞了一圈,再見陽光,但她因生理失衡與心理壓力過大,出現了許多從未見過的症狀,交互影響而產生了困擾。
兩光的醫生,在她滿分的人生,種下了瑕疵,遺憾與怨恨侵襲她的生理與心理。半百的女人,沒有忘記那一幕驚恐的遭遇,自己沒人緣、孩子沒人疼,一線之間,母子分兩邊的恐怖畫面。
已遭誤診的不測,孩子的阿嬤在當下聽信了三姑六婆的讒言,孩子病得危險,取了他的衣物找神佛,疑似招魂,越招越斷魂,在陰陽兩間拔河的孩子受苦難。
見到樂善好施的字眼,婆婆媽媽最好騙。問事免費、收驚免錢,依照個人意願添香油錢,這叫「添緣」。
有拜有保佑、有添關懷多;衣物空中灑、孩子快回家。此情此景,已弄錯方位,終究,孩子尚有一口氣。她悲泣跪求,要孩子的阿嬤按她指定的方向、去找那位口碑不錯的大師。
然而,多少婆媳的話題,理念的不合、不睦不是沒原因。眼見孩子翻白眼、口吐白沫快不行,她忍痛做了最後的搏鬥,就賭這一次。
前一個誤診、後一個救人,她的孩子回來了!
爾後的日子,無論是時間與金錢,她要比別人更用心。
她向上蒼祈求孩子健康快樂、平安順遂。然而,天不從人願,怎麼養,她的孩子總像營養不良似的,就是矮人一個頭。
縱然現今社會,高矮不是問題,智慧與身分才是重要的抉擇,但在許多時候,孩子的自尊總是有意無意地受到打擊。當孩子紅著眼眶問她:「媽媽,為什麼我比別人矮,為什麼阿姨都要拿我跟她兒子比……」
當母親的、心在滴血。她已不只一次,告訴週遭的人,能把孩子的命撿回來,就是上天最大的恩典,不必給他什麼大禮物,只要給予他人生的祝福,祝福他健康快樂和平安。
四、傷口上灑鹽
他那一帆風順的人生,來自於從小在父母呵護下成長。
天資聰穎,執照、證照一把罩,他有著別人所沒有的幸運。然而,職場的不如意,人際關係的不順心,是他此生最大的災難。
他的自尊心強烈,很在乎週遭的一切,哪怕是一草一木的動靜;細膩的心思,完美的心境,總是跟自己過不去。整體而言,這個男人沒什麼缺點,就是優點太多,多得太過,而容不下些微的小瑕疵。
正義感的使然,看不下去的事,他衝鋒陷陣,但常跌得鼻青臉腫。面對家族的責難言語、他人的苛刻詞彙,心細如髮的他、惡劣的心情如天氣般持續,對人生沒有太大的希冀。
要他活得自在、要他過得快樂,似乎不容易。
看他身處地獄般的痛苦,傾聽於他的不快,我竟無能為力、不能助他一臂之力,讓他走出陰霾。
並非我袖手旁觀或隔岸觀火,是真的能力有限。朋友之間,忠言逆耳,我不想、亦不願阿諛奉承,心裡有話就直說,但也說到了他的痛處。
每個人的心境不同,處事態度也不一樣,當他從高處摔下,猶如天堂掉到地獄,由吹捧到冷落,全寫在親友的臉上。
人人在他的傷口上灑鹽,一把接一把。他們如看一齣戲,看他如何編戲曲。而戲起與戲落,竟不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不善言詞的他,大好前途,遇到了黯淡人生,在暴風雨的前夕,仍然得不到平靜的日子。沮喪,在所難免;荊棘,隨處可見。
他身處溫暖的人間,卻藏身無情的舞台,本身不是一個壞心眼的人,只是直腸子、不解官場文化。倘若週遭的人,能伸出一雙友誼的手,擁抱著純真善良的他,那所有不是問題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五、突然倒下去
昨日好端端,三五好友話家常;今日老婆站眼前,嚷嚷阿母要吃飯,全然忘記她是他的美嬌娘。
平日身體硬朗的他,夫妻感情融洽,突然之間記憶流失,已忘記了先前的濃情蜜意。
夫妻共度半世紀,靠海居住、與海為生。忙生計,沒有時間鬥嘴皮,如膠也似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個世紀,注定姻緣沒主權,長輩說了算。從「送訂」之後,就是賭運也賭命的開始,男與女、都沒有選擇的餘地,哪怕對方跛腳或破相。
兩人都幸運,沒賭先贏。看對方,沒缺陷,心存一點好印象。這是好的開始,當然婚姻也成功了一半。
不許避孕,那年代、結婚的動機與目的,嫁人就是要替夫家做香火的延續。他是個體壯的男人、她則是個幸運的女子,入門喜,歡天喜地在家裡。
有子有女,成了一個「好」字,他賣力、她努力。當後廳一角、儲存五穀雜糧的大缸越來越多,兩人儘管再累,也要缸子越來越滿。
傳統的任務,不外乎成家與立業。同一年代的人,吃苦如吃補,除了少數人家有「落蕃錢」的支援,艱苦的歲月幾乎都一樣。
已走過半世紀的滄桑,注定天生勞碌命的他倆,當兒女長成,遠走他鄉,他們沒有逍遙自在過人生,仍舊以疲累的身影,看潮汐,挑擔下海,是沉溺、也是無奈。
突然不認人,不是他翻臉,而是生病了、病得不輕。這根支柱如蟻穿心地一倒而下,已無復原的希望。
他的病體難康復,遭逢驟變,措手不及,她憂慮於他的病況與未來的景象。
夫妻情緣數十年,同甘苦、共患難,貧窮的家園仍擁幸福與歡樂。而瞬間的病魔襲身,她以淒迷的神色訴說著、將這一切交給上蒼。
六、生活壓力源
三更半夜樓梯響,不怕鬼魂來搗亂,就怕遭宵小。
她快步下樓察看,不是自家出狀況,一牆之隔的新鄰居爬樓梯如行軍演習。
屋主有房有厝,樓房隔間做出租,現代人應有的設備一應俱全,強勢的思潮,計較於紙幣的大小,做起了認錢不認人的生意。
數間雅房,沒有隔音,出租的對象不是特種行業、即是水平不足的房客,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擾人清夢、自己方便。至於沒有道德觀的房東,只要有錢賺,管他鄰居不舒暢。
一輪又一輪的房客,來來去去;兩岸三地、大門開,互動頻繁,寧靜的日子已不再,小老百姓身受其害。
夜深人靜,沖個熱水澡,即是就寢的時刻。當喧嘩、叫囂、叫床,種種噪音入耳,輾轉難眠的痛楚,來自一牆之隔。
製造噪音,妨害安寧,影響他人的生活寧靜,屬於生活和公共道德的一環。被噪音侵襲的人,沒有自己的空間,提告,傷了鄰里和氣;忍氣吞聲,則憂愁在心裡。
島嶼福利多,紛紛遷戶口,分大餅,身受其害的是飽受污染的原住民。當外地人口入住,和諧的有之、分歧的也有。
生活作息的不同,懂尊重、禮儀與秩序的人有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尤以色情入侵,老女人也下海,沸沸揚揚、傳聲四起,卻無人仗義執言,揭露人性醜陋的一面。當有色的詭異氣氛籠罩,上報、上電視,臉皮夠厚,一樣走街頭。
賺錢有數、性命要顧。絞盡腦汁、為錢辛苦為錢忙的人已多次進出醫院,保住了身外之物,換取了堆疊如山的鈔票與紅燈指數頗高的身體,到最後也是眾人唾棄。
住厝好厝邊,慎選善良與厚道的鄰居,是買厝時考量的要素。在還沒弄清楚狀況之前,寧租而不買,以免住得不舒適,買屋容易賣屋難。
七、有話不能說
出了娘胎無啼音,急壞了雙親。
父親長得帥、母親生得美,遺傳了女兒該像誰?
從懷孕開始,務農人家,沒有什麼特別的待遇,三餐正常、作息如昔。當十月懷胎,這是迎接新生的開始。
降臨於這個家庭的,是福?是禍?都只是閒雜人茶餘飯後的話題,這女孩注定此生遭磨難,誰也幫不了;倘若遇貴人,則是她的造化。
女孩五官清秀、長得像母親,唯一缺陷是有口不能說,比手畫腳讓她很難過。
常常,語言的交換,要弄上老半天,對方不知她要表達的事情,事倍功半,令她難為情。
童年的純真時光,她一臉苦相,沒有親嚐,只因她是同伴取笑的對象。她沒有離開母親的視線,跟著母親做女工,「聾啞的精靈」,任何事物,只要瞄一眼,不流失的記憶,存檔在腦海裡。
天生有缺憾,任她長得再美、手腳再怎麼靈敏,也無法如願覓得如意郎君。就在適婚年齡,遵循雙親的意思,毫無選擇、更別說談戀愛,含淚嫁給了年齡足以當她父親的男人。
老男人不是喪偶,而是生來忠厚,他不懂得追求女人,只有寄望媒妁。
「老尪疼嫩某」,他將她捧在手心裡,學手語,溝通沒問題。她則是發揮從母親那裡學到的東西,將縷縷情絲,融合在千針萬線裡,維持一家的生計。
在一切求新求快的現代社會,除了她的家人,旁人難解於比手畫腳老半天、不知所云難為情的窘境而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他倆儉約過日、樸素一生;他人比身分、比富有,兩人當然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此種情形,走到哪邊都一樣。
誰貧誰富,不是別人說了算,兩人只要過得好,又何必在乎他人異樣的眼光。
八、諧和的曲調
沒有光鮮亮麗的校舍、亦沒有花團錦簇的校園,這是兩個兒子目前就讀的學校。
數十年前,塵土四起、飛沙走石,沒有人敢奢望這樣的地勢,能有多少耕耘的田地。當年住戶不多、他們彷如居住山中,默默無聞於外頭的世界。
數十年後,黃海與新市成為一個商業鼎盛的新市區,除商家林立、學區也成立。文化內涵相當豐厚的地方,美妙的音樂跟文學,齊頭並進。每每路過,傾聽圍牆內彈奏一首首諧和的曲調,演奏的技巧,來自專業領域的薰陶。
捨近求遠的於去年九月,為孩子遷戶籍,在離家有點遠的學區就讀,這所鎮裡人數最多的學校,每班二、三十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師長嚴謹,但因材施教;學童競逐,且良性競爭。
分別就讀五年級和二年級的兒子,很快適應了新環境。同學帶他們認識校園、師長則殷殷關懷。沒有地域之別、亦無城鄉差距、更無成績之爭被排擠,我們當初的抉擇是正確的。
訊息的傳遞,小兒子依舊人緣佳、大兒子依然愛畫畫,由小地方到大地方,沒有被大環境所淘汰,反而如寵兒一般、在這裡學得更多。
時光不復在、童年不再來,慎選優質的教育環境,是每個為人父母首當其衝的課題。
處於市區,學生人數多,上下學之際,交通擁擠,沒有家長接送區,學校大開方便之門,在圖書館附近的側門,導護老師與替代役男輕啟小鐵門,陪伴孩子們,無論是家長接送、還是自行回家,都在安全維護的視線之內。
接孩子放學,我也曾經去晚了。在寒風刺骨的日子裡,遮陽棚尚未搭起,風颯颯、土飛揚,遠處就瞧見老師與替代役陪著兒子一起等媽媽。待我走近,將兒子交到我的手上,道聲再見,縮著頸子回校園。
我在校園走一圈,稍嫌老舊的校舍要修繕。東望望、西看看,這兒阿姨早、那邊阿姨好,純真的笑臉,看到幸福的校園。
往下紮根的教育,沒有壓迫的道理,方位的抉擇正確,孩子拾回了快樂的時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