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收割後的高粱田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標。
點閱率:788
字型大小:

這時際的田地大多已種上了小麥,翠綠向榮的姿顏在春天的天光下,顯得多麼抖擻。偶而,四野一望,一片生氣中,夾雜著兩三畝收割後的高粱田,田裡稀稀疏疏的殘餘高粱稈偎著大片枯草在風中顫抖啜泣。在麥田對照之下,那幾畝高粱田多麼孤單落寞啊。
去年夏天裡好幾回就想去畫那鬱鬱蔥蔥的高粱田,想想那根根挺拔的莖稈,密麻寬大的葉片在夏陽下多麼光鮮啊,但人卻出島去了。回島後的日子和友人就留戀在溪邊青嶼各村的屋厝院落間,描繪著屬於村屋的夏日風情。日月遞嬗,秋風吹起,高粱紅了,飽滿的穗粒頻頻向我招手,人卻被夏墅的海岸吸引了。那海岸的碉堡岩石海灘細石和雜樹林,甚至海風和落日無不將我牽繫得牢牢的,讓我完成了幾張圖。告一個段落的時候,東北季風狂亂吹襲島嶼了,寒流也來好幾趟了,高粱田收割了,耕作的人們在我的詫異下,迅速為田野換了裝,讓青青的麥子上了場,使得要畫高粱田的念頭就擱誤了下來。
畫高粱田這事,始於多年前在南山林道寫生的時候。一畝一畝的高粱田在林道兩旁延接著,展現著屬於夏季的活躍熱力。當青黃的穗粒結在根根稈端上時,我在幾棵木麻黃間嘗試描畫那無數穗粒泛發出的生命光彩。那一圖景前方幽暗,後方明亮,簇簇誘人的穗粒就在圖中央,明明白白佔著重要的位置,也佔領我的心,讓我開始喜歡去畫這農作物。後來高粱穗紅了,隆隆作響的採收機迅速收穫去,田野的面貌變了,短短的殘稈在乾硬的田土中迎著西風,迎著屬於生命裡蕭瑟的時刻。這時節,走進田中,在亂七八糟的殘稈裡,畫著殘敗的景象,也畫出心中淡淡的秋涼來。苦心描繪下,那畫讓自己頗為喜歡,卻因大意,將圖收納出深深的一道摺痕,壞了圖,令我遺憾久久。
幾年來混跡山野,樹木花草以及田地裡的農作物,常在不經意中提醒了我季節的變化年歲的輪替。高粱,這島鄉大面積耕作的農作物,就經常扮演這角色,讓我起了「又是一年了」或是「夏天又到了」之類的喟嘆。不知是不是自己多愁善感?那些景物的變換,就那麼輕易闖入心扉,就那麼硬生生地叫人觸景傷情。可不是嗎?當還在喜悅陶醉那翠綠的山色樹木農作物的欣欣向榮之際,一瞬間,山色黯淡了,樹木乾枯了,農田收割了,人心也沉重了也傷懷多了。就那麼匆匆,一季又一季;就那麼匆匆,一年又一年。匆匆得讓人發慌啊。
這是我第四張高粱田的寫生圖。那是2008年11月畫的,距今匆匆已兩年多了,讓我不禁也要嗟嘆一番,那彷如是昨天的事啊!我很清楚記得那些日子在「官路邊」寫生的情景。這陳姓的小村莊位在賢厝到舊金城間自行車車道的路旁,村屋後有一大片的草地,草地旁圍繞著幾棵大榕樹,盤根錯節和樹蓋廣袤的情狀讓我和明燦消磨了一些時日。榕樹群之後,就是起伏的田野,綿延到賢厝一帶。當畫完榕樹之後,站在村民新建置的小風獅爺壇前遠看,一大片收割後的高粱田,和叢叢橫亙在田畝間的芒草。一望無際的視野直截了當攫獲了我的心,雖然盡是橫七豎八的高粱殘稈混合荒草的零亂景象。田地將要休耕些時日了,殘稈也將在翻土機的滾攪下和田土混在一起,為下一季的作物提供養分。休耕又是另一風貌了,趁機下田走走吧,尋些風光來畫畫。單純的念頭一生,就那麼容易跨出腳步。殘稈的脆裂聲不時在腳下響著,起初下腳有些顧忌,後來放心走著。踏裂聲一聲一響就扣出了我內心的一些快活來。走到芒草叢,走到上坡,走到田埂旁,聽著踩聲,也聞著風裡依稀帶來那莖梗裡的草青味,淡淡潤潤的微香混著些泥土的味道,加速發酵我東想西想這作物的一些種種。就這樣一逕在田地裡漫步著,一逕隨興發想,直到我踅回風獅爺壇前坐下畫這幅圖。
這耐旱的農作物何時被移植來這島嶼?移植入島上許許多多人的心裡?胼手胝足與這貧瘠的島嶼共患難?許多人是不知曉的,但這說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有人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要辛苦彎著腰才能割取穗粒,才能築夢踏實。島鄉的父老稟持這信念,從播種、除草、澆水、施肥等種植的工作中,莫不辛苦勤勞,莫不盼望茁壯結穗。收成時,割穗、曬穗、去粒、篩膜、裝袋、貯藏、收購,道道繁瑣的工序,非但男女要幫忙,老少也要出動。門口埕、村里辦公處的廣場,甚至馬路成了自然的曬穀場,路過的車子成了最佳的脫粒機。不畏溽暑炎夏,不怕穗膜塵埃沾膚的奇癢,家家戶戶所有可用的人力投入,蔚成了清貧年代一大重要的事情,幾乎成為島鄉的「全民運動」。這一切一切只為了兒女的學費,或是為了修建房屋,或是為了娶媳婦,或是為了三餐餬口。沒別的奢望,這些簡單的心願,就讓人們甘願受甘願拖磨做下去。
而今,路上曬穗粒的情形消失了,黃昏時刻此起彼落篩汰穗膜的情狀不見了,酒廠來收購時村莊宛如廟會喧鬧的情景匿跡了,那許多許多種高粱、曬高粱、收高粱的事就凝成了許多人的記憶。堪回首也好,不堪回首也罷,終究是沒有辦法抵擋那大規模的契作,那翻土機、播種機、採收機等大型農具的轟隆下田。恁誰也沒料到這農作物又掀起另一波「全民運動」,不但使那釀高粱成酒的酒廠每每成了選舉的主題,酒廠的人事每每成了民意代表議壇爭辯的議題,酒價也每每成了市井小民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往昔那忙碌喧騰的情景,也換成島鄉家戶配酒時的忙碌喧騰。大家忙著找戶口名簿、印章領酒,忙著推車搬運酒,忙著探詢買賣的差價。領酒的人來了,收買酒的人來了,宅配快遞的人來了,村里辦公處前的廣場一如昔日的熱鬧。
一稈桿的高粱和島鄉多麼息息相關啊!多年來為坎坷的小島奉獻,為島民提供福利,應該也可說是島嶼的另一「恩主公」,值得感恩。多少身受其惠的我,不知要如何感謝,就寫生幾幅那高粱田地的形影,以表心中不盡的敬意和謝意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