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海南島英雄─趙紅亮

發布日期:
作者: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供稿。
點閱率:524

 海南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中共黨史專業碩士研究生趙紅亮(Chao Hung-liang),幼年時,由於高燒不退,送往醫院治療,卻因打針不慎導致腿部神經受損,從此左腿殘疾,行動不便。但趙紅亮身殘志堅、刻苦學習、無私奉獻,從1998年中學時代開始,以實際的愛心行動幫助了一批又一批困苦孩子、孤寡老人、貧困山莊,十多年來從未間斷。趙紅亮無私的大愛,也感動了無數的人們,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迴響,成為各界青年的標竿,不愧為「海南島英雄」,從全球1984位熱愛生命獎章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1年第14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身殘心不殘 化愛為行動
趙紅亮,男,1977年7月9日出生,在河南省安陽市龍泉鎮西洪溝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幼年時,由於高燒不退,送往醫院治療,卻因打針不慎導致腿部神經受損,從此左腿殘疾,行動不便。趙紅亮從小勤奮好學、樂於助人,深受師長及同學的喜愛。1994年,趙紅亮以全鎮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上河南省重點中學─安陽市第一中學。不幸的是,剛上高一的趙紅亮,在一次運動中,腰部脊柱嚴重受傷,不得不在家休學治療。沒想到,這一休就是五年,但趙紅亮忍受著殘疾與病痛的雙重折磨,堅持利用治療間隙和休養的空閒時間,自習高中的課程。
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襲擊神州大地,抗洪英雄李向群的事蹟,深深震撼還在家中休養的趙紅亮,尊敬與學習的念頭在他心中悄然升起。就在此時,來自江西革命老區高安縣希望小學的貧困生鞠紅和熊思琴,引起了趙紅亮的同情,並思考:我只要平時節儉點,就能幫她們,也許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這樣的想法很快變成實際的行動。儘管趙紅亮也是一個需要別人幫助的貧困孩子,但為了資助這兩個學生,他打零工、省吃儉用,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積蓄,全數用來供他們上學。在趙紅亮的資助與鼓勵下,這兩個小學生都在2007年順利完成中學學業。
2000年,趙紅亮重回學校,繼續他的高中學業,一路始終保持優異的成績並且努力打工回饋弱勢。至今,趙紅亮先後捐贈各老、少、邊、窮等地方兩萬多元、圖書近千冊。趙紅亮在過程中深深體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真正含義,他也說: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帶給了自己快樂和自信!
優秀學子:刻苦學習、傾心奉獻
2002年,趙紅亮考進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市場行銷專業學習。在許多人看來,大學生活是豐富且多采多姿的,考入大學似乎可以喘口氣,休息一下。然而,趙紅亮卻非常珍惜上學習的機會,仍堅持著多年來養成的生活習慣,每天5點起床學習英語,晚上直到宿舍樓熄燈了才休息;趙紅亮除了學好本專業課程外,還自學法律專業課程,並參加自學考試。大學期間,趙紅亮不僅勤奮學習,也先後擔任學院學生宣傳委員、代理班主任、班長、團支部書記、院團委委員、學生黨支部書記、教育活動領導小組成員等職務,十分活躍。
大學四年,趙紅亮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連續三年負責接待新生的入學工作,每到9月份新生報到時,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此外,趙紅亮還主動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幫助同學解決心理上、生活上的問題和困難。暑假時間,趙紅亮隨學院愛心藝術團下鄉演出,同時,積極進行農產品的行銷調查與研究,幫助當地農民開拓農產品市場。
大學一年級時,趙紅亮就開始組建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到圖書館及周邊村鎮進行志願服務勞動。周末時,趙紅亮還免費為學校周邊貧困的中小學生提供家教,大學四年來,由他所免費輔導的十多個學生,在成績上都大有的進步。從2003年起,趙紅亮積極配合學院組織學生成立「愛心藝術團」、「愛心實踐基地」等,定期開展送文化與科技下鄉,以及宣導基礎醫療護理觀念,四年來,由他協助組織贈送到偏遠地區的讀物、衣物共約兩萬件,也帶動周邊學校的志願者活動,讓所有的人在助人中感受溫馨和快樂。
「半路」醫生:至今敬老院還留有他的床位
2002年11月,剛進入大學的趙紅亮,獨自到儋州市的敬老院及孤兒院,從此開啟了他與敬老院的老人和孤兒院的孩子們,令人難忘的愛心故事。短短不到兩周的時間,趙紅亮與他們結下很深的情緣。趙紅亮堅持每週到敬老院、孤兒院做義工,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
為了能進一步幫助孤苦的老人與孤兒,專業在市場行銷的趙紅亮,雖然對醫學一竅不通,但他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中醫穴位按摩、藥膳常識、聾啞兒童心理輔導等知識,並且自購血壓計、拔罐器等醫用器具,定期到敬老院、孤兒院為他們做醫療保健。九年多來,趙紅亮仍保持與敬老院老人及孤兒院孩子們的聯繫,經常抽出時間去探望、關懷他們,成為他們最親的人。敬老院的老人們一提到趙紅亮的名字,都心懷感激、讚譽有佳,至今,敬老院的老人們還為他留著床位。
就業抉擇:要到最貧困、最需要幫助的地方
畢業在即,趙紅亮堅持選擇到最需要支援與幫助的地方去。於是,在2006年7月,趙紅亮來到國家級貧困縣-白沙黎族苗族自治縣南開鄉黎苗少數民族山區,開始他的志願服務生涯。這裡是黎苗少數民族居住地,師資缺乏、科技落後。期間,趙紅亮教過數學、英語、地理、政治、生物及自然,並且都是同時教授3到4門課程。剛到那裡,行動不便的趙紅亮,仍參加貧困邊遠山區的校園危房建設,每天搬磚、拌水泥,一個月下來,趙紅亮變得又黑又瘦,手腳也起了膿包,但他始終沒有退卻。之後,趙紅亮把這一個月的工資,捐給當地一位家中發生重大事故的老師!
「九月開學,我見到了我的學生--山區的黎苗子弟,他們誠實憨厚!偏遠的山路割斷了大山裏人的夢想,同時也讓外邊的人望而卻步。」趙紅亮在日記中寫道。志願服務在很多人看來是枯燥且乏味,然而,在趙紅亮看來卻是豐富而充實的,因為他不但可以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山區貧困、資源落後的孩子們,而且還可以盡自己所能,幫助山裡的貧苦農民。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堅定的信念,趙紅亮每天雖然需往返幾十里的山路,傳授農民相關的知識,但行動不便的他卻樂此不疲。在工作之餘,趙紅亮仍堅持,每天早起晚睡,點著蠟燭在山裡蚊蟲的叮咬下讀書、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扶貧專家:熱心幫助貧困山區發家致富
在山區服務的兩年期間,課堂上趙紅亮是老師,課堂下他是學生的朋友。趙紅亮和學生們學說黎話,走訪黎苗山寨,並且深入瞭解黎苗少數民族的習俗與生活現狀。為了幫助當地人改善生活環境,趙紅亮多次回母校瞭解橡膠、木薯等熱帶經濟作物知識,主動學習橡膠種植與割膠技術,回來後即對當地種植戶進行技術上的指導,並向當地膠農發放以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圖書300多冊,贈送自費燒錄的近百份關於橡膠種植之光碟,同時結合母校科技扶助當地弱勢的膠農。
趙紅亮拿出了自己的2500多元積蓄,為邊遠黎苗山寨編撰出版多期涵蓋科普興農、法律宣傳、醫療自救、奧運等內容的刊物《南溪苑》。趙紅亮更多次徒步翻山越嶺、深入邊遠黎區苗寨,為當地黎、苗鄉親拍攝並贈送以「攝影凝聚和諧」為主題的全家福。2008年10月,海南中部邊遠山區爆發大面積橡膠樹病蟲害,趙紅亮不辭辛勞,徒步深入山區,調查和收集害蟲標本,結合母校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專家,給予當地種膠農戶最大的協助,減少黎苗鄉親的經濟損失。
大愛無疆:心繫災區人民,傾力奉獻愛心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即將結束兩年服務的趙紅亮高度關注、心急如焚,並在第一時間拿出了自己省吃儉用的一點微薄收入,先後以不同方式向四川的地震災區捐款2000多元。同時,趙紅亮更加緊學習《心理志願者工作手冊》、《災後重建手冊》、《災後心理救助與心理重建手冊》等書籍,希望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知識,給予災民最大的協助。10多年來,趙紅亮把自己的所有積蓄,幾乎都用在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上,從未間斷。
彰顯人生和社會價值,展現當代優秀大學生風采
趙紅亮懷著一顆善良且堅毅的心,直面命運的不幸,堅強而勇敢的學習與生活。趙紅亮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刻苦學習、勇於進取,關愛社會、無私奉獻,將服務人民視為自己的使命,感動了無數的人們,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迴響,但他仍一如既往的謙虛和淡然。
趙紅亮靦腆的表示,自己只是盡所能,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心裡還是非常高興。趙紅亮更說道:「獲得這麼多榮譽,卻是我當初所沒有想到的。面對它們,我覺得自己做的實在是太少、太不夠了。我希望大家跟我一樣,更多地去關心和關注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更多地關注我。」同時,趙紅亮也期許自己,把大家對他的關懷和肯定化為前進道路上的動力,繼續盡全力把公益事業做下去,讓愛心接力火炬更加紅亮,把愛心行動永續推動下去。

回頁首